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300%,进口牛奶品牌「兰雀」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 36氪首发
进口食品第一股大崩盘?
伊利被盯上了
业绩惨淡,接近一半经销商离场,进口常温奶走入“死胡同”
印尼缺牛奶,改用鱼奶给小孩喝,鱼什么时候可以产奶了?
牛奶和啤酒,养不活品渥食品
创投日报 |「豪思生物」获数亿元B轮融资;「兰雀」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以及今天值得关注的早期项目
“进口食品第一股”品渥食品被逼转身
氪星晚报 | 蚂蚁集团回应部分网友花呗额度被调降:倡导更理性消费;小米集团市值突破8000亿港元;证监会姜小勇:没有好的上市公司就没有好的资本市场
年赚35万,王源也拉不动品渥食品
最前线 | 物美收购麦德龙中国完成交割,“麦德龙”品牌保持独立运营
德亚牛奶运营商利润大降,市值跌去大半,“洋代工”危险了?
光明为什么不行了?
36氪独家丨做年轻人的护眼乳饮料,「爱视小爱浆」获东峰资本1亿元战略投资
宝马MINI热搜里的Luneurs冰淇淋是谁?
精品咖啡,做的是什么生意?
背靠新希望集团做产业投资,“草根知本”想抓住消费升级风口下的大机会
大润发,何时發
焦点分析 | 麦德龙卖了,永辉做不成的事情物美能行吗?
大数据杀熟如何破?技术、监管和模式三管齐下
从买饲料到养猪倌再到铲屎官,新希望这回打算“吸猫”了
71家A股食品饮料公司三季报榜单出炉:谁在领跑,谁掉队了?
估值200亿,KK又融资了:潮汕80后做出一只新物种
又一独角兽奔赴IPO:KK来了,估值200亿
中国消费者开始拥抱俄货
KK集团“钱荒”亦风光?
一个月三次融资,快速崛起的背后,广东新零售“独角兽”KKV成色几何?
上市2年净利连降,寡头围剿下,均瑶凭什么在乳企江湖厮杀?
临过期的食品,拯救了我的饮食自由
母婴赛道的下一战:继续做深还是不断求变?
全民用眼过度,6亿+人近视,护眼食品的生意要不要做?
奈雪的茶上市,市值324亿港元,天图资本潘攀越过山丘
高端化,白奶市场的下一个风口怎么追?
1号店9年挣扎的3个祸根:缺钱、丢控制权、错过好时机
沃尔玛入华7次换帅:一部中国零售25年迭代史
我今年买了东方甄选股票,不亏还暴赚1000万元|反光镜
深度: 中国乳业,何日领冠全球?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