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副总裁来有为:如何通过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服务消费
10月28日上午,2020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峰会暨首届“夜星城”消费节闭幕典礼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峰会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湖南省商务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创新分会、长沙市商务局、长沙市文旅广电局、长沙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联合承办。
来自石家庄、南京、杭州、福州、武汉、广州、重庆、成都、西安9个兄弟城市代表团,零售行业、餐饮行业、电商行业、旅游行业、美容行业等18个行业企业代表、夜经济知名专家学者等共1000余人与会。
美团副总裁来有为先生发表演讲
以下是美团副总裁来有为先生带来主题分享《如何通过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服务消费》:
长沙是国内夜间经济最有活力的城市,非常高兴来长沙参加今天的峰会。
张部长提到了消费连续六年是国内经济的第一拉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8%,服务消费拉动消费的主力。
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7.8%,我们的GDP超过了一万美元,2019年恩格尔系数28.2%,消费结构升级很明显,服务占比要连续上升。
扩大内需对经济当前的形势下是我国政策的重中之重,“六稳”工作激发消费潜力。
发展夜间经济也是扩大连续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大家可以看到服务消费的属性非常强。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18点到22点占全天销售的比例超过50%,餐饮娱乐行业夜间消费占比达到了70到80%,这是黄金时段。夜间消费的单一价格比日间高出20%。
另外夜间消费不光是满足大家的综合性的消费体验,另外是知识型多元化的服务体验逐渐丰富,这是大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我国政府提出了一些政策文件支持夜间经济的发展,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列为二十条意见的之一,国家的政策不断更紧,政府推出很多的政策措施。
我们看疫情对夜间消费的影响比较大,疫情爆发之后夜间消费的占比下降了11.7个百分点,所以我们也是依托美团平台的大数据,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4.6亿消费者,连接供需的桥梁和纽带,我们看一下夜间经济发展的特征,对趋势做研判,也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从政策来看夜间消费总额逐年上升的趋势,外卖夜间消费占比不断提高,比如说酒吧的夜间消费占比达到九成,KTV的比重达到七成。堂食、文化娱乐等到家类的夜间消费占比高于外卖、闪购等到家类消费。外卖的夜间消费占比正以每年1到2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上升。不光是餐饮到家,是万物到家,这是新的外卖概念。
从供给来看,整体来讲比较充足,92.1%的商户在夜间营业,64.7%的商户营业到22点以后,这个比重比较高。另外有37.2%的商户营业到24点以后。
从城市相比,新一线二线城市他们的晚上活跃商户数在全国的占比比较高,达到70%,高线城市的商户大洋的时间更晚,深夜时段的商户供给更为充足。
从消费的人群来看,90后已经超越了80后,成为夜间消费的主力,贡献了52.7%的夜间经济的金额,80后占43.8%,贡献39.4%的消费金额。
从季节特点来看,夏季、冬季,出现了夜间消费高峰,春节比较特殊,由于春节期间高线城市很多是回老家,到低线城市流动,到这个阶段一线、新一线的消费受到明显的影响,比重下降。
二线城市或者是三线的城市人员返乡。
从时间来看,晚上六点到十点是夜间消费的黄金时间段,黄金四小时,晚上十点以后的消费金额夜间消费的比例在稳步提升,像晚上十点以后促进服务消费,这是工作的重点,深夜时段消费可以挖掘的地方。
从空间来看,跟维度相关,跟南北的相关,夜间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差别。维度越低的城市一般夜间消费的比例越高。
从右边的图可以看出夜间消费总额的差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深度代表不同的区别。
空间特征,三类城市夜间经济表现突出,北上广深、成都是第一类城市,夜间总额比较高,居民收入水平比较高,另外一方面来讲大家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加班时间长,很多的消费发生在晚上。东部沿海城市以及中部省会城市夜间消费市场活跃、居民收入较高,夜间消费意愿。
由于疫情影响,疫情发生之后夜间消费的占比有明显的下降,全图可以看出2月份下降速度非常快,今年2月份的夜间消费占比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很高兴的看到夜间消费从3月份、4月份开始,缓慢的复苏,到4月份之后进入了稳定复苏的阶段,逐渐恢复到平常的水平。
不同品类来看,KTV、堂食、酒吧、外卖、文娱,到家的服务解决了大家吃饭的问题,方便生活。外卖即时配送系统日益成为城市生活服务的新型设施建设。
在疫情消费的占比逐渐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今年9月份跟去年的9月份相比基本上恢复到去年的水平。今年9月份比今年2月份,2月份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上涨了439.4%,这是很高的数据。跟去年9月份相比上升37.2%,超过9成的城市夜间消费总额超过去年同期的水平,这是可喜的,各个城市的政策产生了效果,夜间消费逐渐复苏。
另外一个因素,疫情期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逐步回补、释放。
从城市来看,三亚、揭阳、长沙,长沙增长57.8%。
新的发展趋势,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赋予夜间经济新的发展内涵,现在数据经济、平台经济稳步发展,有新的业态、新的服务。在新业态、新职业的带动之下,夜间经济发展得很快,为消费者提供了了便利,让商家创收,这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丰富、多元,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提供一站式的消费体验,提供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的服务成为了夜间经济的发展新选择。
今天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消费者夜间经济活动的分布,这点很有意思,大家可以看到美食小吃占67.8%的比重,看电影、演出、观看体育比赛有45.5%,逛街购物占36.2%,KTV、酒吧占18.7%。
中小商家在夜间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店占平台总商户的比重达到了89%,小店的人数5人以下,年营业收入50万以下,小店并不小,这些小店会聚成大产业市场,比如说茶颜悦色。所以我们要促进小店的数字化发展,提升服务水平,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政策建议:
第一,各个城市发展夜间经济有趋同的迹象,品类差不多或者是政策差不多。我们的建议一定要是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要重视发挥文化和科技的作用,让文化和科技与夜间经济实现深度的融合,可以做的工作:
1、注入科技、文化、艺术的元素,从重形式转向重内容、重体验,多元综合的体验或者是互动式的沉浸式的体验,年轻人很喜欢,我们可以做一些工作。
2、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塑造浸入式文化体验,兼顾诗经文化、高档文化、新兴文化、为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
3、打造标杆项目、文化IP,挖掘特色资源,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第二,我们加强规划的引导,积极发展“夜商圈、夜街区等地表性夜生活集聚区。要做的工作有:
1、从城市发展的格局制定夜间经济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城市级、区域级、社区级的夜地标网络,带动区域夜间经济发展,针对区域不同特点制定合适的规划。
第三,发挥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构建夜间消费的数字化、智慧化场景。
1、互联网+生活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2、扩大夜间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网红打卡的景点。
3、提升夜间消费场所的智慧化水平,示范步行街正在推进智慧商圈的建设,打造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的消费环境。
第四,优化发展环境,鼓励夜间小店经济的发展
第五,对小店来讲树立品牌和形象,小店的占比很高,要创造小而美、小而精的夜间经济。
第六,合理规划合理设施,一刻钟生活服务圈。
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产业集聚区布局一些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特色餐饮、生活美容等生活服务特色小店,强化商圈,步行街的建设,打造服务消费生态、提升夜间经济活力。
大家可以搜索美团研究院可以看到这个报告,每对夜间经济做一些大数据经济,希望跟在座的各位,跟各个城市多交流、多合作,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共同提升夜间经济发展品质。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湖南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的项目够优秀,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湖南的报道,请将你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hunan@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商务合作请直接联系杨先生Tel:1378727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