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要闻丨机构观点:短视频平台由用户竞争向商业化竞争扩张
虽然短视频行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短视频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随着短视频营销效应的显著提升,短视频的商业价值受关注度不断提高。
头豹研究院在最新发布的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中,作出上述表示的。
目前,短视频已成为用户社交娱乐的重要选择,渗透率不断攀升。市场调研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度报告》显示,短视频占据用户的时长份额已接近20%,成为了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行业。中信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短视频行业用户渗透率由2017年1月的14.9%持续攀升至2020年3月的73.9%。
但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已经趋于饱和,增速持续下滑。中信证券的研报显示,短视频行业用户月独立设备数同比增长率由2017年的312%下滑至2019年的18.4%。沙利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由2014年至2018年的71.8%下滑至2019至2023年的40.7%。
用户即流量,当人口红利消失,下一步便是将这些流量进行变现。因此,研究机构及市场对于短视频行业的关注从用户开始转移至商业价值,并看好其商业化变现。根据中国网络协会数据显示,44.7%受访人群比较看好短视频未来的变现能力。沙利文数据也预测2023年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902.5亿元人民币。
对于目前短视频平台行业格局,头豹研究院认为,当前,中国短视频行业集中度呈“三角形”态势。头部平台逐渐凸显但尚不稳定,头部平台数量约为10%,合占市场份额超60%。腰部平台数量达30%,较多企业专注于追赶头部平台或建立细分市场壁垒。而长尾平台数量为60%,但所占市场份额合计不超10%,且近年来不断涌现新进玩家,长尾竞争激烈。
具体来看各个平台,研究机构克劳锐认为,抖音、快手以高日活数居于短视频内容第一梯队,QuestMobile最新报告显示,6月份,头条全网用户渗透率达到66.7%,快手全网用户渗透率达到44.7%。第二梯队为背靠大山的微博短视频和微信视频号,第三梯队为用户月活持续增长的哔哩哔哩与西瓜视频,第四梯队为用户活跃数突破5000万的小红书与百度系短视频好看视频。
无论哪一梯队的短视频平台,都在加速进行商业化变现。安信证券认为,目前短视频平台已开拓出广告业务、直播打赏、电商带货、知识付费、游戏五条商业化变现路径。其中短视频与直播、电商相结合的形式在2020年上半年尤其疫情期间得到了市场与短视频平台的关注。
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上半年,电商直播超1000万场,活跃主播数超40万,观看人次超500亿,上架商品数超2000万。各短视频平台也在行动支持直播带货。快手投资30亿在成都建立直播电商全国总部;小红书推出百亿流量扶持计划,扶持1000个直播带货创作者;作为电商巨头,阿里也在近期宣布,淘宝特价版即将正式推出短视频频道。
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指出,直播和短视频处于黄金发展赛道。华西证券认为,“短视频+直播”为主的内容社交电商市场才刚刚起步,市场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