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黄金期来了,基金设立迎热潮
2025年以来,并购氛围日渐浓厚,从中央到地方,支持并购的政策密集出台。
与此同时,区域性产业并购基金在全国多地加速涌现,规模不容小觑。近日,又一只并购基金——厦门产业并购基金完成设立,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水。
区域性并购基金迎热潮
一场并购浪潮已清晰可见。
一方面,A股并购重组热度持续攀升,央国企“巨无霸”整合项目接连落定,从头部企业的“战略级卡位”到产业龙头的“链式整合”,并购频次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并购基金与母基金频频落地,为这场并购盛宴注入持续动力。
近期,又一只并购基金完成设立,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水。
据企查查显示,11月25日,厦门产业并购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工商注册,出资额20亿元人民币,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金圆资本管理(厦门)有限公司。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厦门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金圆资本管理(厦门)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过去两年,一级市场历经多重挑战,但进入2025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迎来久违的暖意,多项关键指标呈现积极回升态势。并购领域的持续活跃,正为市场开辟出结构性的新机遇。
事实上,不仅仅是厦门,今年以来,多地政府与国资平台纷纷组建并购基金矩阵,为并购市场提供资金活水。
11月14日,深圳市东海快意新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工商注册,出资额50亿,背后股东包括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投控东海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罗湖产业促进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罗湖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据快意电梯公告显示,该基金为并购投资基金。
10月15日,江钨控股集团在南昌发起设立规模50亿元的江钨矿业基金,重点聚焦海外优质资源并购,助力产业链向上游资源端延伸。
9月份,台州市宣布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并购母基金,并公开遴选普通合伙人,标志着该基金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更早时候,由协鑫、通威两大光伏龙头牵头设立的700亿元光伏并购基金完成首期募资,创下行业内并购基金规模之最,旨在推动光伏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资源优化。
随着政策支持不断深化,与产业整合需求形成共振,一级市场蓄势待发,一场并购大潮已然来临。
并购基金迎来历史性拐点
属于中国的并购时代。
这两年,伴随着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并购市场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呈现活跃态势。
据多家媒体报道:以首次公告日作为统计依据并剔除交易失败案例,仅11月份以来,A股市场就有18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参与并购交易。拉长时间维度来看,今年以来截至11月26日,A股市场有151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参与并购交易,占全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的超三成。从行业分布来看,多起并购重组涉及航空装备、能源及重型设备、半导体、新能源发电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此前,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发布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公司披露各类并购交易超10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15单,同比增长138%。在这之中,科技类并购占比近半,同比增长287%,标的集中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也积极通过并购整合谋求转型升级,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在“并购六条”发布一年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并购重组正成为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近日,晨壹投资管理合伙人刘晓丹公开指出:受中国经济格局重塑、产业竞争演进、企业家代际传承与公司治理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并购市场的战略重要性持续提升。
而在政策与资本的双轮驱动下,区域性并购基金也迎来设立热潮。据我们观察,今年以来广州、深圳、南京等多地出台针对并购基金的相关政策,推动并购市场发展。
有市场投资人指出:“并购正从‘备选退出路径’跃升为‘战略破局关键’。”
尽管政策和市场需求持续激发并购热情,前景广阔,但并购基金在实际运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并购也将为一级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多位专业人士认为: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推动下,中国并购基金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结语
毋庸置疑,一级市场的并购浪潮已经悄然到来,这是市场调整、政策支持、产业升级的共同结果。
此前,信宸资本高级合伙人信跃升在采访中指出:“中国经济已步入‘并购时刻’。”
在他看来“中国资产被严重低估,现在敢于下手的人才能赚到钱。”
在政策与产业的双重驱动下,并购基金作为连接资本与产业的桥梁,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OFWEEKLY”,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