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十四五”,善用资源者强

智能相对论·2025年11月27日 19:11
长沙“十四五”,给“非资源禀赋型城市”开了一条新路

在今天的全国城市竞争格局中,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像长沙、郑州、合肥等中部地区城市,都属于“非资源禀赋型”城市,往往面临着先天核心资源优势不足,无法依赖自然资源、独特区位或政策红利进行越级发展,只能依靠后天的城市治理、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创新升级等“内生动力”实现发展。

这一现象与美国社会学家萨斯基娅・萨森在“全球城市理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不谋而合。她认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从来不是规模大小,而是主导资源配置的能力。对应来看,在过去五年,长沙“十四五”的跨越式发展正是这一观点的深刻实践。

众所周知,长沙并非天赋异禀的“资源大城”,既无沿海城市的港口区位优势,也非国家赋予核心政策倾斜的资源富集区,却凭借对有限资源的精准挖掘、高效整合与阶梯式转化,完成了一场精彩的阶段性突围——从“网红城市”的流量出圈,到以“烟火气”聚拢年轻人才,再到锚定新质生产力筑牢产业根基,一步步在全国城市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差异化优势。

恰逢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长沙市专场召开,这五年的城市发展成果通过数据和官方总结得以系统性地呈现在社会面前。从中,我们更能看到,长沙的跨越式发展,本质是其作为“非资源禀赋型”城市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的成功实践。这为其他同类城市提供了极具发展价值的参照样本。

长沙的“十四五”:一场用有限资源撬动,无限发展的城市叙事

作为典型的“非资源禀赋型”城市,长沙没有走拼先天资源的传统发展路径,而是聚焦流量、年轻人才、新质生产力三大新时代的核心资源,以精准判断和深度运营,让每一份资源都发挥最大价值,最终实现阶梯式转化,反哺城市长期发展。

主动掌控流量:让“注意力”成为发展敲门砖。

2020年前后,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爆发阶段,流量是当时最基础、极具经济价值的稀缺资源,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企业甚至是城市的发展节奏。在此期间,长沙主动出击,通过文旅IP创新与城市形象塑造,完成了流量资源的高效集聚,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频频出圈。

时至今日,长沙本土品牌茶颜悦色、文和友等构建的差异化消费场景,依旧被人津津乐道,不仅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形式,更强势带动了这座城市的走红与文旅经济。橘子洲、岳麓山等文旅地标通过短视频传播、线上线下联动,持续放大城市影响力。这种主动运营让长沙成功打破地域限制,“十四五”期间上榜“全球100目的地”,稳居假日旅游“全国十大热门城市”,并成为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更关键的是,这份“网红效应”没有停留在表面热度,而是转化为城市认知的宣传名片。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度,不仅带动了消费增长,更让长沙的城市品牌深入人心,为后续人才、产业项目的导入铺垫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精准吸附人才:用“幸福感”留住核心生产力。

回顾过去五年,在长沙之后,全国范围内也有诸多“非资源禀赋型”城市走上了网红之路,试图抓住流量这一核心资源,实现城市跃级发展。但是,更多的只是昙花一现,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城市流量的终极价值,在于转化为可沉淀的人才资源。

在这一阶段,长沙对核心资源的判断从“流量”延伸到了“人才”,准确的说是年轻人才资源的精准聚拢——区别于北上广深的大城市模式,长沙以“民生幸福感”为核心,坚持市级财力75%以上用于民生,通过坚守房价调控底线;完善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优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流程;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有效措施,实实在在降低了年轻人的生活门槛,让“幸福长沙”从口号变成日常,在“十四五”期间打造人才吸附的强磁场。

时至今日,长沙“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并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至此,长沙作为一个中部城市,得以突破大城市的人才虹吸困局,迎来了人才层面的蓬勃爆发,人才总量突破315万,人才生态指数位居全国前十。同时,人才的涌动带来创新能力的增长,跃居中国创新能力百强榜第9位,稳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方阵。由此,长沙以“幸福感”为底色主导资源配置,将流量红利转化为可持续的人才红利。

锚定新质生产力:以新型产业筑牢发展根基。

随着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入,城市发展迎来下一阶段的挑战,即如何留住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进而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的创新突破,筑牢城市发展根基。作为“非资源禀赋型”城市,长沙将目光投向了新时代的又一核心资源——新质生产力,即通过新质生产力构建起“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新型前沿产业崛起”的新产业格局,让人才能长久扎根长沙。

现阶段,长沙的产业结构正加快转型,数字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超9000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7 %。在这一成绩的背后,智能网联、先进计算、先进储能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崛起,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虽然身处中部,但长沙累计培育了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长沙还是全球第2个拥有5家以上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城市,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能够实现核心芯片全类型国产自主设计的城市,成功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5位。

在创新层面,长沙的研发机构自2023年8月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启动建设以来,新增1796家,总数达3823家。截至目前,长沙突破了400多项产业关键技术,其中全球领跑和自主可控技术就有60余项。而在科技产业层面,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4个基地获评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等14个重大创新平台投入运营,文化产业总产出突破2000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前列等等。

回顾这些成就,不难发现,长沙的先天资源条件不算好,但是从精准掌控“流量”出圈,到另辟蹊径留住“人才”,再到以“新质生产力”创新产业业态,进而完成流量-人才-产业的三者协同,最终助力城市长期发展,长沙已然走出了一条“非资源禀赋型”城市的突围之路。

为什么一个中部城市的资源转化率这么高?

事实上,像长沙这样能精准判断“流量”“人才”以及“新质生产力”三大核心资源的城市并不少,但在全国城市竞争格局中,长沙的崛起与出圈却是独一份的。诚然,“非资源禀赋型”城市的发展需要将有限资源发挥出无限价值,但这个过程的实现往往藏着城市发展的深层智慧。

流量为媒,却不困于流量。

依托网络流量出圈,是长沙崛起的一大关键,但长沙却从未将“网红”视为终极目标,而是把流量当作让全国认识自己的桥梁。因此,它没有沉迷短期热度,而是迅速用民生保障、产业实力承接流量价值,实现从网络出圈到现实引流的转化。

这份依托流量而不依赖流量的清醒,避免了“非资源禀赋型”城市常见的热度退潮后发展乏力的困境。通过将注意力资源转化为城市品牌认知,再转化为人才、项目等实质性发展资源,让有限的流量真正服务于城市长期发展。

民生为本,以幸福聚资源。

面对不如一线城市的先天资源禀赋,长沙走出了一条差异化路径,即聚焦“人的需求”来夯实城市发展。因此,它没有盲目追逐经济指标的短期增长,而是聚焦房价、教育、医疗等核心民生诉求,用人民幸福感构建起独特的城市吸引力。

这份先让人才过得好,再让城市发展快的逻辑,既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又避开了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同质化内卷。对于缺乏先天优势的“非资源禀赋型”城市而言,民生福祉的提升是最有价值的“引才密码”,往往都能用有限资源撬动了最核心的人才资源。

产业为核,以特色固优势。

尽管以“网红城市”出圈,但长沙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底色,在崛起的过程中不盲目复制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的全能型发展模式,而是立足自身产业禀赋。因此,它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向特色赛道,让工程机械、数字媒体、特色文旅等优势产业持续领跑,实现新兴产业的精准补位。

这份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聚焦,让产业资源与人才资源得以精准匹配,既避免了资源分散导致的效率低下,又让长沙在全国产业分工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真正把有限资源转化为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为“非资源禀赋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范本。

城市竞争力,正在迎来新时代的重构

回望“十四五”,长沙的实践完美印证了萨斯基娅・萨森的观点——城市的竞争力,终究源于对资源的主导配置能力,而非先天的资源禀赋或城市规模。

从“流量”的主动掌控,到“人才”的精准吸附,再到“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强化,长沙用五年时间打破了“规模决定地位”“禀赋决定成败”的传统认知,证明“非资源禀赋型”城市无需依附先天优势,通过后天的精准运营与高效转化,同样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重构了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维度。

那么,面向“十五五”,“非资源禀赋型”城市或许无需焦虑与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抢资源、夺机遇,而是专注于找准并用好自己的核心资源,同样也可以在全国城市竞争格局中实现突围。

遵循这一视角,长沙的“十五五”发展前景同样值得期待。一方面,深化“产业+民生”的协同,让产业竞争力与民生幸福感双向赋能,继续强化“产业兴城、民生聚人”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依托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还可以扩大现阶段资源配置的辐射范围,推动人才、技术、产业资源在区域内高效流动,类似“湘超”对整个湖南文旅产业的带动作用,从“自身强”升级为“带动区域强”。

总的来说,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长沙的“十四五”探索,为更多非资源禀赋型城市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先天优势的不足并非发展的桎梏,反而能倒逼城市锤炼资源配置的硬实力。长沙用实践证明,城市发展的高度,不在于先天资源的厚度,而在于资源运营的精度与深度。

未来,随着“十五五”的开启,长沙若能持续坚守“善用资源”的核心逻辑,深化产业与民生的协同,扩大区域辐射力,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领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zhinengxdl”(ID:aixdlun),作者:智能科技新媒体,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想要看懂2025年的商业世界真相?在WISE2025商业之王大会上,43位一线商界掌舵人,已经用自己的关键词给出了答案。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