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30亿美元,Napster融资骗局崩了
今年1月,元宇宙转型人工智能的企业Napster宣布完成巨额融资,《福布斯》当时便提出质疑。而今真相浮出水面——这家公司表示,这笔资金永远也不会到账。
Napster(前名Infinite Reality)首席执行官约翰·阿昆托。图片来源:Photo By Carlos Rodrigues/Sportsfile for Web Summit via Getty Images
原文标题:《Napster称从神秘投资者处筹得30亿美元,如今“投资者”与“资金”皆不知所踪》
11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左右,Napster召开线上股东大会。约1500名股东(包括员工、前员工和个人投资者)中,估计有700人上线参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阿昆托(John Acunto)向所有人摊牌:那位身份始终未公开的大投资者,恐怕不会兑现承诺了。而就在1月,公司还坚称这位金主以120亿美元估值注资33.6亿美元——这笔交易本可跻身年度最大规模融资之列。
会后不久,公司给现有投资者发送邮件,称因相关股份作废,部分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将会提高,还称公司是“不当行为的受害者”,并透露正“配合执法部门的调查”。
至于此前承诺能让股东套现的要约收购,自然也要取消了。邮件中还写道:“由于该投资者也是这场要约收购的牵头方,我们认为此次要约收购也不会再进行下去。”
眼下,即便投资者获得了更高的公司股权,恐怕也难有喜悦之情。
近一年来,公司不断向员工和投资者“画饼”,一会儿说大笔资金即将注入,一会儿又说股东可以借要约收购卖出股份、彻底改变现状,却始终毫无实质进展。
事实上,这已是2022年以来投资者第四次被告知很快就可通过要约收购套现,也是第四次交易落空。Napster发言人吉莉安·谢尔登(Gillian Sheldon)表示,此前关于融资的部分声明“是基于我们当时所了解的情况,本着诚信原则作出的。此后我们发现了不当行为的迹象,表明当时收到的信息并不准确。”该公司拒绝就此事进一步置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分别对该公司及这笔投资的去向展开调查,其中司法部的调查对象并非Napster本身。(SEC的调查最初针对的是业已取消的2022年反向合并案中,公司18.5亿美元估值的问题,但调查范围目前很可能已扩大。SEC发言人表示,该机构“不会对调查存在与否发表评论”。司法部尚未回复置评请求。)
Napster如今声称自己是受害者,可《福布斯》数月前就已对该神秘投资者和公司本身提出质疑。
一切始于今年1月,当时仍名为Infinite Reality的Napster联系《福布斯》,宣布完成30亿美元融资。2月11日,公司再次发送邮件,称阿昆托“够格”入选《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当时他持有这家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的公司12%的股份。2月,阿昆托在洛杉矶的一场现场活动中放话:“如果我们说过的事情做不到,你们觉得我们会大肆宣扬30亿美元的投资吗?敢自称是所在领域的头部企业吗?”他还吹嘘公司为股东创造了巨额财富,声称“我们造就了600多位百万富翁”。
也正是从那时起,《福布斯》开始深挖这家公司,发现事情果然并非表面那般简单。债权人接连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拖欠款项;联邦法院也曾受理一起要求该公司履行SEC传票要求的诉讼(现已撤销);此外,该公司还被指夸大与曼城足球俱乐部和谷歌的合作规模。公司还宣称已接洽“顶级”投资者,但这些投资者从未直接对其进行投资;3月,其发言人称,那位神秘投资者的30亿美元已“存入Infinite Reality的账户,可供公司使用”,且公司正“积极利用”这笔资金。
Napster的复杂历史要追溯到2019年,当时阿昆托收购了破产的社交媒体公司Tsu。随后,这家公司通过全股票形式合并或收购了至少十余家公司(既有小型公司,也有经营困难的企业),业务涵盖元宇宙、虚拟现实、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估值也一路攀升。彼时公司名为Infinite Reality,但在今年3月以2.07亿美元收购Napster后,于5月更名,启用了这个知名度更高的品牌名。
《福布斯》第一篇质疑Napster融资的报道发布当天,Napster发布新闻稿,公布投资者身份为咨询公司Sterling Select,并称是因媒体关注度过高才披露此消息。需要说明的是,Sterling Select与Sterling Equities并非同一实体,后者是纽约大都会队前多数股东弗雷德·威尔彭(Fred Wilpon)和索尔·卡茨(Saul Katz)的资产投资公司;两家实体唯一的共同所有者是戴维·卡茨(David Katz),他是Sterling Equities的合伙人,也是Sterling Select的联合创始人。但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Napster首席营销官卡琳娜·科根(Karina Kogan)向《福布斯》透露,Sterling Select实际上并非“投资者”,而是为Napster引荐了其他“投资者”,最终由这些投资者出具了支票。(该公司后来修改了新闻稿,表明Sterling Select并非投资方。)
数名股东向《福布斯》透露,到了5月,阿昆托又加码承诺,称拜这位神秘投资者所赐,他们很快就能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出售股份。这将使公司估值达到180亿美元,是其2024年营收的240倍,也比该公司1月宣称的估值高出50%。表面上,公司仍在照常运营,积极从元宇宙业务转向人工智能,并又收购了至少三家公司,部分交易以股票支付。
但几周过去,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位大投资者真的存在。股东们无法套现——不过有几位债权人倒是在强烈抗议后,最终拿回了部分资金。指控该公司拖欠款项的诉讼接踵而至,其中在6月的一起诉讼中,1月被Napster收购的虚拟现实公司Obsess原所有者声称,Napster仍拖欠其2200万美元款项。Napster在反诉中称,Obsess“做假账”,公司是基于虚假的财务信息收购了该公司,而Obsess对此予以否认。该案目前仍在审理中。而在8月的另一桩诉讼中,索尼以Napster涉嫌拖欠版税及其他费用为由,起诉并索赔920万美元。(Napster未作回应,法院书记员于10月出具了缺席判决证明。)
7月,公司还进行了大规模裁员。据估计,约三分之一的员工(一名被裁员工称有100人)被解雇,其中大部分是开发人员。该员工还认为,公司此前发布的部分产品公告中炒作成分很大,行文就像“ChatGPT堆砌出的空洞辞藻”。当时,发言人吉莉安·谢尔登在给《福布斯》的短信中解释,裁员是“过去18个月来公司多次收购导致人员冗余的结果……我们在全球仍有数百名全职员工”。据领英资料显示,9月,Napster首席法务官詹妮弗·佩平(Jennifer Pepin)与首席财务官布莱恩·埃夫雷恩(Brian Effrain)均已离职。佩平未回复置评请求,埃夫雷恩证实已离开Napster,但拒绝进一步置评。
自始至终,Napster似乎都在竭力筹集现金以维持运营,与多家经纪商和投资顾问展开合作,其中一些曾受监管机构处罚。
例如自称代表那位神秘投资者的Cova Capital,此前便受到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处罚,原因是在向散户投资者推荐私募股权销售时,“未开展充分的尽职调查,无法形成合理依据证明这些产品适合至少部分投资者,或符合其最佳利益”。该机构还指控,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吉布斯坦(Edward Gibstein)领导下的Cova,未能充分核实发行方是否确实拥有相关股份的所有权,也未查清股份的加价幅度;Cova在今年3月支付了罚款,“既未承认也未否认相关调查结果”。Cova员工文森特·夏普(Vincent Sharpe)此前在另一家公司任职时,曾因被指虚假陈述信息、推荐不当投资,在三起客户纠纷中支付罚款和解,他本人则否认存在不当行为。拉伦·皮肖蒂(Laren Pisciotti)去年因参与一起1.2亿美元欺诈案被SEC起诉,她似乎也曾协助Napster融资,包括在2024年为其筹得短期高息贷款。皮肖蒂通过律师拒绝置评。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投资者参与其中,也不确定上述人士是否牵涉在内,但据悉,在宣布30亿美元融资后,该公司又额外筹集了约数千万美元资金。
如果事实证明Napster明知融资无法完成,却仍通过虚假陈述误导投资者或被收购方并从中获利,那么该公司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后果,因为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证券欺诈。未参与此案的初创企业律师帕特里克·麦克洛斯基(Patrick McCloskey)表示:“如果公司向投资者撒谎,诱使其购买证券……那就构成欺诈。”他强调,这取决于资金是否计入资产负债表、公司是否相信资金确实由其掌控,以及Napster的知情情况和主观意图。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个谜团至今仍未解开。
本文译自:
https://www.forbes.com/sites/phoebeliu/2025/11/23/napster-said-raised-3-billion-mystery-investor-now-the-investor-money-gone/
文:Phoebe Liu
翻译:Lemin
限时福利
关注福布斯微信公众号
后台回复「抽奖」
可获得福布斯中文版杂志1本
(2025年10-11月刊)
福布斯中国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关注《福布斯》微信公众号
精彩资讯永不错过
▽
长按图片扫码下载福布斯中文版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福布斯”(ID:forbes_china),作者:Forbes,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