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倍水处理牛股,悬在固态电池上

每日资本论·2025年11月13日 11:20
上海洗霸高管被查,固态电池概念股面临压力测试。

任何概念炒作都只能是短暂的狂欢。对于上海洗霸而言,高管被立案调查是其股价回归理性的开始还是说,静待其固态电池再度神奇?

随着两高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家固态电池概念的热门股将迎来一场压力测试,看看一年半涨近7倍究竟有多依赖业绩?

近日,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洗霸)公告称,分别收到职工董事潘阳阳女士和副总裁索威先生发来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因两人涉嫌短线交易,决定对其分别立案调查

上海洗霸还特别强调,本次立案所涉事项系对潘阳阳和索威的个人调查,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调查进度,并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显然,上海洗霸的表述是试图缓解市场担忧,但在该股经历一年半涨近7倍后的敏感节点,高管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的消息,难免引发了市场猜想。

立案公告发布后,上海洗霸的股吧瞬间炸开了锅,投资者情绪呈现两极分化。部分投资者直言 “现在解释了为什么一个纯概念票涨这么多”,言语中透露出对股价炒作的质疑。还有投资者无奈感慨:“两个人炒短线,赚了500万…公司市值蒸发了4个多亿。”

不过,也有乐观的投资者似乎看到了股价未跌停的韧性,认为 “立案调查居然没跌停?实力派啊!”甚至,有投资者表示,“沪式霸王洗盘法。干净了,再来。”对公司后续表现仍抱有期待。

市场反应直接体现在股价走势上。公告发布当日,上海洗霸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2.82%,次交易日,再度下跌5.16%,创下自9月2日以来逾两个月的新低,最新市值缩水至136亿元左右。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上海洗霸前期的暴涨行情堪称惊艳。从2024年2月6日,上海洗霸股价触底13.18后,在固态电池概念的加持下,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到今年9月11日,其股价已达到惊人的110.5元。这也让上海洗霸从一家默默无闻的水处理公司,摇身一变成为 A 股市场炙手可热的 “固态电池牛股”。

那么,问题来了,在高管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股价连续回调的背景下,这只7倍牛股是就此见光死,还是能继续创造资本市场的神奇?

01

上海洗霸的前身可追溯至1994年,公司以化学技术为基础,核心业务聚焦于定制化复配水处理特种化学品,辅以定制化水处理设备,为工业、商业客户提供水处理综合解决方案。2017 年6月1日,上海洗霸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每股发行价17.35元/股。

登陆资本市场后的最初几年,公司始终深耕水处理主业,业绩表现中规中矩,股价也长期处于平稳波动状态。但从近几年来的发展轨迹来看,上海洗霸逐渐显露出强烈的“追热点”意愿。

2020年2月,上海洗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相关消毒药剂属于固体缓释型氯消毒剂……对空气中的气溶胶会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受该消息刺激,上海洗霸短短三个月时间股价从10元/股上涨至47元/股,涨幅接近400%。

但请注意,彼时多家媒体报道了,上海洗霸的风管清洁消毒业务在其收入中占比较小。2018年度该板块业务量在公司年度收入中占比未达5%,不构成对公司整体业绩的重大影响

好了,股价大涨之后干什么呢?股东们轮番减持——公司的减持行为足足持续了一年。仅控股股东王炜及其一致行动人两次减持合计套现6960.73万元。受减持影响,上海洗霸股价在此后一年时间里,从47.16元跌到了13元附近。

2022年下半年,上海洗霸仅仅用了4个月就实现了在固态电池领域从“零基础”快速晋升为固态电池领域的“新贵”。彼时,其股价在消息公布的半年左右从16元左右快速拉升至31.66元。

2023年1月28日,上海洗霸在公众号发文披露试产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粉体先进材料相关产品进展,信息发布后公司股价连续三天涨停。但随后公司于1月31日发布异动公告、2月1日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说明上述产品实际情况,提示对公司业绩不构成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技术迭代、环境变化等风险。

监管层对此高度关注,上交所上市公司监管部于2023年3月3日对上海洗霸和董事会秘书给予口头警示,指出其信息披露存在不规范之处

有意思的是,2024 年,随着固态电池技术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焦点,上海洗霸迅速提升重视程度。“证券时报网”这样报道:从2024年年报来看,上海洗霸是4只固态电池翻倍概念股中提及次数最多,固态电池提及次数40次,固态关键词提及超过60次

但颇为玩味的是,如此高频提及固态电池后,在2025年2月底公布的异动公告中,上海洗霸却又称公司固态电池相关业务暂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且相关投入较小。紧接着,3月3日,上海洗霸再次公告称,公司关注到近期固态电池概念受市场关注度较高,公司相关业务尚未获得批量订单,暂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对公司整体业绩暂不构成影响。

没想到,随后上海洗霸连续放大招——4月,其与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德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5月,上海洗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订两项技术转让协议。与此同时,上海洗霸计划联合核心技术及管理团队,分别投资设立两家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各1000万元。

7月,上海洗霸开始布局硫化物,拟以不低于1.1亿元受让有研稀土的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包括专利、专有技术、设备及产线安装配套投入。8月,上海洗霸宣布拟与有研稀土共同投资设立一家公司。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之后,上海洗霸成功将自己包装成固态电池领域的 “潜力股”,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热烈回应,股价一路飙升至2025年 9月的 110.5 元高点,上演了一场跨界追热点的资本狂欢。

02

但貌似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又来了。在上海洗霸股价因固态电池概念暴涨的同时,公司股东的减持计划也如期而至。关于上海洗霸股东减持的具体事宜网上公开报道有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洗霸在2025年半年报中也指出,先进材料业务投入相对较大,但暂未形成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收入。今年1-7月,该公司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完成52个批次送货、覆盖38家客户;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完成65个批次送货,覆盖28家客户。截至目前,前述业务收入规模小,对公司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直白点说,概念大于实际。

如果说,固态电池业务是上海洗霸股价暴涨的催化剂,那么其财报数据则应该能反映出其基本面的真实状况。

2025 年前三季度,上海洗霸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下降5.52%;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大增146.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96.28 万元,同比下降29.86%。两负一正,说明什么问题呢?

请注意,2025 年前三季度,上海洗霸销售毛利率为 33.49%,同比下降4.5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2.37%,同比大幅上升20.71个百分点。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反向变动,通常凸显了公司利润增长并非来自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

进一步分析财报可以发现,公司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而非核心业务的盈利改善

关键支撑因素来自子公司的土地使用权收回。今年7月31日,上海洗霸发布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上海洗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与上海市嘉定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土地储备中心签订了《嘉定区嘉定新城F01C-01地块土地收回协议书》。

根据协议,上海洗霸已全额收到地块收回费用1.02亿元。这笔费用,成为其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增长的核心来源。

上海洗霸的前三季度投资收益高达 1.28 亿元,与土地收回费用金额基本吻合,这意味着如果扣除这笔非经常性损益,公司的净利润将大幅缩水。显然,这种依赖资产处置获得的利润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也无法反映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

此外,债务压力也不容小觑。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洗霸货币资金2.77亿元,但短期借款这一项就高达2.9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680.89万元。显然,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债务,资金链紧绷。

资本市场从不缺乏概念狂欢,但任何概念炒作都只能是短暂的狂欢,而理性的价值投资,才是资本市场长久发展的基石。对于上海洗霸而言,高管被立案调查是其股价回归理性的开始还是说,静待其固态电池再度神奇?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资本论”,作者:白开水的思考,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国产的身份和独特的商业模式。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