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千万,顶流豪宅成了 “赔钱货”?
01
上个月底,杭州壹号院二期(坊间俗称“2号院”)快速成交了一套225㎡,带车位1980万。
中介刷屏的文案就十分诱人:超级捡漏价!杭州壹号院二期225㎡中高楼层,全新未住,只要2000万,还送一个车位。比市场价低几百万,史上最低价。
每一个用词,都在激发购房者的欲望。如此高热的氛围渲染下,很快这套房子便成交了。殊不知,背后是又一个房东亏损上千万离场的“血泪故事”。
因为“全新未住”这四个字,压根没人会想到这套房竟已经三易其主了。前任房东是3年前接手的。当时的买入价还不便宜,接近2600万。算上大税、中介费等,接近2700万。
再加上这些年的持有成本,前任房东从买入到卖出,亏本近千万。一千万啊,普通工薪家庭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买套杭州顶流豪宅,三年时间轻松亏完。原来,高位接核心资产也会“吃药”。
02
这并不是杭州壹号院房东首次亏本卖房。
早在2024年初,也曾有一套杭州壹号院一期的134㎡,房东含泪大甩卖。虽然只有134㎡,但可看江、还能看大莲花,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顶着杭州壹号院的title,也算是“香饽饽”了。
前任房东以1450万的二手价格买进。但去年初出手时,只卖了1250万,还带车位。虽然账面亏了200万,比近期这套亏得少多了,但在当时还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原本以为,因为它是小户型,价格才扛不住。没想到,大户型亏得更多。
而且,不论是一期的134㎡,还是二期的225㎡,这两套房子前任房东接手时,都不是杭州壹号院的巅峰时刻。像是134㎡户型,最高时期卖到过1600万;而225㎡的高楼层呢,最高卖到过2900万。假如这些房东们现在出手,亏得更多。
原先都说老破小和郊区房不值钱,早晚跌到底。如今回头看,老破小或临安房子就算跌得再狠,顶多亏个几十万或一两百万,但超大面积豪宅一亏,起步就是三五百万甚至上千万。
03
当然,跟一线城市比起来,杭州豪宅“吃药”的程度还算友好。
最夸张的要数深圳。地标性豪宅华润悦府,365㎡户型,2021年最高卖到过1.25亿,今年年中成交价只有7100万。3年多跌掉5400万,平均每天跌4万2。
还有恒裕滨城二期,今年5月底成交的一套228㎡,总价6250万。但这套房子房东去年买进时,还要7900万。短短一年,亏掉1000万。
北京也是如此。金融街的丰融园,今年198㎡最新成交价3060万,但在2023年初,相同户型还能卖到4900万。也就两年半,跌去近2000万。故宫旁的银闸胡同,251㎡大户型,2022年成交价3728万,现在只能卖2280万。三年跌去1500万。
最近的上海,黄浦区茂名路上的凯德茂名公馆,有套建面406㎡的底复,当初合同价就要6300万,额外还有2200万的装修包,现在6000多万都没人接。云锦东方、黄浦湾、复兴珑御、翠湖等豪宅小区,房价都较高点跌去30%。
04
如果只是自住还好,但纯投资确实心有不甘。
2023年,杭州壹号院以17.3亿的二手房单盘网签金额,创下中国乃至全球楼市的一个奇迹。其中,二手高位接盘杭州壹号院的买家并不在少数。我记得2021年,一期的134㎡,已知的二手成交里,就有10套是被外地买家接走的。
他们买杭州壹号院只为“拥抱核心资产”。在他们看来,豪宅可以穿越周期,不论楼市行情如何,豪宅总能独立于行情之外。买豪宅,既是投资保值,也是资产传承。
许多人接盘侠当时预期都是未来卖到15万甚至18万,但忽略了一江两岸还有多少空地。果然,如今在水电新村等各种“不限价地王”的预期下,无论品质或面积段,当初的顶流已不再稀缺,看起来变“普”了。
其实,杭州壹号院本身的房价已算极其坚挺了。只是它很难再走出“独立行情”,开始随大行情一道起起落落。
相比外围或次市中心的房子,市中心豪宅的确更抗跌,遇上熊市跌幅更小,但因为总价极高,一点小震荡亏损金额就十分惊人。
没贷款还好,如果是用杠杆炒房,有些人可能就面临爆仓风险,甩卖止损也属无奈。即便只是自住,有时也不免受到巨大心理冲击。
我知道一位富哥,今年初3800多万接入南星望江某次新房3楼;最近,他上面的7楼刚以3100万卖掉。时间之短、波动之剧,让人大跌眼镜。
就当在股市里又多玩了一把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层楼”,作者:江公子,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