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淘宝摇一摇霸屏广告要被治了

科技狐·2025年11月10日 08:05
忍无可忍!

双十一还没到呢,不少网友就被淘宝给逼疯了。

点个外卖,跳转淘宝;着急打开导航,跳转淘宝;就连用门禁软件开门,也要先跳转淘宝。

更可气的是,明明手机没动,还是和鬼上身一样,自动跳转到了淘宝。

条条大路通淘宝,说的一点也没错。无论打开哪个APP,一不留神就会立刻强制跳转淘宝大促会场。

想关还关不了,要么跳转速度极快,根本来不及点。要么关闭键藏在角落找不到。

怪不得有网友吐槽:进入淘宝最慢的方式就是打开淘宝 APP。

好消息,现在终于有人管管了。

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已收到淘宝双十一广告霸屏的相关举报,目前已展开调查。

线上被淘宝、京东广告骚扰已经够烦了,没想到打工人坐个地铁还要看广告。

前几天,广州地铁 APP 也因“摇一摇”广告被推上风口浪尖

乘坐地铁过闸机掏出手机,一打开乘车码页面就弹出广告。早高峰人挤人,本来就拿不稳手机,稍微倾斜就自动跳转。

即便是,你很幸运没有跳转,刷卡的时候总要翻转手机吧,正好丝滑跳转到广告,到底哪个“天才”谁想出来的设计?

一个人耽误几秒钟,早高峰那么多人,加起来得浪费多少时间。

这个行为已经引起公愤了,没想到客服回应更逆天:“不是每个人都不喜欢看广告呀”。

好在监管及时出手,广州地铁才在 10 月 30 日紧急下架广告,要不然还没到公司气得心脏病都发作了。

其实,这几年令大家讨厌的“摇一摇”,并不是新生事物。

早在 2011 年,微信就推出了基于摇一摇的陌生人社交功能,年轻人闲得没事经常摇手机 “找同类”。

2015 年的春晚更是把它推向巅峰,全国人民一分钟内摇出 8.1 亿次抢红包,相当于每 1.5 个中国人就摇了一次,连爷爷奶奶都学会了。

那么,一个原本备受欢迎的功能,如何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广告陷阱?

以前,APP 的开屏广告大多数设置成全屏点击,关闭键纯属是个摆设,点哪个都是陷阱。

甚至有的会在图片中故意画一根头发,诱导用户误触,让人防不胜防!

这种做法引发了大量投诉。2012 年,工信部重拳出击,大力整治开屏广告,要求 “关闭按钮必须显著、限制误触区域”。

结果整治刚满月,TOP100 APP 的误导跳转问题发现率就从 90% 暴跌到 12%。可广告点击率也跟着断崖式下跌,不少平台广告费收入直接腰斩。

收入压力逼得广告联盟和 APP 急着找新出路,有人动了 “互动点击” 的歪脑筋。

而实现方式就是让手机摇一摇,美其名曰 “创新交互”,本质就是把监管禁止的 “误触” 包装成 “互动”。

这套路一出来就被全行业抄作业,毕竟对平台来说,用户摇不摇不重要,“误触率” 就是 “转化率”,多一次跳转就可能多一单生意。

其实,摇一摇广告从技术上来看也并不复杂,触发逻辑是通过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震动、晃动就会触发跳转。

它是灵敏度其实是人为设置的,早年微信抢红包时,得用力摇晃才能触发,现在为了 “提效”,平台已经偷偷把“摇一摇”改成了“颤一颤”。

尽管,2025 年《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明明要求 “加速度不小于 15m/s²、转动角度 35° 以上才触发”。

可实测发现,很多 APP 倾斜 10°、晃动 0.5 秒就跳转。

走路颠簸、掏手机蹭到口袋,都能被当成 “主动摇一摇”,恐怕张衡的地动仪都没这么灵敏。

摇一摇广告的发明者,也被广大网友给骂惨了。

有人扒出,背后的发明者正是芒果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陈超。

在摇一摇广告横空出世之前,他还有一个“壮举”,拿下了一项叫做“超级暂停”的广告专利。

这个功能的神奇之处是,视频播放时只要点暂停,画面会瞬间缩小到角落,全屏立刻被广告霸占,连罗永浩都忍不住开喷。

就这样,陈超成了 “行业先锋”,2022 年凭着两大 “创新成果” 拿下金芒员工一等奖,被公司夸成 “奋力拼搏的挑战者”。

他谦虚的称自己是“ 破局者 ”,破没破局不知道,倒是让用户破大防了。

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眼神注视跳转”、“面部识别跳转”等新把戏。

只要背后的利益足够大,任何不合理的,甚至违背用户意愿的想法,都可以被解读为“创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狐”(ID:kejihutv),作者:狐妹,36氪经授权发布。

+1
2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增收不增利,商业模式如何跑通。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