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营收39亿、亏损17亿,百度系“卡车新势力”流血冲港股
又一家智能驾驶重卡冲刺港股,这次来自百度系。
11月6日,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way)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招银国际。
成立于2020年的Deepway,是一家新能源重卡及智能公路货运解决方案科技公司。截至目前,其已经累计融资19.6亿元,背后站着百度、狮桥集团、软银中国、魏桥、合肥国资等投资机构。
Deepway提交上市申请书
招股书显示,Deepway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新能源重卡。自2023年交付第一辆新能源重卡起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Deepway累计交付约6400台新能源重卡,覆盖311名客户。其中,今年上半年Deepway共交付2873台新能源重卡,另拥有约1400台车的在手订单。
交付增加的同时,Deepway营收也在不断增长。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DeepWay收入分别为4.26亿、19.69亿和15.06亿元。
尽管如此,DeepWay仍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上半年,亏损为3.71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约21.1%。
伴随着申请书的递交,重卡新势力Deepway加速上市之路,有望成为“港股智能驾驶重卡第一股”。
切入万亿市场,采用“两段式”破局战略
DeepWay深向创始人、CEO万钧是一位连续创业者。2012年,其创立了狮桥集团,后者为一家大型公路干线物流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卡车金融企业之一。
得益于此前的工作经验,万钧对物流行业非常了解。他曾对外表示:行业从业者接近自身极限,却还是赚不到钱。原因是,燃料成本占大头,油钱占比达40%;人力成本紧随其后,工资占20%-30%。
根据其设想,先用电替代油,节省燃料成本,再用智能驾驶技术,部分取代司机,降低人力支出。最终希望可以改变成本结构,让车主挣到钱。
全球公路货运市场规模庞大
DeepWay的产品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
上市申请书提到,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全球公路货运市场规模庞大,2024年已达3.9万亿美元,但该行业长期受三大痛点制约:高碳排放、高总拥有成本和安全风险。
DeepWay致力于以电动化及智能化技术解决该等痛点,切入点选择公路货运体系中承担超过50%运力的干线公路货运。
具体落地上,DeepWay采用“两段式”策略。
第一阶段,提供正向定义理念的新能源重卡解决方案。在传统燃油车框架之外重新定义产品和技术研发,以便更好地优化软硬件和零部件,使其产品能够高效、低成本地适配电动化和智能化应用需求。
第二阶段,在新能源重卡规模化部署及运营的基础上,DeepWay旨在通过智能运营和运输进一步推动公路货运行业的整体效率提升。
在DeepWay看来,智能化是推动智能货运物流转型的重要核心技术。为此,其推出了天玑·随行、天玑·雁行与天玑·独行等一系列智能化解决方案。
其中,天玑·随行为L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具备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自动舒适制动、预见性舒适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预见性巡航控制、智能巡航辅助、智能排队控制、车道偏离抑制、智能节能提醒等功能。
新一代车型深向星辰二代和深向星途上已经实现天玑·随行的全系标配,截至2025年6月30日,搭载天玑·随行系统的车辆已交付逾2000台。
天玑·雁行智能编队运输系统,实现“前车有人驾驶、后车无人跟车”模式,适用于大宗货物在固定路线,如港口、矿区、点对点干线的规模化运输。目前,DeepWay已完成核心功能开发与验证,并开展用户适配测试。
天玑·独行是单车智能无人驾驶系统,正在持续进行测试,已取得北京、天津、合肥等地的测试牌照,并在京津塘高速和合肥城市道路上常态化测试。
此外,DeepWay还打造了智能化运营解决方案深向·天枢,该解决方案包括具备多维度控车能力和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的车联网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座舱和具备智能辅助功能的车队管理平台。
Deepway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一系列产品,Deepway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客户主要为物流公司、港口运营商及电池租赁公司。
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销量计算,Deepway在全球新能源重卡市场位居第十,占有2.7%的市场份额;按2024年销量计算,Deepway在全球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市场排名第一。
增收不增利,面临多重风险
车卖的越多,自然赚的钱越多。
上市申请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Deepway的收入分别为0、4.26亿元、19.69亿元和15.06亿元。
Deepway财务状况
从营收结构来看,新能源重卡销售收入占绝大部分收入,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占比都超过99%,零部件销售占比不足1%。而智能货运解决方案处于免费提供状态,尚未贡献收入。
研发投入方面,DeepWay也是逐年增加,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31亿元、3.52亿元、3.65亿元和1.79亿元。
毛利率则呈现增长态势。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DeepWay的毛利率分别为0.4%、0.5%和2.9%。
不过,与很多创业公司一样,Deepway也存在诸多难题。
首先是还远未实现盈利。
收入增长的同时,Deepway亏损也在增加。同期亏损分别为2.67亿元、3.89亿元、6.75亿元和3.71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17.02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状况。根据上市申请书显示,资金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研发、扩建工厂、强化销售网络等。
其次是客户集中度高。
根据上市申请书,2024年Deepway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达9.99亿元,占营收的50.7%;其中,第一大客户收入5.05亿元,占比25.7%。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仍达51.4%,集中风险未改善。
再者是出现“客户-供应商重叠”情况。
上市申请书显示,Deepway部分存在“客户-供应商重叠”情况,其中一名五大客户亦为其一名五大供应商。具体而言,客户A(供应商A的附属公司)向Deepway购买电池,用于向终端用户出租电池,而供应商A则向其供应电池,用于其的新能源重卡。
第四存在供应链单一风险。2024年,深向科技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的92.3%,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额22.3亿元,占比61%。核心供应商包括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整车定制合作方江淮汽车等,供应链高度集中导致议价能力弱,若核心供应商断供或提价,将直接影响生产连续性及成本控制。
Deepway资产负债率高
第五是资产负债率高。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其总资产分别为5.08亿元、13.48亿元、25.56亿元和39.2亿元,而同期公司的总负债分别为6.91亿元、19.2亿元、38.04亿元和55.39亿元。
这意味着,报告期内Deepway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36%、142.43%、148.83%和141.3%,始终高于100%。
此外,上市申请书还显示,报告期内深向科技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从2022年末的3940万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末的14.15亿元。
Deepway表示:“主要是由于新能源重卡的销售迅速增长所致。(但)随着客户群不断扩大,我们面临的信贷风险可能增加。”
五年融资19.6亿后的抉择,上市求生
成立于2020 年的DeepWay,是百度和商用车物流公司狮桥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
Deepway股权架构
从股权架构可以看到,万钧、上海钧纬、北京成岳及员工激励平台构成了DeepWay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持有DeepWay约26.22%的股权,其中万钧持股4.68%,而百度则持有DeepWay 17.28%的股权,为公司重要的战略股东。
百度与DeepWay,或者说万钧的缘分源来已久。
早在2018年,百度寻求在商用车场景落地自动驾驶技术之际,便携手阳光融汇资本,以10亿元战略融资,联合领投了狮桥。
2020年,百度再次带资进场,联手万钧和狮桥,在北京成立了DeepWay。
此后5年时间,DeepWay共完成了11轮融资,累计融资为19.6亿元。获得百度、临沂魏桥国科、启明创投、联想创投、光跃投资、建信信托、中电基金、交银国际、慕华科创、华盖资本、中安资本、大湾区基金、合肥产投、肥西产投、普华资本等知名机构、产业方及地方政府的投资。
Deepway现金流情况
Deepway在上市申请书中也坦言: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3亿元。过往其主要通过股权融资与客户订金拨付运营,并预期未来需筹措大量额外资金以支持研发活动、制造能力扩充、销售与营销投入,以及营运资金需求。
而若其无法从运营中产生充足现金流量,或无法以可接受的条款获得额外融资(甚至完全无法获得融资),可能无法满足资本需求,进而会对我们的流动性、业务、财务状况及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未来,Deepway计划,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四个部分:研发、加强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覆盖、基础设施扩建(加快长兴三电智慧工厂的建设),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因为,对于Deepway来说,无论出于生存还是发展需求,上市都迫在眉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赛博汽车”(ID:Cyber-car),作者:章涟漪,编辑:邱锴俊,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