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36亿美元的可穿戴设备Whoop,在AI时代展示了哪些新价值?

阿尔法公社·2025年11月07日 18:09
AI原生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要跑通,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提供高价值。

有一家叫Whoop的AI可穿戴设备公司,2012年创立时,它最先专注在专业运动员的睡眠及运动恢复。在这个阶段,它成长为36亿美元的运动可穿戴设备独角兽。

当生成式AI技术爆发并逐渐成熟,它在自己的设备中加入了AI功能,并进一步在设备的感知准确性上进化,它的想象空间也进一步扩大。

Whoop在2021年8月完成了2亿美元的F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此轮融资后它的估值达到36亿美元)。参与投资的除了IVP、CAVU Consumer Partners、Thursday Ventures、GP Bullhound、Accomplice、NextView Ventures以及Animal Capital等投资机构外,还有足球运动员Cristiano Ronaldo(C罗),高尔夫球手Tiger Woods以及篮球运动员Kevin Durant等。

专业运动员领先的哈佛团队,打造了运动健康的AI可穿戴设备

Whoop诞生于2012年,由Will Ahmed(创始人兼CEO)、John Capodilupo(联合创始人兼CTO)及Aurelian Nicolae(联合创始人兼硬件工程总监)联合创立,他们三位相识,相聚于哈佛。

创业的点子来自于Will Ahmed,他当时是哈佛的壁球队队长,作为运动员,他感到对自己训练、恢复、睡眠等身体数据缺乏了解。在在这一背景下,他萌生了“打造一款能够监测恢复、睡眠、训练负荷”的可穿戴设备”的想法。  

所以Whoop的初期定位,很自然的就是服务于运动员、专业训练群体,重点在监测恢复、睡眠、训练负荷这三大维度。

Will Ahmed,来源:Whoop

正如Will Ahmed自己所说:“关于可穿戴技术和全天候监测,最令人兴奋的是——我们还尚未发现的那些信息。”

创始团队的3人,一位出身运动员,另外两位懂技术和懂硬件,虽然当时他们还很年轻,但仍然是创立可穿戴设备公司的良好组合。

在Whoop创立差不多十年后,2022年底,ChatGPT发布,生成式AI浪潮开启;2023年3月,GPT-4发布;2023年9月,Whoop 4.0手环发布,随着这款硬件一起发布的,是基于GPT-4的Whoop Coach。这款健康AI助手可以综合分析用户的个人生物特征数据、目标以及最新的运动科学知识,为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和对话式的健康与健身指导。

之后,Whoop正式走上了从可穿戴设备到AI可穿戴设备的发展道路。它在2025年推出了Whoop 5.0和Whoop MG。

AI能给健康可穿戴设备带来什么?

Whoop 5.0在硬件上相对Whoop 4.0的进步,首先是传感器升级,它的触感引擎、加速度计和陀螺仪都得到升级,在感知上更加灵敏。其次它的处理器经过重新设计后,能效提升10倍,续航提升到14天,若搭配无线充电宝,还能额外续航14天,毕竟always on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重要优势和特征,续航至关重要。

Whoop MG则是一个新推出的硬件系列,尽管它也能计步,记录基础数据,但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健身追踪器,而是更偏向医疗辅助设备。相比Whoop 5.0,Whoop MG 包含一个医疗级别的心电图(ECG)传感器。

来源:Whoop

Whoop的健康功能聚焦于三大核心支柱:睡眠、恢复和消耗。这些输入数据共同生成每日恢复得分,帮助用户了解身心对当天的准备程度。

Whoop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如何将传感器数据与用户自我报告的习惯相结合。通过一个名为“洞察”的功能,平台从一个可定制的每日日志中提取信息,该日志提供超过160个追踪选项——涵盖从补剂、药物到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

针对女性,Whoop 5.0还具备生理周期追踪功能,能提供关于荷尔蒙变化的洞察,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睡眠、压力和身体恢复。

睡眠质量和身体消耗是恢复得分的关键驱动因素——主要通过心率变异性(HRV),即心跳之间时间间隔的变化来计算。简单来说:与用户的基线相比,HRV越高,用户的身体恢复得可能就越好。

当然,消耗对这一数值有重大影响。在Whoop的语境中,“消耗”是活动和体能消耗的结合。设备会自动检测大多数锻炼,但用户也可以在应用中手动开始训练——或事后补录。

以力量训练为例:Whoop允许用户通过输入重量、次数和组数来构建你的训练。利用训练期间的心率数据,Whoop估算所付出的努力,并给出一个每日消耗分。活动期间心率越高,计算出的消耗就越高。

此外,恢复得分还考虑了静息心率、呼吸频率和睡眠表现。

在这些基础功能之上,Whoop 5.0还新增一个名为“健康寿命”(Healthspan)的全新数据集。它更侧重于长期健康,通过分析九个不同的指标来计算用户的“Whoop 年龄”(Whoop Age)和“衰老速度”。

相对普通产品,Whoop MG引入了按需心电图读数、估算血压追踪和生物年龄估算。

Whoop MG可以进行心脏筛查,它的心电图功能已获得FDA批准,用户触摸表扣电极,等待30秒,应用就会给用户一份医疗级别的读数。它还能对心律不齐进行被动监测并发出警报,不过,这两项功能更多是一个安全网,而非临床解决方案。

对于血压,这仍是一个测试阶段功能,它使用标准袖带式血压计进行一次性校准后,基于算法估算得出的。这个功能不是完全准确,无法替代真正的医疗级监测,但仍有预防作用。

Whoop现在提供了“Whoop Age”功能。该功能使用九个关键指标,历时六个月来估算你的Whoop年龄。它并非旨在提供医疗建议,而是对用户整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智能、数据驱动的快照。

可以看出来,Whoop正在从运动健康领域,将自己的版图扩张到半临床领域。

在AI功能上,Whoop有基于OpenAI先进模型支持的“每日展望”(Your Daily Outlook)功能,每天早上,用户会收到一份个性化的总结,包括天气、前一天的关键要点,以及可能影响用户恢复的因素。用户还会收到活动建议,并可以直接在应用中提出后续问题。

它在发现趋势方面很有帮助。比如,有用户根据这个功能,发现到自己的呼吸频率逐渐上升,并根据建议做了相应调整。

通过Whoop Coach功能,用户能够深入挖掘数据,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背后可能的原因,并进一步获得可行的建议,如呼吸练习、补水提醒或瑜伽、散步等轻度活动。

基于长期的记忆,它还能对用户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管理,例如用户上次喝酒是什么时候?或者上个月喝了多少次?Whoop Coach都能告诉你。

在商业模式上,Whoop是一项基于会员的服务。用户无需预先支付硬件费用——成本已包含在订阅费中,每个会员等级解锁不同的功能,Whoop MG属于最高等级,年费为359美元。对于那些特别希望监测心血管健康的人来说,它是一个有用的辅助设备——尤其是与用户已有的、经过临床验证的工具配合使用时。

AI原生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要跑通,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提供高价值

健康和健身相关的智能设备,如果采用硬件费用+订阅的商业模式,在之前一直遇到瓶颈和限制。

例如健身镜这个方向,此前有Tonal和Mirror等产品,其中Tonal的最高估值达到16 亿美元,而Mirror被Lululemon以5亿美元价格收购。

它们的主要功能都是健身辅助,算是一个在家的“健身私教”可以让用户看到自己的健身动作,并随时纠正。但是从现状看,无论是Tonal还是Mirror,都遇到了大幅的估值下降和资产减值。

为什么它们的商业模式没有跑通?因为,有一个问题它们很难解答:你给用户带来的持续价值,是否他觉得长期订阅是值得的?

这个问题,AI时代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也要解答。因为此前大多数硬件设备是一次性付费,用户在买了设备之后,不会再持续为它花钱。既要为硬件花钱,又要持续交订阅费,目前是挑战用户认知的。

但是,在端侧AI模型和端侧算力足够强大之前,AI可穿戴设备的AI能力仍需要云端提供,如果不收订阅费用,对于厂商来说,也无法长期承担模型推理费用,更难对智能方面的体验进行迭代。

那么,这个悖论可能如何解决?还是得落实在体验上,真正让用户认可长期订阅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可能就来自于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以Whoop代表的健康类可穿戴设备为例,它的传感器必然要越来越精准,收集的数据越精准,经过AI处理后的得出的洞见和建议就越有价值。在精准化之外,是长期化,如果设备能够长期精确收集用户的健康数据,并且让AI能够洞察用户在运动或健康方面的趋势,那么对于用户来说,它在慢病管理和运动康复方面就会很有帮助。最后就是个性化,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都不一样,如果AI能够根据每个人的个性数据,提出真正有用的运动或康复建议,那么也能让用户体验到价值感。

对于AI原生的可穿戴设备,目前还没有收敛到一个特定的形态,也没有在某一个专用领域爆发,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会成为未来一个随身的入口,当它收集到足够丰富,足够个性化,那它可以在通用化之外,找到自己的专注领域。

阿尔法公社非常看好AI原生硬件这个赛道的机会,并已完成对光帆科技、光智时空(Looki)、玄源科技(X-Origin-AI)、清智元视(Pixboom)、诺亦腾机器人等近十家AI原生硬件的初创公司的早期投资,绝大多数为项目的首轮投资人,其中有数家已经完成新一轮融资。我们期待与这个赛道的更多初创团队交流合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阿尔法公社”(ID:alphastartups),作者:阿尔法公社,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