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动驾驶“双子星”同日上市,市值差一倍
11月6日,广州两大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将在港股挂牌上市,双方全球总部均位于广州,小马总部在南沙,文远总部在生物岛,并称为国内L4级自动驾驶“双子星”。
港股Robotaxi第一股和第二股同一天诞生,成为广州今年最高光时刻之一。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发售价分别为139港元/股、27.1港元/股,两家公司合计募资超过90亿港元。
去年,文远知行率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Robotaxi第一股”,一个月后,小马智行也紧随其后完成上市。双子星到底哪家强?
小马市值为文远的两倍
目前,在无人驾驶行业,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都专注L4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和百度同属于第一梯队。
不过从市值角度,小马智行领先文远知行。
截至11月4日,小马智行总市值63.88亿美元,是文远知行29.42亿美元的两倍以上。年初以来,小马智行涨幅超21.0%,文远知行跌幅达到23.2%。
两者市值变化的背后,是股东的态度不一样。
小马这边,丰田自2019年投资小马,持股11.02% 。25年5月限售股解禁后,丰田明确表态“不急于减持”,并与创始人团队共同锁定超70% 的总股本。
红杉中国A轮投资小马,持股5.87%,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红杉几乎每一轮都跟投维持持股比例,也显示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
而文远知行大股东宇通持股比例从2023年的15.2%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4.1%,累计减持超1亿股。
博世也通过多次减持,持股比例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12.3%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 6.08%。
文远知行另一大股东——凯雷在2025年二季度清仓全部342.3万股文远知行股票,套现约4200 万美元,同时保留小马智行236万股持仓,形成明显对比。
管理层小马稳定,优于文远
小马核心管理层保持了罕见的稳定,初创的七人团队中至今仍有六位坚守公司关键职位,这为其战略和技术提供了坚实基础。
创始人彭军通过同股不同权架构持有17.1%股份,但拥有55.4%投票权;楼天城持股6%,拥有19.4%投票权,这种股权设计确保技术路线和商业化策略在十年间未发生重大摇摆。
除创始人外,核心高管通过限制性股票单位和期权计划实现利益绑定。
2024 年第四季度,小马智行因 IPO 确认的股票薪酬费用达 1.48 亿美元,其中70%分配给技术团队,这种机制使管理层主动降低短期套现冲动。
而文远发展历程则伴随着更多的管理层波动。
早年间其创始人王劲因百度诉讼被迫离职,导致文远知行的前身——景驰科技核心团队流失30%,包括自动驾驶规划模块负责人等关键岗位。
2018年文远联合创始人潘思宁,起诉公司伪造签名变更法人,案件历时三年才以法院判决股东会决议不成立告终。这场内耗导致了融资延迟。
2023年首席运营官张力离职,该职位空缺至今。
财务数据差别不大
再来看财报,二季度小马、文远分别亏损3.82亿元、4.06亿元。
从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三年半时间小马智行净亏损达到45.8亿元人民币,文远知行净亏损更是达到65.57亿元人民币,差别不大。
小马智行现金储备8.35亿美元,文远知行9.98亿美元,按当前烧钱速度3年以内没问题。
今年第二季度,文远知行Robotaxi业务暴增836.7%达到4590万元,优于小马智行的1090万元。
但从财报来看,文远知行的增长驱动力主要是Robotaxi车辆本身的销售,更多依赖 to B业务,并不是市场最看重的运营商业化。
小马智行Robotaxi的营收增长虽不如文远知行,但其增长核心主要来自乘客端车费收入增长超300%,商业化能力和C端市场需求已经得到了验证。
Robotaxi最核心的就是大规模无人化的日常运营。从这个角度看,小马和文远竞争才刚刚开始。
结语
根据沙利文预测,2030年前后,中国将成为最大的Robotaxi服务市场,市场规模将达到39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如果说,中国市场的成功是全球成功的基础,那么更看好小马智行。它的发展路径更集中,像是在巩固根据地。
如果相信场景的广度能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抗风险能力,并且认为当前较低的股价提供了更高的增长弹性,那么文远也值得关注。它的打法更像是主动出击,多点布局。
不过,无论如何看待这个行业,自动驾驶行业仍处于高投入、高研发、尚未盈利的早期阶段。投资这类公司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其股价波动可能会非常剧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科技每日推送”(ID:apptoday),作者:赵芷姗,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