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飓风,悄悄过亿

卡思数据·2025年11月05日 18:42
“无限进步”的影视飓风,单场直播GMV超千万了。

今年8月中旬,@影视飓风 创始人Tim完成了一场100小时的荒岛直播,旗下账号@飓多多StormCrew 分别在B站与抖音开播,无间断地记录下这一生存挑战。据B站数据,这场直播累计观看次数高达1.69亿次,期间4150万B站用户涌入直播间观看。

这场互联网狂欢中,可能少有人注意到,Tim身上穿的短袖——来自@影视飓风  自有品牌,在今年已经爆卖超20万件。双11期间,@影视飓风 在抖音则拿下了单场GMV超千万的成绩;平播期间,这一直播间也有着稳定的25W~50W的单场GMV。

过去一年,无论是内容还是商业化,@影视飓风 都在以惊人的速度狂飙突进。荒岛直播后,Tim转而奔赴苹果发布会,采访了CEO库克,跑去挪威拍VLOG,还与“新晋”UP主罗永浩完成了一场将近3个小时的对谈。而在商业侧,不久之前,@影视飓风 正式宣布入驻天猫,迎来了生涯中第一个“双11”,与此同时,Tim的摄影课也在B站上线,截至目前,这套售价49B币的课程总计播放量已过千万,登上全站课程榜第一。

时至今日,已经很难用“一家影视内容公司”来简单定义影视飓风。这一创立于2015年的频道,正逐步突破内容商业化的边界,在数码评测、电商领域强势打出自己的招牌。去年,影视飓风的营业额就超过了1亿,而在今年,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

可以说,从内容到电商,@影视飓风 正在稳步构建一个完整的商业版图。

从数码评测到千万爆款制造机

2024年的一次商务合作视频中,Tim回到英国,追溯了自己从高中到大学的留学时光。这里处处都留有他拍摄视频的印记:寄宿的孔阿姨家里拍过星空视频和“枪战”;因为买的三脚架不能伸长,他有时需要跪在矮凳上进行录制;学校的草地上,他邀请校长拍摄下自己的第一条略显青涩的特效视频。

相隔十年,2025年的@影视飓风 已在全网坐拥超3000W粉丝,而在2015年,“影视飓风”这一频道才刚刚开始更新。同一年3月,Tim坐在空间有限的宿舍里,面向镜头讲述自己通过气球将相机送上太空的想法,“难度非常大,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计划。”“不过,会成功的。”

这句结束语成为了新的起点。2020年是B站的“破圈”之年,自媒体的时代红利开始涌现,@影视飓风 也迎来了第一支超级爆款——在中科院的帮助下,将相机送上三万米的高空。这支视频最终获得了超548万次、6.8万条弹幕互动,成功推动账号出圈。也正是在2020年,影视飓风拿下了第一个“百大UP主”荣誉称号。

图源:@影视飓风 B站视频

回望@影视飓风 的内容历程,“爆款”或许是个中关键词。2019年,他的首支爆款视频《20万粉丝能赚多少》,创下了200万的播放量,使得账号粉丝量几乎翻了一倍——此前,@影视飓风 主要分享一些特效视频、数码评测以及AE教程,由于数码赛道相对窄小,在做视频的前四年,账号仅积累下20万粉丝。这让Tim意识到,想要涨粉要做的不仅是常规更新,而是要做单一的、有超高播放量的爆款视频。

此后,@影视飓风 一面坚持着数码评测,一面将人文与影像相结合,成了千万播放爆款的制造机。比如与影石合作,买下一颗国产卫星并将它发射到太空,让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拍下独一无二的卫星照片;探访刘谦,进行魔术与超高速摄像机的对决;一位高位截肢的粉丝私信他,希望看到自己奔跑的样子,最终团队用特效的方式帮助他完成了梦想。

这类视频收获喜爱的原因,除了内容够“硬核”外,还在于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气质,符合大众口味的同时,也帮助账号进一步扩圈。在不断的内容尝试中,作为创作者的Tim也总结出一套爆款视频的产出逻辑,他将其形容为“HKRR”理论——快乐属性、知识属性、共鸣属性,以及节奏。回看影视飓风的作品,几乎每一支都能精准踩中这些关键词。

为了让内容更具吸引力,@影视飓风 还将内容置于多维度进行审视:比如设计了一套点映系统,观看者在看视频时可以通过“点赞”“点踩”对视频进行即时反馈,以此更好地把控节奏,减少跳出率;对视频播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复盘,实现内容可量化等。在内容产出模式上,@影视飓风 已渐臻成熟。

此后,@影视飓风 也在尝试突破内容的边界,比如进行为期100小时的荒岛直播、对话野兽先生,以及和更多UP主联动——和Links爬雪山、与食贫道团队一同前往泰国、去@逗比的雀巢 公司玩“躲猫猫”等,实现了流量的互通。

图源:@飓多多StormCrew B站视频

而在主账号粉丝量日渐庞大后,@影视飓风 开始了内容矩阵的搭建。由于主账号承载的内容形式过多过杂,无法平衡新老观众需求,影视飓风决定将偏趣味和探索性的内容拆分到新账号中,2021年,@亿点点不一样 这一新账号在B站上线,主打趣味性选题以及极致的视觉体验。“爆款-涨粉”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新账号——《海底世界》一期,播放量568万,涨粉超过25万;《药丸之美》则以1536万次播放,收获了37万涨粉。

图源:@亿点点不一样 B站视频

2023年,@影视飓风增设了新的娱乐类账号@飓多多StormCrew。初期这一账号设想的内容为幕后花絮、开箱,但在一场千万播放的“团建整活”后,这一账号开始向团建综艺、奢华体验方向狂飙突进,数据最高的一支“破产团建”视频,播放量甚至高达2200万,豪华旅游系列平均点赞数达到86万,峰值则高达110万。

图源:@飓多多StormCrew B站视频

最近几年,由UP主主导的“轻综艺”在B站快速崛起,典型代表如@宝剑嫂等UP主合作的“青春旅行团”、@力元君等的“下一个是谁”等。相比之下,@影视飓风将综艺局限在“公司团建”领域,这种强娱乐性、轻量化的更新在收揽大量流量、扩充用户上限的同时,既降低了内容对Tim本人的依赖,也解决了影视飓风主账号停更期间平台推荐权重降低的问题。据Tim测算,中国约有8亿~10亿人对这一内容有兴趣。

截至目前,@影视飓风 已在B站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内容矩阵:主账号主攻数码及人文、@亿点点不一样 主打健康,@飓多多StormCrew 则补齐娱乐综艺。此外,还有电商端的@飓风商店MediaStore,围绕自有品牌的产品进行上新宣发,以及专门拍摄短片的@一步一部Rolling。

图源:@一步一部Rolling

2024年,@影视飓风 及矩阵号总计更新了150期内容,其中,主阵地@影视飓风 更新115期,@亿点点不一样 更新有20期,@飓多多StormCrew 更新有26期,这类内容同时分发到抖音、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强化着“影视飓风”这一已然商业化的IP。

内容商业化的标杆

在内容商业化领域,@影视飓风无疑是一个新的标杆。

不久之前,LKS对Tim进行了一场名为“十年之约”的深度对话。视频中,Tim展示出他的日历——几乎每一天都被各种各样的行程填满,而在一天之内,他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被切割成碎片,用以处理繁杂的内容、商业事务。

图源:@-LKs-对话影视飓风

对外界来说,@影视飓风 所呈现出的形象已不再是单纯的内容创作者,而是已高度商业化。在各类访谈中,商业也成为了对话的核心,Tim本人也有意加深这样的印象,通过《一个UP主的创业故事》等视频传达@影视飓风 的商业状态。荒岛直播期间,@影视飓风 还顺带卖了50W,直播结束后,Tim特意拍了一支短视频介绍他所穿的“凉伴”短袖——过去一年,这件单品销量超过20万。

目前,@影视飓风 的盈利模式包括频道内商业合作、TVC广告拍摄、电商销售三大业务。2019年工作室初创时,TVC拍摄占主要营收的50%,其余两大业务均占比25%。

在商单合作上,影视飓风无疑是“内容即商业”的代表。比如一期“空对空”拍摄飞机的视频中,Tim手持OPPO的一款手机,清晰地拍下来正在飞行的吉祥航空,优秀的影像直接展现了OPPO的摄影素质;再如巡礼英国生活的那期视频,同样是与智能汽车的合作商单。目前,这条视频收获了超600万次播放,收录进B站的第281期每周必看。

图源:@影视飓风 B站视频

TVC内容则是与品牌定制的广告短片。影视飓风几乎服务过市面上的大部分相机厂商,此外主要客源还有手机、汽车、游戏等厂商。比如,B站手游《三国 谋定天下》上线前,便与影视飓风合作定制了一条TVC短片,讲述一名乞丐小兵的运粮故事。后来,影视飓风还将这次合作经历制作成一支“与甲方合作”的教程视频,同样收获了超200万播放。

早期,困扰团队的是产能不足的问题。2021年,@影视飓风 年净利润只有一两百万。到2023年,团队扩大至100人,产能已经由曾经的“二十天一个视频”变成了“三十多个项目并行”,平均一年可以产出130条视频。还开始尝试新的变现方式,用爆款视频打造爆款产品。

对这一时期的@影视飓风 来说,商业化的痛点变成了“内容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为厂家想创意是非常累的事情。如何达成规模化效应?其解决方案是做自有品牌。

事实上,2020年,@影视飓风 已初步试水直播电商。彼时由于疫情,公司现金流遇到危机,Tim不得不开启了直播带货“自救”。但真正转型做自有品牌,契机则是一支教程视频中,模特的黑色短袖被“求链接”的弹幕刷屏。

目前,在@影视飓风 的官方旗舰店,一部分商品是与3C数码高度相关的产品,如储存卡、联名款收纳包、三脚架等,也有团队独立开发的产品;另一部分则是服饰类商品,如卫衣、短袖、冲锋衣等,贡献了大部分销量。这类产品以Tim担当电商模特,充分释放IP效应。产品上新时,@影视飓风 也会拍摄相关短视频进行宣发、预热。

图源:淘宝

在一期与罗永浩对话的视频中,Tim表示,“电商最重要的是获客、退货、纠错”“我们的投流获客效率是同类电商的十五倍。”双11期间,@影视飓风 在抖音最突出的一场直播GMV超千万,平播期间则稳定在25W左右。不仅是抖音,影视飓风的官方店铺还入驻了小红书,不久之前,Tim还发布了一支动态视频,宣布正式入驻天猫。

图源:@影视飓风 B站视频

在流量优势和粉丝信任的双重加持下,电商的规模效应正在逐步释放。在LKS的采访中,Tim表示,电商已变成了影视飓风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与此同时,TVC广告占比降到了10%左右。

不久之前,由于飓风商店销量的急剧增长,@影视飓风 还一度发布通知,表示为保障发货时效,将陆续调整为半歇业状态,仅保留少量商品维持正常开放,几天之后才恢复正常售卖状态。

对于“无限进步”的影视飓风,Tim仍在焦虑。

尽管有着成熟的内容生产模式,但内容分化的阵痛也开始显现。今年上半年,@影视飓风 也遭遇了一波关于评测类内容的舆论,Tim专门制作了一期视频,回应账号遇到的难题。比如能评测的东西越来越少、合作关系导致的评测内容拧巴、没有将内容进一步切割,导致性能用户和体验用户的“不兼容”等。

图源:@影视飓风 B站视频

此外,无论是内容还是商业化,过度依赖Tim本人IP也是影视飓风面临的问题之一。尽管团队在不断扩张,但创始人Tim的精力也来到了极限。对此,他的策略是,每年亲自经手3~4个百分百爆款的项目,其他内容则在稳定的产出下,能够保证广告的消化、观众的观感。

对于未来,@影视飓风 还有很多梦想,比如拿奥斯卡——过去一段时间,影视飓风产出的短片有11部进了奥斯卡电影节的预算赛;或是去火星,或是希望“出海”——在这一方面,B站另一位标杆@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海外账号一年内揽下百万粉丝,累计播放量超过1.78亿。

目前,@影视飓风 的海外观众约有100万,Tim的目标则更为庞大:“五年内有十亿个人看过我们的内容。”也就是说,五年内达成10亿的订阅量。

“有点太勇了,但我试试吧。”面对镜头,他平静地说。

参考资料

1、百万赞爆款频出,魔性广告“统治”抖音

2、月活2亿后,红果短剧进场“收割”

3、消失28天后,张雪峰“被迫蜕变”

4、低门槛、0保证金:小红书能“复制”闲鱼吗?

5、首播GMV破6300万,这个赛道正在批量“造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卡思数据”(ID:caasdata6),作者:褚澄,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专注短视频、直播赛道的行业媒体,一手数据,权威解读!

下一篇

陶哲轩与ChatGPT协作,用Lean完成数学证明,人机合作改变研究方式。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