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剧,开始在游戏漫画里写人设

骨朵网络影视·2025年11月03日 09:50
是万能工具,还是创作主角?

招聘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游戏和漫画公司开始增设“AI编辑”岗位,或在对常规岗位的要求中明确列出AI技能。这背后不止是工具的普及,更预示着行业工作流的深刻变革。

据多位资深从业者透露,AI的应用已超越“辅助”范畴,直接介入世界观与人设的构建,触及了内容创作的创意内核。

这不禁让人思考:AI的深度介入,究竟是在替代人力,还是在重新定义创作的边界?要解释这个问题,关键或许不在于担忧“取代”,而在于厘清AI究竟为创作生态带来了哪些根本性的改变。

世界观与人设:AI如何创作?

“AI最大的优点就是真的不会写崩。”北京某动漫版权运营公司的负责人阿桐(化名)指出,很多游戏和漫画在长期更新中,都面临着剧情与人设逐渐崩坏的问题。

这一问题背后有多重原因。一方面,长期连载容易让创作者灵感透支,原本鲜明的人物性格慢慢走样——比如前期冷静理智的主角,后期突然变得冲动鲁莽,读者看得一头雾水;另一方面,行业普遍的快节奏更新压力,如漫画周更、游戏版本频繁迭代,使得团队难以反复核对前文细节,进而出现剧情逻辑漏洞。典型的例子包括埋下“反派卧底”的伏笔后却忘记交代,最后只能潦草收尾。

而AI的介入,正在改变这一局面。现在许多游戏和动画公司会先写一段300字左右的人物性格描述,再将其输入AI,并通过关键词和要求让AI生成人物的成长背景和未来经历。

图文无关

“AI可以生成几十个版本关于这个人物的故事,编辑或策划师只需要挑选这些故事、组合成一个人物简介。”某游戏合作商若非(化名)举例,他们在优化某款游戏的配角时,向AI输入了关键设定:“表面大大咧咧的客栈老板娘,实际是隐退的江湖杀手,怕血但擅长用毒”。

仅一周时间,AI就给出了28版故事,甚至细致勾勒出角色从1岁到80岁的完整人生。在这些生成的内容中,有讲她因救过正派高手而被追杀,也有版本描述她为保护弟弟选择隐退……每一个版本都能让角色更加丰满。

最终,若非团队选了“为救被毒杀的师父钻研毒术,因一次失手误杀好人而隐退”的版本,该设定不仅背景完整,也为后续玩家解锁角色剧情留下伏笔。

不过,要想达到直接可以使用的效果,还得经过多轮的筛选和投喂。“比如AI写的这个角色是‘用毒从不伤人命’,但前文提过她曾误杀好人,这就矛盾了,我们得把‘需呼应误杀好人的过往,体现她的愧疚感’补充进关键词,在让AI生成几个版本的故事,最终由真人梳理出最贴合逻辑的一版。”

图文无关

即便现阶段AI还需要真人来把控,但在若非看来,与几年前仅用于生成概念图和视频相比,AI的进步已非常显著。这种“用固定人设约束AI生成”的模式,正在成为行业避免创作崩坏的新方法。

对此,资深漫画编辑晚安对此深有感触。她曾多次叫停许多因人设或故事崩坏而难以继续的项目。“有些作者画到最后是真没招儿了,逼他们也画不出来。”在晚安看来,漫画创作既依赖创作者的个人灵感,又受制于行业的高强度更新节奏,很容易陷入‘为了更新而更新’的被动局面,而AI的辅助,或许正是帮助行业走出这种“被动补救”困境的新机会。

AI始终是工具

即便许多游戏和漫画已经开始用AI搭建世界观、补充剧情、完善人设,但在几位资深从业者眼里,AI始终不是“创作的主角”,而更像是一种高效的工具。

“AI在我看来跟电脑、Maya(三维动画软件)没什么区别,都是帮人省掉重复琐碎的活儿,把精力往更核心的创作上挪的工具——你用电脑写策划案,总不能说‘这案子里没人的想法’;用Maya做角色模型,也不会说‘这模型没画师的设计’吧?”他进一步提出,在电脑和Maya刚问世的时候,同样有人担忧大规模失业,“难道因为担心一批人失业,就要让技术停滞不前吗?”

若非的观点并非全无道理,他回忆十年前Maya刚在动画行业普及的时候,不少传统手绘师曾担心被替代,结果行业不仅没有减少手绘岗位,反而多了“三维动画师”“角色绑定师”这些新岗位,甚至诞生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种靠三维技术实现的爆款。

“能被淘汰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不进步的人,这样的创作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若非认为,AI正在重复相似的路径:它能快速完成“写20版人设初稿”“核对前500话剧情伏笔”等耗时的基础工作,从而解放有创造力的作者,让他们专注于“怎么让客栈老板娘的愧疚感更真实”“怎么让玩家在解锁支线时更有代入感”等核心问题。“我觉得这不是抢工作,是把人从‘体力活’里解放出来,去做只有人能做的‘走心活’。”

图文无关

在实践中,AI确实显著提升了创作效率。过去,动画或游戏团队可能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整理资料、搭建世界观,现在,用AI把核心设定梳理成框架,团队就能节省更多的时间,更专注于玩法设计和体验优化,既节省了时间成本,也缩减了资金开支。

就像几年前动画圈喜欢“东方奇幻+闯关+打怪+修仙”的宏大叙事,曾有团队花一年的时间整理“种族关系”“地域规则”这些设定,写了几万字的世界观。而现在,只需用AI输入“人族、妖族、冥族共存,人族靠科技、妖族凭天赋、冥族通自然”等核心关键词,几天就能写出世界观框架,AI还会自动标注“三族资源争夺的潜在冲突点”,让世界观更完善。

对资源有限的中小游戏团队更是AI的“直接受益者”。若非告诉骨朵,以前做小程序游戏时,即使是简单的像素风冒险游戏,也要五个人花两周核对“主线剧情和支线任务的逻辑关联”,避免出现“玩家完成支线后,主线NPC仍发布过时任务”之类的漏洞。

图文无关

但现在,将所有剧情文本喂给AI,设置“逻辑自洽”“伏笔呼应”等关键词,AI能在三天内标出所有矛盾点,并给出修改建议。“小程序游戏就是批量和快节奏,玩家很容易流失,所以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若非补充,现在一些小程序游戏可以更快地加入两三个隐藏互动,增强玩家黏性。

不管是靠AI搭建世界观、填补剧情漏洞,还是完善角色设定,本质上都是AI在帮创作者“扫清障碍”,而不是“接管创作”。正如阿桐所言,真正被玩家记住的,从来不是“这是AI做的还是真人写的”,而是“这个故事、这个角色,让我想起了自己”。

如今行业内已不再争论“AI能否替代人”,而是聚焦于“如何用好AI,让创作更有力量”。AI就像一支越来越聪明的笔——它能画得更快、更稳、更少出错,但画什么、表达什么、传递什么情感,最终仍取决于握笔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作者:78,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网络影视行业高地,专注网生内容的垂直媒体和数据平台

下一篇

奥特曼称与微软的合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术合作之一」。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