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点咸蛋黄新品引热议,“做菜的思路做奶茶”行得通吗?
最近,饮品圈的上新搭配越来越奇怪了。
咸蛋黄加进了奶茶里、酸奶昔中拌了牛肉粒、黑松露加进了咖啡,就连见手青也能混着奶茶喝。
而且,喜茶、茶百道、1点点、茉酸奶、Yee3等都在出“菜系奶茶”,还有品牌直接请餐饮界大厨做研发。
这是一个新的产品趋势吗?
咸蛋黄、牛肉干、黑松露
茶饮圈流行用“菜”做奶茶?
“饮品搭配怎么越来越奇怪了?”
10月28日,1点点上线万圣节限定饮品捣蛋南瓜奶绿,咸蛋黄、南瓜和奶绿的搭配,一上线就引发网友关注。
据介绍,这款产品采用广东梅州麻鸭蛋,盐渍发酵使蛋黄起沙,再与贝贝南瓜泥相融合,入口后奶香、茶香迸发,咸甜交织、层次拉满。
神奇的搭配,让“咸蛋黄爱好者”和“南瓜爱好者”双双疯狂,产品迅速出圈。
有网友评价“跟风点了一杯,好喝到发疯”“太上头了”,也有网友直言“口感难评,求点单攻略”,争议也为饮品热度加了一把火,仅小红书讨论笔记就超过万篇。
紧接着,Yee3推出的新品咸蛋黄芋泥椰椰,也用上了咸蛋黄,不少网友尝鲜后直呼“没想到咸蛋黄和芋泥竟然这么搭!”
除了咸蛋黄,我发现今年越来越多品牌用“菜”做饮品。
十月中旬,茉酸奶回归板栗牛肉干酸奶昔,真实牛肉粒与酸奶的组合,在宣传期就被评为“黑暗奶茶”。不少网友打卡后帮其“洗白”:绵密的酸奶包裹着软糯的板栗和有嚼劲的牛肉干,一口下去,口感异常丰富。
茶救星球在十月初上新的黑松露系列,将黑松露加进咖啡,香气层层递进,网友直呼“真的能尝到黑松露的味道。”
云南四叶咖上新的牛肝菌芝士美式和牛肝菌燕麦拿铁,将云南特色菌子与咖啡结合,能喝到奶香和菌子的鲜香。其品牌负责人曾透露:“这两款产品销售占比25%。”
此外,还有豆汁儿奶茶、见手青奶茶、牛肝菌奶盖熟普等饮品在社交圈频频刷屏。
用做菜的思路做奶茶,是新的产品趋势?
从食材、厨师到工艺
用“菜”做奶茶更好卖?
1、不仅用厨房常见的“菜”,还引入调味料
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大胆采用以往常见于餐桌的食材:
一种是地域性特色食材,比如牛肝菌(牛肝菌奶茶、拿铁)、见手青(见手青奶茶)、黑松露(黑松露美式、拿铁)。
一种是地方小吃,比如把今年大热的米布、糯米饭等糯米制品加入饮品。
此外,厨房常见的调味料,也被创新使用在饮品中。
例如,喜茶与明星大厨黎子安合作的“米其牛肝菌喜拉朵”,用到了松茸酱油,酱油的咸香与普洱茶的醇厚融合出新风味。
“酱香白脱碎银子”则使用了云南甜酱油调制奶盖,创造出咸甜交织的复杂口感。酱油和奶茶的强反差感引发大量自来水传播。
此前喜茶在成都推出地域限定“川椒滇红”,将青红辣椒、荜茇打碎融合牛乳制成椒麻牛乳,打破味觉舒适区,引发了打卡热潮。
可以说,在茶饮同质化竞争下,各种原属于厨房的菜和调料,为品牌提供了大量的创新素材。
2、纷纷追米其林大厨,大众奶茶做出“高定感”
如同大厨追求菜品的味觉层次,茶饮研发也逐渐注重“前调、中调、后调”,越来越多品牌和专业大厨合作做奶茶,将厨师对风味平衡的深刻理解注入饮品创作,为奶茶带来新的风味创新空间。
最早是喜茶与厨师黎子安合作推出“米其牛肝菌喜拉朵”,奶香、菌香、茶香和酱油的咸香依次呈现,把冰淇淋做成了高级菜肴,上线即售罄。
之后又和青年厨师燃少合作推出“燃·莫吉托喜朵拉”,也引发排队现象。
茶百道与《一饭封神》“人气主厨”杨艳彬合作,推出“浓奶茶”代表——咸法酪系列饮品,厨师引入甜品制作思路,特调了具有咸香风味的奶酪,口感层次丰富。品牌方透露,该系列上市10天销量达100万杯。
茶救星球与知名大厨帅晓剑合作推出的黑松露系列,用看似简单的搭配,实现风味的极致平衡,让黑松露的馥郁菌香与咖啡的醇厚口感和谐共存。
通过引入专业厨师,提升饮品的风味层次和差异化卖点,还是一次成功的产品营销,为品牌带来高销量和热度。
3、炒米、蒸芋头、熬米布,奶茶制作也越来越像“做菜”
前段时间,喜茶上新“芝士糯糯”饮品,消费者猛猛点单,喜茶店员却在社交平台大诉苦水:“喜茶最费店员的饮品出现了”。
视频画面里,店员右手打芝士、左手搅拌米糯糯,电磁炉、搅拌器齐上阵,网友辣评“看着像在做饭。”
有行业人一语中的:操作台上不仅放置着茶桶、小料,还有炒锅、瓦罐、蒸笼……更像一间厨房。
在不少奶茶店的吧台上,蒸芋头、熬米布、熬珍珠是基本操作,有的门店甚至直接用上了炒锅,现场开炒。
比如在茶米有言的门店,用户下单鲜米豆花煎米茶后,店员会现场将茶叶、五常大米等小料依次放入锅中煎炒,不仅香气四溢,视觉效果也拉满。
云南品牌寅乐萃,专门设置明档制作展示区,展示核心食材,以及现蒸、现熬、现捣的米布制作工艺。
不得不说,引入各种蔬菜等食材和小吃制作后,茶饮后场的操作场景,越来越像一个专业厨房。
本质是
流量回归产品主义
有研发表示:“用做菜的思路做奶茶,本质是从追逐流量回归产品主义。”
这股风潮的兴起并非偶然,背后有深刻的消费和市场动因:
当主流奶茶市场在奶、茶、水果的搭配上日趋同质化时,引入意想不到的食材成为品牌打造差异化、制造话题、吸引关注的有效手段。
对消费者而言,类似于豆汁儿奶茶、见手青奶茶,让选择变得更加丰富和新奇,饮茶体验超越了单纯的解渴好喝,更像是一场味觉冒险。
总而言之,“用做菜的思路做奶茶”,意味着成熟的茶饮行业迎来一次创造性突破。
它不仅丰富了产品的风味,提升了其价值感,也预示着未来茶饮创新将更加强调跨界灵感、专业技艺和与深度情感的连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咖门”(ID:KamenClub),作者:少华,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