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迟福林:拉动内需,全面“投资于人”是关键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10月31日 18:39
迟福林:投资于人促消费,增强内需动力

“大力提振消费,形成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头戏’。”近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指出,形成消费拉动增长新格局,全面“投资于人”是关键,这对居民消费的能力、消费的信心、消费的预期至关重要。

“投资于人”如何撬动消费?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对外发布。《建议》提到,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在迟福林看来,“投资于物”在过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长期重视原材料等物的价值,而人力资本的价值相对较低的问题。中国“投资于人”既滞后于“投资于物”,也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在“投资于人”上尽快实现重要突破。

受访者供图

他指出,通过“投资于人”,将资金、资源投入到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和人的保障上,是中国应对不确定性、形成新发展优势的根本之策,是未来10年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他进一步解释说,适应以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为重点的需求结构变化大趋势,以“投资于人”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保障水平,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消费信心减弱的突出矛盾,这将释放14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潜力。

他指出,“中国制造”“中国消费”是强大国内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国内市场,既包括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即“中国制造”,又包括以服务性消费为重点的消费体系,即“中国消费”。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为17%左右,202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已经达到28%。

据迟福林初步估算,如果中国最终消费占全球的比重达到制造业占全球比重的水平,将新增不少于10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由此,消费将成为中国未来10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投资于人”重点聚焦这些领域

在近期即将出版的新书《民生大国》中,迟福林指出,“投资于人”是建设民生大国的关键之举。

他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投资于人”已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结合点。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投资结构与政策调整,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加大投资,而是要寻求有效的投资空间。

“为此,‘投资于人’要重点聚焦于形成人力资本和保障社会公平的关键领域。在传统投资增速下滑的同时,服务性消费如教育、医疗、养老、社区建设等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相连的领域的投资空间仍然较大。”迟福林说。

谈及如何推动“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时,他建议,要深化以人为本的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政府资金能更多、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投向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此外,要破除劳动力、人才在城乡、区域、所有制之间自由流动的壁垒,并推动要素资源更多向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活动配置。

他同时建议,应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在“投资于人”中的重大作用,使国有资本在“投资于人”中成为战略引领者和资源提供者,这也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让广大社会成员普遍分享国有资本增值创造的社会福利。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罗琨,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田渊栋谈AI顿悟:从记忆到泛化,数据需求降为O(M log M)。

7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