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Made要IPO了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10月24日 15:27
年销112亿,Human Made赚麻了。

提到潮牌,很多人可能会想到Supreme、PALACE、Stüssy,但你知道吗?由Nigo主理的“Human MadeInc.”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潮流界的“高盈利神话”。

近日,这位在行业深耕30年的日本设计师,计划带着其创立的街头服饰品牌Human Made上市。

根据报道,Human Made拟于11月下旬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而Pharrell(美国歌手)作为Nigo的“好朋友”,也是主要股东之一。募资金将用于在日本开设更多直营店,强化自家EC(线上销售)系统,以及建立海外子公司,加速全球扩张等。

图源/Human Made小红书

年销112亿,Human Made赚麻了

根据官网披露的数字,Human Made预计2026年1月期销售额为136.97亿日元,同比增长21.7%;而在2024年,Human Made已实现112亿日元的销售额、31亿日元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为28%。这一数字远超同类潮牌Supreme、Stüssy,甚至比肩轻奢品牌。

Human Made为什么这么火?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品牌主理人的强IP。

在潮流圈,Nigo无疑是日本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具商业转化力的设计师IP之一。从1993年创立BAPE,到2010年推出Human Made,再到2023年出任Kenzo创意总监,Nigo的职业生涯贯穿了街头文化从“地下”走向“主流”的完整周期。

特别是2021年出任Kenzo创意总监后,更是为其IP镀上“奢侈品认可”的金边。Nigo上任后推出的Kenzo2022春夏系列,将Human Made标志性的鸭子图腾与Kenzo经典虎头元素融合,在巴黎时装周秀场引发热议。这场秀不仅让Kenzo当季销售额实现增长,更还让消费者意识到:“Nigo的设计既能驾驭街头的随性,也能承载奢侈品的精致”。

同时 ,由NIGO与已故LV男装艺术总监Virgil Abloh共同打造的 LV²系列(2020–2022),融合日式丹宁工艺、美式复古美学与LV奢华基因,诞生了多款“一衣难求”的现象级单品。

这种合作直接反哺到Human Made——其2024年品牌高端线(定价5000元以上)销量同比增长28%。对此,不少消费者直言“是看了Kenzo的秀,才关注到Human Made的高端单品”。

在联名上,这也成为Nigo的“增长引擎”。与优衣库的UT系列联名,让Human Made切入大众市场品牌入口,从“小众潮牌”走向“大众认知”;与adidas的合作,则聚焦高端运动复古,限量发售维持稀缺性;而与LouisVuitton的LV²系列,则成功打通奢侈渠道,单件定价逾30万日元(约1.4万元人民币)的夹克迅速售罄。

可以看到,品牌主理人的强IP+限量策略+高溢价,成为Human Made在潮牌圈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潮流教父也曾“失控”

然而,在Human Made光鲜的背后,主理人Nigo也曾“失控”。

作为潮流教父,Human Made不是Nigo第一次创业的品牌。早在1993年,23岁的Nigo在东京原宿与高桥盾合开潮店“NOWHERE”,顺带以“玩票心态”创立BAPE(ABathingApe)。品牌名源自日语俚语“温水里的猿”,本是讽刺安于现状的年轻人,却意外精准击中街头文化的叛逆情绪。

起初,BAPE的单品仅生产50件,其中30件都是送给别人的礼物,20件才是真正的商品。对于盈利而言,Nigo也不太关心,只要收支平衡就行,因为Nigo仅单纯喜欢设计。

但到1998年,在亚洲红透半边天的木村拓哉,在大热日剧《律政英雄》里上身了BAPE的皮外套后,这一品牌一夜爆火。随着日本越来越多的名人上身,BAPE的热度也越来越高。在接受媒体访问时,Nigo曾回忆,当时BAPE的经营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本来为日本全国40多家店供货的BAPE,后来只在东京的门店销售。

但即便如此,BAPE销量也没有减少,这让Nigo意识到自己的品牌火了。而让BAPE真正走向世界的,还是美国歌手Pharrell。由于受到Pharrell的力捧,以及多名Rapper的上身,Nigo和他的BAPE很快攻占欧美圈。在各种名人效应的加持下,BAPE迅速成为时尚界新宠。短短几年,BAPE的势头就压过美国本土潮牌Supreme。

但就是在这样巨大的成功面前,曾经谦虚的Nigo也开始“失控”:过度的商业化让BAPE的设计变得缺乏创新,不断抬高的价格也让消费者感到厌倦。因为过快发展,公司的资金面也出现很大问题。

到2009年,BAPE首次出现1.2亿日元(约720万元人民币)亏损,2010年亏损扩大至2亿日元(约1200万元人民币)。

身为品牌主理人的Nigo,也因过度铺张的生活方式,导致BAPE的恶评越来越多。最终,Nigo在2011年将自己近20年的心血卖给了香港的I.T集团。该集团的创始人沈嘉伟,为香港演员邱淑贞的丈夫。

彼时,I.T集团以280万美元(约1900万元人民币)收购BAPE母公司Nowhere100%股权,这一价格仅为品牌巅峰期估值的1/20,但对濒临破产的BAPE却是“救命钱”。

根据协议,Nigo保留了2年创意总监的职位;2013年后,Nigo彻底离开了BAPE。

Nigo携Human Made回归,并冲击IPO

卖掉BAPE的那一刻,Nigo或许并未意识到,这场“失控”的商业化,是一堂价值数十亿日元的创业课。

实际上,不仅是BAPE,当年与BAPE竞争的Supreme,也在潮牌圈“失落”。2020年,Supreme以21亿美元价格被Vans母公司VF集团收购后,逐渐走下神坛;仅4年时间,,Supreme就被VF集团在2024年以15亿美元的价格,转手卖给了雷朋母公司。

这一价格相比之前21亿美元的收购价,短短4年间缩水6亿美元,缩水幅度近3成。

折价卖出、业绩下滑背后,是收购方忽略了潮牌的稀缺性特点。收购后,VF集团为向投资人交代,强行给Supreme定下“2022财年营收6亿美元”的目标,倒逼品牌放弃坚持30年的“小而美”模式。

2022年,Supreme取消单品限购政策;2023年,加速门店扩张——但从总门店数来看,全球门店仅增至17家,远未形成规模效应。这种“既要稀缺性溢价,又要规模化营收”的矛盾操作,导致单店运营成本上升35%,而客单价从280美元降至240美元,直接挤压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VF集团也试图将Vans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嫁接到Supreme,摧毁了后者的“匠人质感”。2023年,二手平台StockX的数据显示,Supreme品牌的单品溢价率从2020年的67%暴跌至2022年的57%,高溢价带来的超额利润彻底流失。

因此,Supreme与BAPE的衰落均表明:过度扩张会导致潮牌“稀缺性丧失、文化稀释、品控下滑”。

此次,创业Human Made时,Nigo也对BAPE的失败进行了严格的“修正”:

一是在产品限量上,Human Made采用“精细化限量策略”。Nigo在采访中也多次强调:“我不想让我的品牌变得随处可见”。Human Made门店数量极少(日本仅10余家),且新品发布节奏稳定,无大规模促销或批发铺货。特别是核心复古单品如工装夹克与丹宁系列,依托日本冈山地区的传统工艺与有限产能,严格控制年产量,坚持“售罄不补”原则。

二是在渠道布局上,Nigo将“克制”贯彻到底。截至2024年,Human Made全球直营店仅12家,且选址均避开“流量扎堆”的商圈。其中,东京门店位于原宿僻静街巷,首尔旗舰店选在圣水洞艺术区,中国仅通过天猫国际开设官方店,不盲目布局线下专柜。

同时,Human Made通过“门店即体验空间”的设计,例如东京店陈列Nigo私人复古玩具收藏,强化“圈层专属感”。这种“小而精”模式有效控制了运营成本,据估算,单店运营成本占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财报显示,Human Made2024年112亿日元的营收,并不是一夜暴富,而是从2017年开始每年就稳定增长。从最初的3.4亿日元销售额一路飙升至112亿日元,且期间没有一年为负增长。

随着Nigo携Human Made回归,并冲击IPO,这位潮流教父实现了从“巅峰失控”到“本心回归”的蜕变。Nigo也用30年证明:真正的潮流,将穿越周期,登上属于它的资本舞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作者:陈美,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中美量子科技“抢滩战”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