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石股份IPO:退市5年后“杀回来”了

投资者网·2025年10月23日 19:16
募资近40亿元。

10月20日,风电叶片材料生产商浙江振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石股份”或“公司”)更新《招股书》,计划在上交所主板上市(IPO)。

公开资料显示,振石股份曾于2015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私有化退市。今年7月,振石股份被抽中IPO现场检查,目前的IPO状态为“已问询”。公司能否成功上市,还存在不确定性。

01 与中国巨石系出同门

《招股书》显示,振石股份与A股公司中国巨石(600176.SH)系出同门,且存在关联交易。

据公开资料,中国巨石的雏形为1969年成立的石门东风布厂。1972年,中国巨石创始人张毓强引进旧拉丝机,开启玻璃纤维生产,成为中国玻纤产业的“零起点”。2008年,中国巨石的产能突破90万吨,首登全球玻纤产能第一的宝座。

振石股份的前身恒石有限则成立于2000年。2023年,恒石有限完成股改,并更名为振石股份,振石集团成为振石股份的第二大股东。目前,振石集团也是中国巨石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6.88%。中国巨石与振石股份构成了“振石系”。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本次IPO前张毓强与张健侃父子合计持有振石股份96.51%的股份,为振石股份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不过,张毓强未在振石股份任职,目前担任中国巨石的副董事长;张健侃担任振石股份的董事长,同时在中国巨石担任董事。此外,张健侃的表弟李幸男任振石股份的监事。李幸男的母亲周玉琪、配偶濮晓洁分别持有振石股份的少许股份。

除了人事关系,振石股份与中国巨石之间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关联交易。《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内”),振石股份向中国巨石的采购金额在采购总金额中的占比分别为68.97%、73.25%、76.53%、72.36%,主要采购内容为纤维材料。

对于与中国巨石合作的原因,振石股份向《投资者网》表示,国内玻纤行业已形成稳定的“三大”(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国际复材)竞争格局,中国巨石是全球产能最大的玻纤供应商;由于上游市场集中度高,公司向上游行业龙头之一的中国巨石采购玻纤具有合理性。

此外,振石股份还存在通过振石集团等关联方进行转贷、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票据、与关联方及个别第三方直接进行资金拆借等行为。尽管振石股份表示已经进行了整改。但此前财务内控不规范的情形,仍可能对公司IPO造成不利影响。

02 公司业绩曾出现波动

振石股份主要从事清洁能源领域纤维增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从材料端为下游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产品覆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电子电气及化工环保等领域。

振石股份表示,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风电叶片材料制造商,2024年在风电玻纤织物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5%,位列全球第一,直接或者通过风电叶片制造商实现了全球前十大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全覆盖。

业绩方面,报告期内振石股份的营收分别为52.67亿元、51.24亿元、44.39亿元、32.7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4亿元、7.9亿元、6.06亿元、4.04亿元。可以看到,振石股份的营收、净利润曾出现一定波动,今年上半年有所修复。

对此振石股份表示,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主要系来自清洁能源功能材料的收入下降,在清洁能源功能材料产品销量稳步增长的背景下,销售价格的下降主要系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的背景下有所下调,加之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所致。

营收构成显示,振石股份的收入全部来自于清洁能源功能材料、其他纤维增强材料两大类。2022年至2024年,清洁能源功能材料的营收占比超过85%,今年上半年更是高达91%。其他纤维增强材料的营收占比较低,今年上半年已不足9%。

另一方面,振石股份的应收款项(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高企。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合计分别为26.95亿元,25.66亿元、23.33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超过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应收款项中,应收票据的金额和占比较高。今年上半年达5.88亿元,占比为19.24%。振石股份的应收票据较多也与大客户集中有一定的关系。振石股份表示,下游风电整机及叶片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导致公司客户集中。

03 行业产能过剩仍扩产

募资用途显示,振石股份本次IPO拟募资39.81亿元,其中37.06亿元用于扩大产能,2.75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

不过,振石股份的产能利用率不稳定。报告期内,公司清洁能源功能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52%、75.84%、81.72%、98.38%。

振石股份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长期发展战略的驱动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风电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公司现有产能无法满足风电叶片市场对上游纤维增强材料持续增长的需求,亟需通过扩建厂房及新增设备提升市场供应能力。

另一方面,行业却出现了产能过剩。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版中国风电纱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风电玻纤织物总产能已达320万吨,而市场需求为240万吨,产能过剩率达33.3%,行业平均开工率低于70%。

这种情况下,振石股份的新增产能如何消化,也引人关注。对此,振石股份向《投资者网》表示,公司积累了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维斯塔斯、比亚迪等优质客户,为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提供了保障;同时在光伏、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车等领域,公司正加大推广力度、拓展优质客户,多方因素共同保障新增产能消化。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振石股份的净资产为33.57亿元,本次IPO募资金额(39.81亿元)超过公司净资产。最终振石股份能否通过IPO融资再造一个“振石股份”,投资者也可以保持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者网-思维财经”,作者:张伟,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