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亏掉11亿美元:LIV高尔夫烧钱,何时是个头?

懒熊体育·2025年10月23日 11:33
只亏不挣的赔本买卖。

沙特人还在为这场重塑世界职业高尔夫格局的运动付出高昂代价。

LIV Golf Ltd是LIV Golf注册在英国的公司实体,负责管理这个由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支持的新贵高尔夫联盟在美国以外的活动,我们简称它为LIV国际。根据其公司集团账目,尽管该公司在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4.9%至6490万美元,但仍远低于去年支付的5.53亿美元的运营成本,净亏损升至4.618亿美元。这也意味着LIV Golf自2021年成立以来的三个财年,其国际业务现已亏损11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单独核算的美国业务。

LIV Golf Ltd三年亏掉11亿美金。图中货币单位应为美元($),而非英镑(£)。图片来源于:《The Athletic》

加拿大独立体育评论媒体LWOS曾评价这一现象:“对世界上几乎任何一家其他公司来说,像LIV这样的财务状况都足以让它一脚踏进破产的深渊。但对手握上万亿雄厚资本的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而言,这或许就像普通人从沙发缝里掉了几枚硬币——无伤大雅。换句话说,他们完全有能力一直烧钱,直到砸出一个成功的结果。”

然而,在亏损持续扩大的现实下,LIV距离扭亏为盈仍遥遥无期、与PGA、DP World Tour的合并谈判久拖未决,内部又接连出现管理层动荡......这场以资本撼动传统的实验,正面临现实的压力与不确定的前路。

收支严重失衡

2024年LIV共举办了14场赛事,其中7场在美国境外归属于LIV Golf Ltd管理,包括墨西哥、沙特阿拉伯、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西班牙和英国;而另外7场美国境内赛事则由总部位于美国的LIV Golf Inc负责运营。不过,后者是一家私营公司,并未公开披露具体的财务数据。

审计公司安永给的财报审计意见指出:LIV Golf集团及母公司目前处于净负债状态,其能否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material uncertainty)。

LIV以高额奖金和豪华签约金而闻名。除去每个赛季末在美国举办、总奖金为5000万美元的团队锦标赛外,LIV高尔夫的其他赛事均为参赛球员提供2500万美元的奖金池。在2022-2024三个赛季期间,LIV共举办了16场美国境外赛事。仅奖金支出一项,就让LIV Golf Ltd的开销达到4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期的营收。

这还没有算上为了把球员带到这个新联盟而支付的巨额费用。除了个人奖金外,许多LIV高尔夫球员还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签约费,以及只要他们仍属于该联盟就会持续发放的年度薪酬。

LIV Golf Ltd的账目并未披露支付给球员的具体金额,但根据多家媒体报道,LIV为吸引球员支付的“签约保证金”数额总体巨大,多名球员拿到六位数到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不等。例如前世界第一、现LIV排名第一的乔恩·拉姆 (Jon Rahm)在2023年的转投费用达到至少3亿美元的报酬、6亿美元的保证金,而这笔款项就包含在公司的运营成本中。在最初的三年半里,这笔费用的数据总计为11.42亿美元,几乎是同期收入的11倍。

2025 年,乔恩·拉姆在 LIV 高尔夫巡回赛上赚了近3200万美元。

在努力站稳世界职业高尔夫舞台的过程中,它还承担了巨额的行政管理成本,仅此一项,就已超过其全部营收。其中,法律与专业服务费用持续攀升,由2023年的1573万美元增加至2060万美元,同比增长31%。这一增长主要源于LIV与PGA Tour在2022至2023年间的长期法律纠纷与合并谈判所遗留的大量咨询、调解及合规开支。此外,随着LIV的国际化运营扩张,LIV国际还需应对来自英国监管和税务机构的合规要求,并承担跨境法律服务与合并架构设计等专业顾问费用,这进一步推高了整体法律成本。

再看看收入端。2024年,LIV Golf Ltd收入约6490万美元,同比增长75%,主要来源于赛事举办费、商业赞助与门票销售等。从区域来看,其中2600万美元来自澳大利亚——LIV每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办其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赛事;其次是中国香港,带来了1000万美元的收入。但尽管增长明显,但收入规模与其高达5亿美元的总支出相比仍微不足道。

赛事主办费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总额接近2700万美元。据今年8月LIV2026年落户新奥尔良落户达成的协议,路易斯安那州政府至少支付了500万美元作为主办费。

其次是赞助收入,LIV Golf Ltd 2024年在海外(非美区)业务中通过赞助业务获得了1712万美元的收入,几乎是 2023年的两倍,但与PGA Tour那种每年数以亿美元计的赞助收入依然有巨大差距。

此外,门票和招待销售收入达到1318万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73%。其中,在亚洲(如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澳洲(阿德莱德)赛站,观众人数明显增长,现场的体验区和VIP款待包(Hospitality Packages)销售也有显著提升。不过,门票与现场服务收入尚未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

有相关消息人士告诉《每日邮报体育》,今年3月在新加坡举行的LIV赛事耗资近5000万美元,但只吸引了四位数的观众,他们认为这不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

至于体育联盟增长的关键——转播权收入,LIV的表现依旧惨淡。2024年,其在美国以外地区仅通过转播权创收275.6万美元,同比下降8%。而其美国市场通过The CW Network 的合作以“免费播出”模式为主,几乎未支付传统的授权费。同时,海外市场签订的诸如DAZN等流媒体和广播平台合约,多以“免费/广告分成+较低的授权费”形式出现,这也导致实际现金流入极少。相比之下,PGA Tour每年从CBS、NBC、ESPN 等电视合作伙伴获得每年约7亿美元的转播收入,且该协议将持续至2030年。

在亏损持续扩大的局势下,LIV国际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引发外界对其能否维持运营的质疑。但公司董事报告同时指出,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已承诺继续提供资金支持,以确保该公司能够按期履行债务。

为了弥补亏损,PIF通过一次4.237亿美元的增资发行承担了去年的亏损,使注入英国业务的总股本在公司成立的头42个月内累计达到10.44亿美元,即便如此,公司净资产仍为负7978万美元。

然而,真正投入到打造LIV成为高尔夫界一股力量的资金远不止于此。

根据在泽西岛公开的文件,LIV Golf Investments Ltd(LIV的投资控股公司)截至2024年底共通过股权注资筹集了39.06亿美元。这家公司同时持有LIV国际(LIV Golf Ltd)和LIV美国公司(LIV Golf Inc)的全部股权。尽管后者因私有性质而缺乏公开财务信息,但可以推断,剩余的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其美国业务。

据The Athletic报道,在过去四年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共向LIV Golf投入了48.9亿美元,是同期累计奖金支出的三倍半。

PIF不断向LIV注资。图片来源于:《The Athletic》

祸不单行

LIV的艰难时期似乎仍将持续,多位关键高管的相继离任,为其商业前景再添不确定性。今年9月,LIV的首席营销官亚当·哈特(Adam Harter)宣布将在任职仅一年多后辞职;而在2025年年初,创始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诺曼(Greg Norman)也正式卸任,紧接着,首席媒体官威尔·斯塔格(Will Staeger)也离开了。管理层的频繁变动,是否也意味着某种信号?

接任者斯科特·奥尼尔(Scott O’Neil)于今年1月出任首席执行官后,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坦率的公开表态——他开始正视LIV的现实局限。

尽管他仍对LIV的国际化扩张前景充满信心,但也承认PGA巡回赛在美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依然牢不可破。奥尼尔将两者的关系比作赛车运动:“LIV就像高尔夫界的F1,而PGA Tour更像NASCAR——根基深厚、规模庞大、极具美国本土色彩。”这番话标志着LIV话语体系的转变,从最初意图颠覆传统的“挑战者”,到如今寻求在全球高尔夫版图中与PGA共存的新定位。

奥尼尔这番表态的出现,正值两大联盟都陷入战略不确定期。LIV虽仍在积极扩张,但与PGA Tour的合并进程长期停滞。这笔于2023年高调宣布的交易尝试,两年多过去仍未尘埃落定。2023年6月,LIV Golf、PGA Tour与DP World Tour签署框架协议,拟统一商业运营。这项“震惊高尔夫界”的停战协定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诉讼、禁赛与公开纷争。

但尽管初期充满乐观,合并始终未能落地,主要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法律、政治与结构矛盾的博弈。协议公布后不久,美国司法部便对其展开反垄断调查,担心该交易可能让男子职业高尔夫的商业权力过度集中。截至2025年7月,该调查仍在进行,导致任何最终批准都被推迟。

与此同时,PGA Tour内部也出现治理问题。许多在LIV挖角潮中仍忠于原巡回赛的球员,要求在新结构中获得股权,并对初期谈判缺乏透明度表示不满。巡回赛高管承诺将增加球员参与,但最终架构尚未公开确定。

另一重障碍在于赛事形式差异。LIV采用“团队制 + 枪响同时开球(shotgun start)”模式,而PGA Tour仍坚持传统的“个人赛 + 72 洞”形式。据双方人士透露,这种理念上的分歧是合并停滞的重要原因。

即便是新任PGA Tour首席执行官布莱恩·罗拉普(Brian Rolapp)——奥尼尔的多年好友上任,也未能打破僵局。截至目前,两大巡回赛依旧各自为战,预计合并在2025年底前仍难以完成。

另外一方面,是否能被国际体系所认可,也仍是LIV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LIV早在2022年7月就向世界高尔夫球排名(Official World Golf Ranking,简称 OWGR) 提交了纳入申请,但由于其赛事形式(54 洞、无淘汰制、封闭参赛体系)与目前24个具备积分资格的巡回赛结构不符,申请在2023年被OWGR 拒绝。

不过若LIV与APG、DP Tour商业合并协议最终达成,LIV融入现有的排名体系将成为必然选择。为此,LIV在今年7月再次递交申请,但目前尚未公开获批或显示何时可纳入,因此仍处于“等待”状态。

只亏不挣的赔本买卖?

如果从财务报表看,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对LIV Golf的投入确实是一桩赔本买卖。自2022年创立以来,LIV累计投入近50亿美元,赛事奖金高得离谱、运营成本惊人,而商业化收入几乎微乎其微。

但问题在于,相比于赚钱,PIF似乎更看重LIV背后的战略价值。

这一切还要说回到“沙特 2030 愿景”(Saudi Vision 2030),该计划是沙特阿拉伯政府在2016年提出的一项长期战略蓝图,旨在推动国家从高度依赖石油的经济模式向多元化、可持续、现代化方向转型。而体育赛事可以增强国家的国际可见性与软实力,吸引全球观众、媒体、赞助商等参与,也可能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媒体产业的发展。

因此,LIV更像是沙特在全球体育版图上的一枚政治资本棋子,它以资金为杠杆,撕开了由PGA Tour长期主导的职业高尔夫秩序,迫使传统体系不得不坐下来谈判、分享利益。

与它并行的,还有足球、电竞、赛车、综合赛事和体育传媒。沙特通过收购纽卡斯尔联队,完成了进入欧洲足球核心的第一步;再通过让PIF控股利雅得胜利、利雅得新月等国内豪门,将体育俱乐部私有化。电竞方面,PIF今年作为主要收购方之一,以5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EA(Electronic Arts);此前Savvy Games Groups在游戏电竞板块投入约378亿美元作为战略投资计划,先后收购ES与FACEIT,试图掌控未来的数字竞技生态;传媒端,SRJ Sports Investment又在2025年投资10亿美元入股DAZN,布局中东体育内容的制作与分发。

这一切都不是孤立的投资事件,而是前面所说的“Vision 2030”战略的体育分支。沙特要用体育撬动经济多元化:让赛事带动旅游,旅游拉动地产,地产承接新型消费。

高尔夫就是最具象的例子。根据《金融时报》报道,沙特正与黑莓(BlackBerry)联合创始人吉姆·巴西利(Jim Balsillie) 合作,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亿美元,在全国建设多个奢华高尔夫度假村。

巴西利表示,他希望将项目与宗教旅游结合起来——吸引前往麦加朝圣的数百万穆斯林在完成宗教之旅后,延长停留时间,在沙特体验高尔夫。“为历史、自然与热情而来,为高尔夫与现代生活方式而留。”

目前项目首个场地将落地在红海港口城市吉达(Jeddah)的Wadi Aslaa地区,这一地块曾是污水排放区,如今将被改建为高端综合社区,包含酒店、住宅与球场。

巴西利长期目标是在沙特建成多达100座高尔夫球场(现仅约12座),首批7至10个球场预计将在2027年前完工。他认为:“高尔夫把一切联系在一起,它连接旅游、住宅与生活方式。”

在热爱足球的沙特阿拉伯,高尔夫传统上并不是一项主要运动。但在狂热的高尔夫球手、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的行长亚西尔·鲁马扬(Yasir al-Rumayyan) 于2017年成为沙特高尔夫联合会主席后,它开始迅速增长。

尽管气候尘土飞扬,沙漠气候,这项运动已成为整个海湾地区的大生意。

自2017年PIF总裁亚西尔·鲁马扬(Yasir al-Rumayyan)出任沙特高尔夫协会主席后,国内高尔夫运动开始加速普及,包括政府开放免费培训,聘请外籍教练,鼓励男女老少参与等举措。

目前,PIF已在高尔夫领域投入超过50亿美元,不仅是LIV的主要出资方,还在利雅得西部打造由传奇球手杰克·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设计的球场。

这意味着,沙特的体育投资策略正在形成双向布局。一方面以LIV为代表,继续通过巨额资本撼动国际高尔夫职业体系;另一方面则通过本土高尔夫基础设施建设,将运动嵌入旅游、地产和文化生态中,推动体育产业真正成为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支柱。

这场“沙特式豪赌”的最终结果如何还暂且未知,不过随着亏损持续扩大,问题越来越多,外界质疑声不断,其能否在资本消耗与长期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正成为最大的考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ID:lanxiongsports),作者:薛慧慧,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在“先亏损、后验证”的路径上狂奔。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