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刚刚诞生一个明星IPO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10月21日 12:06
天使投资人大赚75倍。

今日,上海独角兽企业聚水潭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资本市场一员。披露显示,聚水潭IPO发行价为30.60港元/股,开盘后涨超17%,截至发稿,市值达到153亿港元。

作为国内电商SaaS ERP的头部企业,聚水潭成立于2014年。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SaaS总收入计,2024年,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运营SaaS供货商,市场份额达8.7%。

回顾聚水潭的创业之旅,是中国SaaS发展的生动写照。10年间,中国SaaS行业经历萌芽、回调,再到新生。过程中,聚水潭也经历了行业起伏与盈利之困,并得到了一众VC/PE的支持。

IPO后,红杉智盛持股6.72%,为第二大外部股东;阿米巴资本合计持股7.93%,为第一大外部股东。纪源资本合计持股4.18%,位列重要股东。此外,上海蓝湖、元璟资本、北京微光股权、中金共赢基金也纷纷加持。

作为重要股东之一的纪源资本,其管理合伙人吴陈尧表示,骆海东带领聚水潭这一路走来,步伐坚定执着,又充满干劲。即便在行业竞争格局比较激烈,或市场整体比较低迷的时候,他依然保有充分的信心,不会悲观,也不会急躁冒进。可以说,这位领军人的性格特质为公司发展提供了相当稳健的支撑。

服务天猫、京东的SaaS企业,IPO了

作为一家聚焦于电商领域的SaaS ERP企业,聚水潭成长于阿里、京东生态。

时间回到2013年,彼时中国电商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天猫、京东等平台的商家数量呈几何级攀升,但多数商家仍依赖传统软件处理订单与库存,效率低下且适配性差。

在深耕ERP领域15年的骆海东,敏锐地嗅到了这一市场机会。于是乎,在2014年1月与贺兴建等8位老同事共同创立了聚水潭。

最开始,与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骆海东等团队成员在一间借用的办公室里起步,但就是在这样的创业条件下,骆海东锚定的是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超万个商家的数字化管理需求。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4年,聚水潭的SaaS客户总数为8.84万名,净客户收入留存率为115%;在订单处理量上,2022年-2024年聚水潭处理的订单量分别达到166亿单、238亿单和330亿单。

这样的成绩,来源于在创业之初,聚水潭就苦练内功:2014年,上线聚水潭SaaS ERP系统,开创SaaS模式电商ERP先河;上线后,系统注册用户迅速突破10000家。

2015年,聚水潭又上线SaaS ERP企业版,成功推出按单收费的服务模式;此后,聚水潭将目光锁定在为海外商家的服务上,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相继推出Value+战略等,且在2023年的SaaS年度流水首次超过1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聚水潭又发布“电商业务全球化”战略。招股书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聚水潭推动商家与逾400个全球电商平台对接,成为中国电商SaaS行业中覆盖电商平台最广的提供商之一。

从收入端来看,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按电商SaaS ERP相关收入计,聚水潭也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供货商,市场份额达24.4%,超过第二至第五名市场份额的总和。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和快手等主要电商平台,均是聚水潭服务的客户。

从2014年成立,到2025年登陆资本市场,聚水潭走过10年时间。这10年间,聚水潭创始人骆海东也颇有感触,其表示“2B行业需要看10年,10年才能把所有的坑填好”。这一观点,深刻体现出,骆海东对企服行业的理解,即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

也正是这份理解,除了吴陈尧看好公司,他也向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强力推荐了聚水潭团队。之前,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也对骆海东也颇有印象,作为在行业里深耕数十年的老牌投资人,符绩勋敏锐地感觉到,聚水潭团队发展到当下阶段,对投资人来说,正是一个投资的好时机。符绩勋和吴陈尧一致认为,中国的企业服务行业有着被低估的市场潜力。

经历10年,聚水潭净利润由负转正

招股书显示,聚水潭的主营业务聚焦两大核心板块:电商SaaS ERP产品与其他电商运营SaaS产品。其中,电商SaaS ERP产品作为核心支柱,涵盖订单管理、仓储调度、跨平台协同等核心功能,适配天猫、京东、抖音等多渠道场景。

反映在财务上,2022年-2025年上半年,两大业务板块合计贡献营收5.23亿元、6.97亿元、9.10亿元、5.24亿元,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1.9%。其中,电商SaaS ERP产品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分别占到营收的87.4%、86.1%、84.0%和81.7%。

得益于客户规模的扩张,截至2024年底,聚水潭服务的电商商家数量也从2022年的4.57万家增至6.22万家,其中超过60%的大客户商家,日均订单量占比超60%。与此同时,毛利率也逐年攀升,从2022年的52.3%,一路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1.8%。

值得关注的是,聚水潭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4696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3344万元实现扭亏,而2024年净利润也达到1058万元,实现盈利。

在招股书中,聚水潭提到,净利润调整的原因在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这意味着单从业务上看,聚水潭的核心经营能力已出现拐点。

对于此,聚水潭在公众号上发布文章称,聚水潭迎来全面盈利的发展新阶段。“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在成立11年后成功打破SaaS行业平均15年的盈利周期魔咒,提前4年跑通盈利模型。”

而从时间上看,这一拐点,对应聚水潭2014年的创业之初,确实也有10年时间之久。

天使投资人大赚75倍

由于核心业务实现盈利,聚水潭也获得了13家基石轮投资者的支持。

披露显示,作为老股东的红杉中国、蓝湖资本、纪源资本持续加码,Dymon Asia Capital、Fourier Capital、景林、高成资本、Jain Global、Perseverance Asset Management、Stoneylake Global Alpha Fund、WT资产管理和3W Fund等一众国内外知名机构、长线基金和对冲基金也纷纷入局。

对应IPO 30.60港元/股的发行价,聚水潭的IPO市值已达到130亿港元。而IPO前,聚水潭共完成7轮融资,根据目前的价格,聚水潭让每一轮投资人都赚。

具体来看,天使轮的每股成本仅0.4港元,Pre-A轮和A轮的每股成本分别为0.9港元和1港元;B轮投资者的入股成本则从B1轮的3港元,攀升至B4轮的8.3港元;到C轮投资者入股时,每股成本达到17.2港元。

在投资回报上,如果按30.6港元的IPO发行价保守估算,天使轮投资者大赚75倍。相当于每投入1元钱,就可以赚回75.5元。

在基石轮加码的老股东,纪源资本、上海蓝湖、红杉中国则分别在天使轮、B1、B3轮等入局。同样,在B1轮出手还有元璟资本,以此计算,也能获得不俗的投资回报。

对于这笔等待中国SaaS企业发展、壮大的投资,纪源资本表示,既然有了看好与信任,就不会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相反地,会在大致了解公司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创业者抱有充分的信心,给到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只在真正发现一些新机会时,才会和公司进行讨论,看他们是否有兴趣,是否有达成合作的可能。比如,在市场推广等方面为其提供有效的支持。

纪源资本是一家多阶段投资的公司。只要看好公司所处行业的长期天花板,看好公司的团队,在中后期进行投资也完全是很好的选项。更何况,纪源资本对于SaaS行业始终充满信心。“甚至可以说是信仰”,吴陈尧感慨道。

在谈及自己对SaaS的感触时,吴陈尧称,和很多行业一样,SaaS这个赛道也不存在什么一招致胜的秘诀。”

“企业家所能把控的,就是尽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对,不犯大的错误。”在吴陈尧看来,聚水潭尤其在管理和产品两方面做得十分出色。骆海东和他的伙伴们既在团队中保留了创业者应有的原始狼性,又逐步引入了职业经理人等新鲜血液加入高管团队,让公司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把执行层面的犯错率降至最低。同时,在产品上始终保持专注,在技术上也保持走到行业的前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陈美,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