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婚”现象越来越多,正在向全国蔓延
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了“干婚”这种婚姻模式。
什么是“干婚”呢?
“干婚”,不是官方名词,而是网友对这一婚姻现象的调侃:婚姻只剩下壳,情感已经干涸。
也就是说,有婚姻的“形式”,却没有婚姻的“内容”。
没有肢体亲密,没有精神共鸣,更没有未来规划。
而是你过你的生活,我过我的日子,碰头像开例会,交流像发公文。
这种现象不是稀疏的个例,而且趋势,正在向全国蔓延。
据某婚恋机构调研显示,超25%的北上广深夫妻处于“干婚”状态,其中70%坦言是“为了孩子、财产、社会形象”在硬撑。
除了一线城市外,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类似现象。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这种婚姻模式,但它确实反映了部分人对婚姻的一种选择。
他们为什么不离婚?三个字:现实难
有这样一句话:离婚也需要资本,不是每个人都离得起的,这种资本一方面源自于物质,另外一方面来源于心理。
1、经济压力太大了
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买房子太难了,按揭买了房子,房贷都还有很多要还。
比如,有一对夫妻,在讨论离婚时,因为算了一笔账最后放弃离婚了。
他们两人的婚房,现在市价是800多万,却还有300多万的贷款没还。
如果离婚的话,卖房、过户、重新贷款,哪一样不费时费力?
房子卖了后,还没地方住,倒不如变成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这里再讲一个,最近出来的新规,可能也会因为财产原因,离不了婚。
10月11日,广东省会议表决通过《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办法》第四十八条里规:
“夫妻一方持身份证、结婚证等证明夫妻关系的有效证件,依法向不动产登记、车辆管理单位申请查询另一方财产状况的,有关单位应当受理,并为其出具相应的书面材料。”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从2026年1月1日起,在广东,你老婆(或者你老公)拿着身份证和结婚证,就能去官方机构把你名下有几套房、几台车,给查个清清楚楚,而且不用你同意,一切合法合规!
这意味着,如果结婚的一方,背着你买房,背着你藏匿资产,那么他大概率不敢和你离婚。
2、孩子是唯一的软肋
有不少夫妻认为,离婚会导致孩子面临单亲家庭,承受父母分离之痛,会影响其情感稳定和婚姻的认知。
因此,为了不给孩子造成心理影响,即使没有感情,也宁愿“搭伙过”,演一出“有爸有妈”的“完整家庭”的稳定剧。
3、社会观念拦着一脚
尤其是面对传统长辈,离婚还是有“面子问题”的。
“我不想让我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担心,也不想让身边的亲戚朋友看笑话”一位想离婚,但离不掉的女士说道。
于是,“干婚”成了一种不上不下的“体面选择”,一边维持家庭形象,一边各自寻找喘息空间。
总之,离婚不是一句“我们性格不合”就能解决的问题。
它有它的现实难处:
有房子的,要争房子的归属权;
有孩子的,要争孩子的抚养权;
有父母的,还得解释理由和决心。
基于各种原因,他们宁愿“内耗”在婚姻里,也不愿“放手”在现实中。
“干婚现象”并非完全消极
对于一些夫妻来说,干婚可能是一种减少冲突、避免伤害的方式。
在婚姻中出现矛盾时,选择“干婚”可以让双方冷静下来,避免正面冲突,从而保护彼此的感情。
就像有一位博主,讲到她采访的一对“干婚夫妻”:
两人过着各自的生活,偶尔因为孩子的事联系,但在某个加班到深夜的雨天,收到丈夫发来的“带伞了吗”的消息时,心里还是泛起了一丝暖意。
也许,“干婚”后的生活就是这样,不用刻意维系感情,没有腻歪的陪伴,但偶尔的关心和默契的配合中,也能寻到一丝牵绊。
此外,干婚也可以让夫妻双方在维持婚姻关系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自由度,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
就像有人在“干婚”中找到了自我,获得了一种更加独立的生活方式。
“干婚”也并非长久之计
对于许多夫妻来说,干婚只是一种暂时的妥协,而非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试想,哪有人天生想“干婚”,只是走着走着,亲密消失了,退无可退了。
它不是某种“前卫选择”,而是感情衰败后的无声结果。
那些说不出口的情绪,被锁进沉默;
那些不愿面对的裂缝,被日常的忙碌糊住;
那些还没来得及表达的委屈,最后都变成了“算了”。
干婚,不是婚姻的异类,而是当下婚姻状态的一面镜子。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
别等感情都“干”了,才想起去浇水。
那么如何经营好一段婚姻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勤沟通
好的婚姻一定是有话可说的,双方可以制定规则,比如定期进行深度沟通交流,这样做可以避免积压情绪,在沟通时直接表达需求与感受,同时倾听对方立场。
平时生活中多用赞美赞同的词汇,少一些批评和指责,用“我感受到……”替代“你总是……”,减少防御性反应,聚焦问题解决而非人身攻击。
2、责任和担当
在婚姻当中责权一定要相对公平对等,过去讲究男主外女主内,但时代在变化,女人一样可以工作赚钱养家。
所以,夫妻俩都工作的情况下,回到家要共同承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
3、尊重和信任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圈子,彼此间要懂得互相尊重。
比如允许对方保留私人空间和兴趣爱好,不强行改变其本质,接纳差异。
最后
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漫画:
鳄鱼爱上长颈鹿,长颈鹿太高,鳄鱼太矮。
两人的婚姻,刚开始总是各种磕磕绊绊,在鳄鱼的房间里,长颈鹿总是伸不直脖子,在长颈鹿的房间里,鳄鱼够不到家具。
但最终两人没有埋怨彼此,反而找到了最协调的方式住在游泳池里。
而我们现实中的婚姻,何尝不是如此?
世上有多少人是天生一对,大多数人都是战战兢兢地穿上自以为合适的鞋子,一程山水一程人走到了最后。
所以,我想说,生活中从没有完美的天作之合,只有在不断磨合中修炼出来的好婚姻。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晓芳说职场”(ID:XF-SZC),作者:王晓芳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