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变身AI“央行”,1000亿背后谁将是下一波大赢家?

美股投资网·2025年09月28日 09:26
英伟达“捆绑”OpenAI和甲骨文

大家都知道英伟达是一家卖GPU的公司,但你可能没意识到:它正在悄悄把自己变成全球AI行业的“央行”。

9月,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并签署部署至少10GW算力的意向书。

10GW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全球最大规模AI集群的数倍,意味着未来三到五年英伟达将为OpenAI提供前所未有的算力和设备支持。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供货交易,而是英伟达主动出击,用自己的资金帮助客户建设产能,再通过长期合同锁定未来订单,形成一个堪称“算力央行”的闭环。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拆解:英伟达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它的商业模式意味着什么,潜在的机会和风险在哪里,普通投资者又能从中捕捉到哪些机会。

英伟达“央行式”新战略

要理解英伟达的动作,首先要回顾它过去的商业模式。英伟达长期以来是一家典型的芯片公司,设计GPU、交给台积电代工,然后卖给OEM、云厂商或者AI公司。收入以一次性确认为主,周期性波动非常明显。

2023到2024年,AI训练需求爆发,H100、H200供不应求,英伟达的营收和利润暴涨,毛利率一度超过75%,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

但聪明的投资者开始担心:这样的增长能持续多久?

当客户的数据中心扩容完成、采购放缓,英伟达的营收会不会掉头向下?华尔街很清楚,如果英伟达始终只是“卖卡”,它的估值逻辑仍然是周期股,天花板早晚会出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模式让英伟达对整个AI产业的发展缺乏掌控力,它只能被动等待客户下单,而不能主动推动行业扩张。

因此,英伟达选择用资本去主动塑造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这次1000亿美元投资和10GW如此重要。英伟达不再等客户来下单,而是主动出击,用真金白银提前把未来几年需要的产能铺好,再用合同把客户锁住。

10GW是什么量级?

我们把它具体拆开来看。每台满配AI机柜功率约10到12千瓦,10GW意味着近一百万台机柜,是全球前所未有的规模。如果以每张H200 GPU约0.7千瓦功耗估算,大约对应1400万张GPU。按每张3到4万美元的打包售价计算,潜在市场规模高达4000到5000亿美元。这不是一两年的生意,而是一条可以支撑3-5年甚至更久的增长曲线。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跨越数年的超大规模采购,能为英伟达贡献一个新的、长期的增长曲线。要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英伟达不再只是卖硬件,而是像央行一样

先用股东的钱投资GPU产能、建设机柜、优化NVLink互联架构,确保客户能顺利拿到最新算力;

然后通过意向书和长期合同把客户未来3到5年的需求锁定;

等客户用这些算力训练模型、做推理并扩大业务,再回来续单,形成一个滚动循环。

这让英伟达从“吃行情”变成“控行情”,收入从一次性交易转变为长期可见的合同,波动性下降,估值逻辑提升。很多分析师开始把英伟达看作一家“算力运营商”,甚至认为它正在走向云计算的生意模式,只不过它掌握了硬件、网络和软件栈,护城河更深。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我们做一个推演。假设10GW分五年部署,每年2GW,按照每张卡3万美元的价格,每年的订单金额可能在8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

如果英伟达毛利率维持60%-70%,年毛利润将达到数百亿美元级别,并且是多年持续锁定的。这样的模式允许英伟达更好地规划产能,降低库存风险,甚至用低成本债务融资扩产。

换句话说,英伟达正在把自己的现金流模式从“被动吃行情”变成“主动控制行情”。它掌握了行业的节奏,就像央行控制货币供给,可以在合适的时候释放更多算力,也可以收紧供应,让价格维持在健康水平。

英伟达+英特尔:AI算力新盟友

在宣布与OpenAI的超大规模合作后,英伟达又迈出了一步令业界震惊的棋——宣布对英特尔进行5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并与其达成深度合作。

这次合作包含两个关键层面:

其一,英特尔将为数据中心推出定制x86 CPU,与英伟达GPU通过NVLink实现深度互联,提供针对AI训练优化的全套解决方案;

其二,英特尔将推出融合英伟达GPU chiplet的x86 SoC,把高性能AI算力引入个人电脑和边缘设备。这意味着英伟达不仅是GPU供应商,还进入了x86生态,和英特尔形成“从云端到客户端”的全栈协同。

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买入英特尔约4%的股份,成为其重要股东。

对于英伟达而言,这是一次多赢的布局:既获得了CPU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又为未来可能的联合研发、芯片封装、AI PC生态奠定基础;

对于英特尔来说,则借机获得资金与市场信心,帮助其加速服务器CPU和Foundry业务的翻身战。长期来看,这笔投资可能推动业界出现真正优化过的“CPU+GPU协同平台”,进一步提升英伟达在AI算力标准上的话语权。

不过,这也引来新的挑战。英特尔的制造工艺仍落后于台积电数年,如果其代工无法按时交付,可能影响双方的联合产品落地。

此外,英伟达同时是英特尔的合作伙伴和潜在竞争对手,一旦未来在AI PC、边缘推理市场产生利益冲突,合作关系可能面临波动。而且这种资本与技术的深度捆绑,可能引起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关注。

这场10GW扩建以及英特尔合作,将带动整个AI产业链的繁荣:

直接受益者包括CoreWeave、Lambda、甲骨文,它们将承接托管和运维订单,吃到AI云基础设施的红利;

HBM高带宽内存需求将持续紧张,SK海力士、美光、台积电CoWoS产能全部满载;

光模块和交换芯片厂商,如博通、Marvell、InnoLight,也会迎来数年出货高峰;

数据中心REIT,DLR、EQIX,电力公司如NEE,也会因为AI机房扩张而增加收入;

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和液冷技术供应商也将在这一轮投资中获益。

这意味着散户不必只盯着NVDA一只股.票,而是可以建立一个“AI算力组合”,把风险分散到整个生态。

英伟达“捆绑”OpenAI和甲骨文

宏观层面上,这一轮AI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成为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的核心驱动力,就像过去的铁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周期一样。随着模型参数从千亿级向万亿级迈进,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给英伟达提供了继续扩张的理由。

而且,OpenAI和微软、苹果、Meta、谷歌等巨头在生成式AI的竞争仍处于上半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在算力上落后。

英伟达通过“央行化”战略,把整个产业的军备竞赛锁定在自己的供应链之内,这是它最聪明的商业决定。

当然,任何闭环都有风险。

电力和场地是最大瓶颈,10GW不是说建就能建,需要签PPA协议、建设变电站、布置冷却系统。如果电价飙升或项目审批延迟,落地进度会被拖慢。

客户集中度也高,如果OpenAI融资不顺或需求不足,会直接影响出货节奏。

监管风险同样存在,英伟达既投资客户又卖卡,还投资英特尔和其他合作伙伴,可能引发反垄断调查。

技术风险也要注意,谷歌TPU、亚马逊Trainium和各种ASIC推理芯片可能在未来几年抢占部分推理市场,迫使英伟达持续降价或创新。如果未来出现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专用芯片,英伟达的毛利率可能承压。

综合来看,英伟达正在用1000亿投资、10GW和战略入股英特尔的组合拳,把客户和伙伴牢牢绑定,把一次性硬件交易变成长期现金流。

甲骨文为了满足OpenAI对算力的庞大需求必须向英伟达采购大量的GPU芯片。这笔钱,将从OpenAI流向甲骨文,再从甲骨文流向英伟达。最后,英伟达将部分利润返还给OpenAI。

这种操作,就像是“自己拽着自己的头发上天”。它巧妙地将商业采购和战略投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无限增长的“飞轮”:

英伟达为OpenAI提供算力。

OpenAI用这些算力开发出更强大的AI模型。

更强的模型吸引更多用户和收入,推高OpenAI的估值。

更高的估值让OpenAI能够吸引更多来自英伟达的投资。

英伟达继续为OpenAI提供更多算力……

这个循环一旦成功运转,对三家公司都将产生巨大的利益。OpenAI解决了算力短缺的难题,甲骨文获得了稳定的大客户,而英伟达则巩固了其在AI芯片市场的霸主地位,并刺激了其他科技巨头为了不被甩在身后,寻求与英伟达达成类似的巨额交易。

这个“ONO” (OpenAI、Nvidia、Oracle)铁三角联盟,看起来强大无比,但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铁索连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OpenAI:一个尚未盈利的“巨婴” 。尽管OpenAI估值高达千亿美元,但它目前并没有实现盈利。相反,它正在不断亏损,每年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和租用算力的支出,远超其年收入。OpenAI的估值,更多是建立在宏大的AGI(通用人工智能)愿景上,就像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市梦率”一样,一个美好的故事就能支撑起千亿美金的市值。

甲骨文:高负债的“基建狂魔”。 为了跟上AI浪潮,甲骨文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支出,这导致其债务负担远高于其他云服务巨头。这让甲骨文的财务状况显得有些“头重脚轻”。而且还要收购Tiktok以及他儿子计划要收购华纳兄弟。

这个三方联盟的成功,建立在OpenAI未来能实现爆炸性增长的预测上。如果OpenAI无法在未来几年内将营收增长数倍甚至数十倍,那么这个建立在预期上的资本游戏将面临巨大风险。随着与主要投资者微软的关系日益紧张,以及来自谷歌、Anthropic等公司的激烈竞争,OpenAI能否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但对于英伟达作为这场“淘金热”的“卖铲人”,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必将长期持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股投资网”(ID:tradesmax),作者:前纽约证券Ken,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