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还想卖咖啡
京东正在加快探索线下「自营」的边界。
在餐饮制作平台「七鲜小厨」开业两个月后,京东又跨界到咖啡赛道,开始下场卖咖啡。
9月25日,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七鲜咖啡公开亮相。
从组织架构上来看,七鲜咖啡并不在七鲜超市所属的创新零售事业群,而是与七鲜小厨一样,归属于新成立的本地生活事业群。
据《降噪NoNoise》了解,不同于瑞幸、星巴克等连锁咖啡品牌的重资产模式,七鲜咖啡延续七鲜小厨的思路,从经营模式的差异化切入,通过引入自带资源的合伙人,完成快速起量。
该模式的内核是「借力打力」,尽量以轻资产化模式完成快速扩张的目标。
比如在七鲜小厨业务中,餐饮商家或者厨师以「菜品合伙人」的方式入局,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研发,以帮助京东解决餐饮生意最关键的一环——口味。而在门店布局上,通过与锦江酒店等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对方已有的加工制作空间,可以更快完成门店铺设。
而在七鲜咖啡的合伙人招募中,商超、酒店、写字楼等拥有「门店」和「人力」的物业方成为首选,场地要求使用面积约在10平方米以内且符合现制饮品营业需求。京东方面则负责提供咖啡机、咖啡原材料和具体运营,在产品上主打品质低价,在模式上主打外卖和自取。
京东秒送平台数据显示,率先开业的七鲜咖啡北京长保大厦店,线上订单数已超过4000单,补贴后椰青美式6.18元、茉莉花拿铁7.18元,基本能比瑞幸便宜20%-30%。
这种「店中店」模式不算新鲜。2022年5月,连锁便利店便利蜂曾在门店内推出精品咖啡和新茶饮品牌「不眠海」,主打性价比。不过去年以来,「不眠海」进入全面收缩阶段。
库迪咖啡去年也曾推出「店中店」模式,但因选址门槛过低导致品牌形象受损、顾客体验不佳,且合作方也有盈利难题,7个月后这种模式被叫停。
背靠京东秒送的外卖数据资源和配送能力,以及京东对本地生活业务尤其是对线下实体的投入决心,七鲜咖啡能否跑通店中店模式,值得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降噪NoNoise”,作者:孙静,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