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亿安踏并购风险,开始显现
近日,始祖鸟联合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上演的一场“炸山”烟花秀,在引爆环保争议的同时,在资本也引发连锁反应,“炸伤”亚玛芬,更是殃及安踏。
烟花秀事件后,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受品牌舆论危机冲击,股价显著波动,9月22日盘前,股价跌幅近10%至33.76美元,显示资本市场对品牌舆情危机的快速反应。同日该公司股票成交额达1.49亿美元(当日换手率1.11%),较事件前一周日均成交额增长45%,反映投资者避险情绪集中释放。
9月22日开盘,在港股上市的安踏体育股价大幅低开4.6%,盘中跌幅更是一度达到了7.28%,后来股价有所回升,但收盘时仍下跌2.22%。当日成交额30.1亿港元(5日平均的2.2倍),换手率1.15%创近20日新高。做空量飙升至634.4万股,占成交量19.7%,卖空量环比增155.6%。
烟花秀事件,虽说短期对亚玛芬和安踏造成股价震荡走势,但事件对品牌信誉和公司治理能力的中长期考验仍需观察。
始祖鸟增长动能减弱
烟花易冷,争议难消。
烟花秀背后,内外竞争压力之下,始祖鸟业绩增长承压,高增长神话遇阻。
过去几年,始祖鸟持续走红,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从2020年至2024年的五年间,始祖鸟的营收从2020年的5.48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20亿美元。
然而拐点已至,始祖鸟的增长引擎正在失速。
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2024年财报显示,始祖鸟所在的户外功能性服饰全渠道增速已从2023年的55%骤降至28%。
2025年第二季度,始祖鸟所在技术功能性服饰部门营收5.09亿美元,同比增幅23%,但较上年同期下滑11个百分点。
同时,该部门的同店销售增速同样显著放缓。2023年二季度,该部门同店收入增速高达80%,2024年同期增速放缓至26%,2025年二季度,其同店收入增速进一步下滑,仅为15%,连续三年下滑。
始祖鸟面临国际和国内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始祖鸟的增长焦虑愈发凸显。为了应对增速放缓,始祖鸟也在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将更多资源向登山鞋、越野跑鞋倾斜。
然而,高端专业赛道,始祖鸟面临更多竞争威胁。聚焦高端专业市场的国际品牌加拿大越野跑品牌Norda、挪威户外品牌Norrøna、伦敦专业跑步品牌Soar与滔搏合作进军中国市场;国内本土品牌探路者、凯乐石等也在不断蚕食始祖鸟市场份额。
并购管理风险已现
安踏作为国内休闲体育龙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通过一些收购构建了覆盖大众、时尚与高端户外领域的品牌矩阵,推动安踏从本土品牌转型为全球体育用户巨头。
- 2009年,以6亿港元收购FILA(斐乐)中国商标使用权及专营权,定位高端时尚运动,2021年FILA(斐乐)营收超200亿元。
- 2015年,安踏收购运动休闲品牌Sprandi(斯潘迪),拓展东欧市场。
- 2016年,合资收购DESCENTE(迪桑特)中国区54%股权,专注滑雪及高端运动。
- 2017年,收购1973年创立的韩国高端户外品牌KOLONSPORT(可隆)。
- 2019年,安踏以57.95%的占比,联合方源资本、AnameredInvetments和腾讯组成合资公司,以46亿欧元、溢价43%的价格完成了对国际知名运动公司亚玛芬体育集团的收购。
- 2023年,安踏又收购女性瑜伽品牌MAIA ACTIVE的75.13%股本权益,补全女性运动板块;
- 2025年,以2.9亿美元全资收购Jack Wolfskin(狼爪),强化户外赛道。
疯狂并购也让安踏体量迅速膨胀。
财报显示,2008年安踏的营收46.27亿元;但到了2024年,安踏的营收已经膨胀至708.3亿元,16年时间营收翻了超过15倍。而在净利润方面,安踏归母净利润从2008年的8.95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56亿元。
对于安踏来说,并购是一种不错的扩张方式,“疯狂并购”的本质是用资本手段代替内生增长能力。它考验的不仅仅是企业的“财力”,更是其深层次的“治理能力”。
此次始祖鸟烟花秀争议暴露出安踏多品牌管理的短板,同时对安踏体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股价波动、品牌声誉风险和长期战略挑战三个方面。
股价波动:事件曝光后,安踏体育股价在9月22日开盘大跌4.6%,当日最终收跌2.22%。成交量显著扩大至30.1亿港元,换手率1.15%,市场情绪受到明显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安踏在9月22日斥资1.99亿港元回购212万股,9月24日又回购200.3万股,显示公司试图通过回购稳定股价。
品牌与经营影响:始祖鸟烟花秀事件暴露了安踏对旗下高端品牌管理的缺失,安踏并购整合能力受质疑,这对以“敬畏自然”为核心理念的户外品牌尤为致命。
从营收的角度来看,2024年,安踏、FILA两个品牌的营收额累计601.48亿元,占总营收近84.9%,所有其他品牌贡献的收入占比约15.1%。换而言之,安踏自2015年后的多起并购,还比不上2009年收购FILA这一个品牌带来的效果。
正是因为后续收购的品牌未能如预期,安踏已经出现了业绩增长放缓的迹象。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安踏体育实现营收385.4亿元,同比增长14.26%;实现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跌8.94%,这也是安踏近年来首次出现半年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
这种“疯狂”并购,核心问题在于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整合的深度,远远跟不上资产扩张的速度,最终可能导致“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虚胖局面。
长期战略:安踏正在推动全球化战略,但此次负面事件可能增加其海外扩展的阻力。同时,市场开始质疑安踏是否真正具备了驾驭收购品牌的能力,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其未来并购活动持更谨慎的态度。
此次始祖鸟烟花秀事件,使安踏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和ESG治理水平受到质疑,这可能影响国际投资者对安踏公司的评价,尤其在欧洲等重视环保的市场。
忽视这些管理上的困难和风险,一味追求“疯狂并购”,最终很可能不是建成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而是堆砌起一个一触即溃的“沙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异观财经”(ID:DifferentFin),作者:炫夜白雪,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