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深圳女王要去IPO了

投资界·2025年11月08日 17:53
上市窗口。

在苹果产业链中,有三位中国女人——蓝思科技周群飞、立讯精密王来春、还有领益智造曾芳勤。

曾芳勤鲜少被人提及。出生于深圳,她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后来察觉到精密仪器的订单风口后,40多岁果断辞职创业,领益智造由此诞生。一路摸爬滚打,曾芳勤带领公司成为制造业龙头,最新市值超1000亿元。

近日,领益智造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事项,以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加强海外业务布局。至此,又一位果链女王将带队赴港IPO了。

武大毕业,始于深圳

她执掌1000亿

这是一位女性白手起家的故事。

1965年,曾芳勤出生在广东深圳。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一家分配的国企工作。恰逢80年代留学潮兴起,曾芳勤前往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回国后担任美时精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由此接触到精密件制造业。

转折点出现在2006年,诺基亚为热熔胶业务寻找合作伙伴。曾芳勤随即辞去高管职位,在深圳创立领胜电子,为诺基亚等手机厂商提供精密模切件。“创业初期最大的担忧就是不能出货。”曾芳勤曾公开回忆。

2007年,苹果开始在全球寻找供应链网络,中国成为重要阵地。也是此时,领益智造成功叩开果链大门,凭借超90%的良品率拿下了iPhone的结构件订单,并逐渐扩展到iPad、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AirPods等产品。

公司真正声名鹊起,来自一次借壳上市——2017年7月,领益科技以207.3亿元的作价,借壳铁氧体磁性材料元件制造商江粉磁材,次年3月完成重组,由此登陆A股市场。

上市后,领益智造开启“买买买”模式,先后收购了苏州一道、珠海伟创力等多家国内公司,获得整机组装能力,同时又将全球大型充电器制造厂商赛尔康收入囊中,拓展海外市场。

曾芳勤很早就意识到,只给苹果代工利润低微,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从2021年起,领益智造开始切入汽车产业链,斥资3800万元收购浙江锦泰,今年又相继出手收购江苏科达和浙江向隆,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新能源汽车饰件及动力传动系统轴件产品。

领益智造与机器人业务的结缘,则始于2019年。

彼时公司与Hanson展开合作,其第一例整机组装由子公司领鹏科技操刀,2023年又与智元新创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资成立了东莞领智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目标是成为机器人“本体总成制造商”。

最近一段时间,公司股价从年初的8元涨至最新的14.78元,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胡润女企业家榜》上,曾芳勤以695亿元财富位列第六。

摆脱代工命运

他们正排队赴港IPO

这一幕并不令人意外。

今年1月,歌尔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至港交所主板上市,同一天,港交所官网披露了歌尔微申报港股IPO的招股书,果链企业IPO拉开帷幕。

歌尔股份身后是一对山东富豪夫妇——姜滨、胡双美。20多年前,夫妻俩在山东创办一家麦克风厂,一路打拼成为今天的声学与智能硬件龙头歌尔股份,市值超800亿元。

行至今年7月,蓝思科技成功登陆港交所,最新市值超1400亿港元。

总部落于湖南长沙,蓝思科技背后站着一位女湘商——周群飞。1970年出生的她,凭借一片玻璃书写创业逆袭的传奇,从普通打工妹成功蜕变成执掌千亿市值的“玻璃女王”。

几乎同一时间,王来春背后的立讯精密也宣布筹划境外发行H股。

王来春,被誉为潮汕最牛女掌门。早年间她从流水线工人做起,后以代工厂白手起家创业,又因与苹果的合作打响名号。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缔造A股“果链一哥”。

这一波赴港上市潮,不难看到“果链”带来的几十年高增长背后,是业务转型的焦虑,亦是海外市场的更大诱惑力。

正如领益智造官宣赴港IPO时提到——为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加强海外业务布局,拓宽海内外并购和融资渠道,提高公司国际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这或许也是果链企业们的未来布局。

港股又开始破发

港股的热闹犹在眼前。

回顾今年,港交所一再刷新IPO纪录,早前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老铺黄金一起组成“港股三姐妹”爆红,此后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等一批巨无霸排队登场,掀起一场场市值狂欢。

这是港股久违的盛宴。截至第三季度,香港市场已有69只新股上市,IPO募集金额已超2000亿港元,比去年全年的两倍还多。甚至出现一天多个IPO敲锣的名场面。

“到香港去,到港股去。”这样的情绪也传导到一级市场。投资界获悉,今年投资机构内部几乎都会内部动员,梳理合适的项目推动港股上市。此时退出不易,每一个上市机会都显得弥足珍贵,“到港股去,可以暂时缓解部分退出焦虑”。

相比前几年的冷清,大家对港股的信心又回来了。

但是,最新情况又悄悄发生变化。尤其最近,几个大型IPO首日破发,令人意外。一位备受瞩目的独角兽在破发当日曾向投资界感慨:

“没有选对上市时机。”

综合来看,除了定价偏高可能导致的调整压力外,生物医药、自动驾驶等赛道研发投入过高,但至今仍尚未盈利或业绩增长乏力,导致市场对几家明星IPO仍然持观望态度。

“需注意,近期港股回调或导致个别新股随大市表现欠佳。即使HKPO只获配10%,由从国际配售获配90%的机构及专业投资者主导,若市场环境转弱或估值过高,仍无法避免破发风险。”招银国际研报分析。

每一次上市窗口都是稍纵即逝。如今,留给大家的时间愈发紧张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余梦莹 杨文静,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投资界:清科控股旗下创业与投资资讯平台

下一篇

在马宏彬看来,AI技术浪潮正在从单纯的技术突破走向大规模应用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