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大涨41%,这个母婴IPO,有VC“赚”近13倍
刚刚,“母婴消费科技第一股”诞生。
9月23日,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71.2港元/股,开盘价为100.4港元/股,较发行价涨近41%,随后股价有所滑落。
截至午间休盘,股价为88.65港元/股,总市值80.45亿港元(约合73.63亿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
根据招股书,不同集团是一家专注于设计并销售育儿产品的中国公司,于2019年推出的首个品牌BeBeBus,一直专注于服务中高端消费者,并已成长为中国育儿产品市场的知名品牌。
2024 年,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占整个育儿产品市场的份额为23.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GMV计,2024年,在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中,BeBeBus在中国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二,拥有4.2%的市场份额。
从发家史来看,BeBeBus的崛起绕不开创始团队对母婴中高端市场的深度洞察。
2018年11月,汪蔚创办的布童科技于中国成立,第二年5月,CEO沈凌便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
当时,沈凌敏锐地观察到,靠婴儿人口红利“吃饭”的婴童市场,不仅赛道正变得越来越拥挤,且机会也在变少,不过,人们的消费力却在提升。
一方面,90后、95后习惯线上购买、对价格不敏感、对新品牌有开放心态;另一方面,特别是年轻女性,选择产品重点是“我喜不喜欢”,而帮宝宝买东西也相当于给她们自己选一个礼物。
基于这些判断,沈凌加入的同年,公司推出BeBeBus、并战略性地定位为高端品牌,主要吸引注重品质、功能及美观(大过成本)的家庭。
也正是这一步,让一直强调社交营销、内容营销的BeBeBus,作为新锐品牌快速占领了用户心智,并从最初的婴儿推车、儿童安全座椅、婴儿床、餐椅四大核心产品,逐步延展到亲子出行、亲子睡眠、亲子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关键场景。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强劲增长。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录得收入5.07亿元、8.52亿元、12.49亿元及7.26亿元,期间,2023年和2024年收益增长率分别达68.0%和46.6%。
来源:不同集团招股书
按产品类型划分,公司收入分别来自于出行场景、睡眠场景、喂养场景和婴儿护理场景,2024年,各收入占比分别为46.9%、16.7%、5.9%和30.5%。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绝大部分收入均来自于中国,通过广泛、多元化的销售网络销售产品,将线下和线上渠道相结合,以触达广泛消费者。
其中,线上渠道为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来自线上渠道的收入和来自线下渠道的收入分别占比74.3%和25.7%。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线上渠道复购率分别超过20.1%、31.0%、40.9%及40.2%。
同期,公司毛利分别为2.42亿元、4.27亿元、6.29亿元及3.59亿元,毛利率为47.7%、50.2%、50.4%及49.4%;经调整纯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980万元、5920万元、1.11亿元及7800万元。
此外,公司的EBITDA(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3340万元、1.09亿元、1.64亿元及1.11亿元,同期经调整EBITDA(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3880万元、1.16亿元、1.91亿元及1.28亿元。
于往绩记录期间各年度/期间,公司包含至少一件核心产品的订单的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所有线上渠道拥有约3.5百万名会员。
当然,公司业绩的狂奔,也让BeBeBus闯进了VC们的心房。
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公司分别完成A轮、A+轮和B轮融资,天图投资、经纬创投、高榕创投、泰康人寿纷纷进场,投资金额分别为3002万元、3627万元和1.4亿元,一举把公司估值从3亿升至20亿元,仅一年不到就估值上涨567%。
其中,三轮融资中,高榕创投合计投近4786万元,天图投资合计投近4355万元,IPO后,高榕创投持股8.61%,天图投资持股8.13%,分别位列第一二大机构股东。
按照今日午间休盘市值73.63亿元测算,高榕创投、天图投资持股价值分别为6.3亿元、6亿元,这个IPO,二者账面浮盈高达12.2倍和12.6倍。
来源:不同集团招股书(首图来源:图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孙媛,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