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找工作,先别挑挑拣拣

张良计·2025年09月17日 16:50
AI时代就业两极分化,需提升或下沉,适应变化。

顺境的时候可以浪,逆境的时候就要苟。 

当下的困局不是找不到工作,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干而已。 

然而时代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社会洗牌的良机。如今所有企业的论调都是降本增效,用AI代替一切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低的重复性劳动。 

这就是一个信号,要么你拼命往上升,用科技的力量武装自己,把自己的效能提升到极致;要么彻底往下沉,脱掉孔乙己的长衫,去做目前科技还代替不了的工作。 

只有卡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才是最难受的。 

因为自身没有主导权,只能当做陪衬去配合其他人,成为社会系统升级的人肉电池。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说清北交大的毕业生去送外卖,认为这是暴殄天物,觉得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一个精英,结果却做着小学毕业都能干的送外卖工作。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那都是火没烧到自己眉毛上。 

他们或许早就吃到了时代的红利,已经适应了系统升级,是既得利益者,于是觉得自己人上人了,就开始指点江山。 

就像一个富人问你何不食肉糜。 

打过王者荣耀的朋友都知道,攻击装堆得再多都是屁,只有站住了不死才叫输出,身板脆皮的输出只能是对面的ATM提款机。 

这个道理,放在如今的就业环境里一样通用。 

那现在的就业形势是个什么状况呢? 

两极分化特别严重。

最近一个上海的猎头朋友跟我说生意越来越难做,企业对高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混乱。 

注意,他用的是【混乱】这个词。 

以前企业招聘,还都遵循一岗一责的规矩。你是干市场营销的,你就专门干营销,不用管财务,不用管供应链,不用管那些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 

现在不一样,样样都得干,样样都得懂。 

搞得猎头们全都犯了难,因为这种人基本不存在。就算存在,那也是被各大企业抢破头的香饽饽,竞争太激烈。 

不过这背后的原因也好理解,大环境不好,到处都在降本增效,老板们对员工的要求从专精某一项变成了既要又要还要。 

说白了过去是可着一个团队薅,现在就盯着一个人使劲薅。 

那这种情形下,受灾最大的是什么人? 

是那些企业里能力中不溜的人。 

这些人说裁掉吧也能用,但别指望有什么大的突破。这种过去经济形势好,裁不裁都无所谓的人,现在就变成最优先要裁掉的人。 

如此一来,更不用说刚毕业的大学生了。 

你的那些有经验的前辈都被裁掉了,你能进去的机会就更少了。 

论脑力论经验比不过那些老登,人家虽然只能做到60分,但一个职场新人连60分都做不到,一开始还要企业花钱花时间教帮带,显然ROI太低。 

那年轻人的优势还剩下什么?只剩下年轻了。 

可真正需要年轻体力好的地方,现在恰恰又不是这种企业白领的工作,反而是大量基层蓝领的工作。 

这时候还觉得没面子,讲出去不好听,那就真的没出路了。 

我以前讲过,我们的教育一直存在供需错配的情况,它并不是根据社会岗位的动态需求而随时调整的。 

往往都是什么行业火了,今后几年所有学校都开始开设这个专业。等4年后培养了一大批毕业生出来,发现这个行业早就变天了。 

互联网就是个典型例子,现在一大堆新毕业的程序员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和商业市场体系是滞后脱节的。 

放五六年前,资本涌入推高了这个行业的泡沫,大家都在做增量,每个公司都在疯狂扩张,都在高薪抢人。 

现在增量基本抢的差不多了,各行各业的山头都已经七七八八立好了,未来都是存量市场。 

做存量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于是只能向社会反向输送人才。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游戏规则随时可能变,我们一定要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谁最先适应谁就抢占先机,谁还在抱怨就只能等着被落下。

这就跟去公交站等车一样,好不容易车来了还嫌弃这个车破破烂烂,不是自己想坐的,于是接着等,一直等,等到天荒地老。 

但核心问题是这个车漂不漂亮吗?是你上没上车,有没有到达目的地。 

这个时候车子坐得舒不舒服,拍出来的照片好不好看,都不重要。 

分析问题,一定要结合自己所处的大环境,每个时代都能时势造英雄。今时不同以往,随势而变才有机会乘风驭势。 

当然,我不是说年轻人一定要去送外卖开滴滴,你的智商依然可以在其他行业里发光发热,你学的知识依然可以嫁接到你正在干的事情上来。 

哪怕就是送外卖,你能不能用一点学过的商业营销知识,去优化路线,安排时间,细分片区,实现送外卖收益的最大化? 

不要老盯着那些“高大上”的行业,高大上的往往都是徒有其表,赚到手的才是真金白银。 

以及最后,接下来这段话至关重要: 

这世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门槛。只要它竞争到一个程度,只要从做增量变成保存量,就必然伴随着【筛选】。

你要做的,是知道这个行业的筛子在筛什么,它的筛选标准在哪里,你能不能提前预判到,你有哪些能力是满足这些筛选标准的,哪些能力是目前还不够的。

那这些筛子去哪里找?

从你的目标客户,从你的竞争对手,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里去找。

你要像个嗅觉敏锐的猎人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信息,要不停去搜集,整合,判断和验证。

现在AI这么方便,搜索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人才供需关系,未来发展方向,不要太简单,为什么不马上去做? 

就像为什么我们能知道天要下雨? 

因为下雨之前外面在刮风打雷,头顶上是乌云密布,这都是信号。 

你比别人先捕捉和洞察到这些信号,你就能提前找到躲雨的地方,而不是在人满为患的时候着急发慌。 

任何一个行业,把它做到极致都有出路。 

你的目标如果是赚钱,就不要去想谁比谁高贵的问题,笑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笑声最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张良计”(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公众号【张良计】主理人。专注职场干货,个人提升,投资赚钱。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