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狂欢,2026年真要进入“尼克松时代”了?
降息在即,全球资产已然大狂欢了。本周的策略周报我们来详细来连接一下这一轮特朗普“混乱”出拳背后的清晰“暗线”:
美债涨、美股涨?软着陆预期的精准演绎
面对近期美国经济体现的通胀上行 vs 就业下行,似乎美债开始交易就业走弱,要降息了,而美股大涨,反而是在定价降息之后经济加速回升。
这二者看似交易的是完全不同的经济基本面,但本质上其实都是在定价经济不衰退、未来会更好的情况。
而且,上周已发布的数据,似乎确实是这个交易组合的确认:
首先去年新增就业最终下调了超91万,比之前贝森特预告的80万还要更多,下调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但其实这个下调,在失业率仍在4.3%上下的情况下,只是说明了就业没原本想象的那么好,但绝对也不是无序失业,降息还是“预防式降息”。
对应到马上要开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这样的修正很难让美联储从原本计划降息25个基点的决策改为降息50个基点,但可能的效果是为美联储进一步软化口径,或者说进一步在策略的天平中向就业这端考量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还是之前海豚君说精准投喂美联储的决策体系,方便美联储向“鸽派”方向顺利演进。
而除了就业,上周公布的8月核心CPI,是观察关税有没有向实体经济渗透的一个关键指标,结果是环比增长了0.35%(如果接下来每个月都是这个增长,那么一年后的CPI同比就会是4.3%),确实还是在比较高的状态。
但细分看这个数据,核心商品从之前月份的0.2%环比增长了0.3%,关税最容易直接渗透的类目里总体物价扩张不算夸张,反而是和关税关联较小的核心服务商环比从0.2%到0.4%,而主要也是因为居住成本中的业主等效租金环比增加。
也就是说8月虽然核心CPI还赞0.35%的高位运行,但看起来更像是内生性通胀,而非是关税直接导致的外生性通胀。这种情况下的逻辑链条(决策者的自我说服)非常完美:
a. 关税导致的外生性通胀风险不大,定性上是更偏一次性的外力因素;
b. 而内生性通胀,在就业放缓的情况下,薪资和通胀互相投喂的螺旋风险小。
因此,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把决策天平转向就业,前瞻式降息,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决策,可以保证经济的完美着陆。
当前美国经济真走弱了吗?其实并不差
同时,考虑到就业数据已经订正得“惨不忍睹”,我们在看一下另外两个数据:
1)2025年美国财政的刺激规模:截止到今年8月,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相比2024年确实低了一些,二季度剔付息支出的赤字率3.1%,也比去年同期的3.6%有所下降。
但本身这个赤字水平相比疫情前的正常经济时期,还是在较高的水平上,财政对经济的扶持力度并没有明显减少。
2)居民的财富效应仍在:二季度居民因为美股调整后进一步勇攀高峰,股权投资再次显著升值,家庭净资产快速回升,并创下新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对家庭负债的偿付能力创新高,居民杠杆率进一步下降,财富效应拉满,居民安全感进一步巩固。
而居民部门作为美国内需增长的主动力,资产的财富效应这样持续,自然也不会吝啬花钱,帮助有效提振美国国内内需。
这样宏观组合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当下有稳健的居民内需+AI带来的企业投资内需;且当下经济不差的情况下,往前展望开来,2026年还是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组合。
这样的组合,尤其是这一轮在通胀没有有效扑灭的情况下开始降息,美元走弱持续的背景下,对全球资产都会沟通利好。
2026:重回尼克松时代?
显然,2026年的经济前景,只剩下一个核心问题,经济增长很好,但通胀在没有控制好的情况下就开始降息,真的不会反噬吗?
海豚君对这个问题提供的观察是:反噬或许会来,但是2026年共和党面临中期选举的节点上,这个风险其实不会很大,尤其是现在的美国白宫能够施压美联储调整政策的情况下,很难排除白宫会有实际上的价格控制政策,从而让2026年看起来是一个“最好的年份”。
而这种价格控制,其实现在已有苗头:
a. 能源:努力快速结束乌克兰战争、提高美国国内传统能源勘探开发;
b. 医疗:把美国药品价格降到“最惠国”水平;
c. 住房:目前美国政府官员还在评估是否要颁布“国家住房紧急状态”,以应对住房负担能力下降;
d.水电煤:特朗普竞选时曾誓言,要在上任后的12个月内把美国国内的电价砍半,尤其是当下政府鼓励的AI产业对电力需求旺盛的背景下。
强控美联储+变相控物价,这样的组合放在一起,看起来像什么?在海豚君看来,似乎很像闪回到尼克松时代。
大家知道尼克松时代的失控的通胀,但是这是下半段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上半段是尼克森通过控制美联储+控制价格,在70年头两年,通过“看得见的组合铁拳”,实现了物价的控制和经济的繁荣。
而当下,“尼克森下半段”未到,市场当然重点关注故事上半段“盛世经济”带来的交易机会,整个交易机会都会偏向于特朗普政策主导下的“政策市”——白宫政策鼓励哪些行业,哪些行业就有超额的投资机会;而他要限制哪些行业的物价,这个行业就很难跑赢市场。
而且在2026年在力保守住中期选举的大逻辑下,博弈特朗普政策上出大的利空、捡到类似今年上半年关税打出来的那种大坑的机会,其实并不大。
短期而言(9月份而言),只是发债带来的小的流动性冲击,且这个冲击在上周表现并不明显:财政部在最近的一周放缓了发债重建TGA账户的进度,截止9月10日周,TGA余额重建到6675亿美金。
由于9月底要达到了8500亿,9月份剩下时间,还是要继续吸食市场流动性,反而给市场创了一定的寻找优质且价格不是贵得离谱的公司的机会。
而整体寻找的方向上,海豚君认为,可以围绕:a. 特朗普政策鼓励;b.降息拉高小盘股弹性;c. 降息美元走弱,带动非美股的新兴资产机会,当然,这个过程中港股也会受益。
组合收益
上周,海豚投研的虚拟组合Alpha Dolphin未调仓。当周上行2.2%,跑超标普500(+1.6%)、沪深300(+1.4%),但跑输MSCI中国指数(+4.2%)、恒生科技(+5.3%)。
自组合开始测试(2022年3月25日)到上周末,组合绝对收益是109%,与 MSCI 中国相比的超额收益是89%。从资产净值角度来看,海豚君初始虚拟资产1亿美金,截至上周末超过了2.11亿美金。
个股盈亏贡献
上周海豚君的虚拟组合Alpha Dolphin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网易、阿里巴巴、B站等中概资产在美联储降息的大背景下跑出超额收益,但由于配置中有较高的黄金和债券等,导致收益相比高弹性指数如恒生科技等稍低。
具体个股主要涨跌幅解释如下:
资产组合分布
Alpha Dolphin虚拟组合共计持仓18只个股与权益型ETF,其中标配7只,其余低配。股权之外资产主要分布在了黄金、美债和美元现金上,目前权益资产与黄金/美债/现金等防守资产之间大约55:4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豚投研”,作者:海豚君,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