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加杠杆炒股的人,挣到钱了吗?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09月09日 16:18
个人投资者参与两融投资应注意什么?

“我凭两融挣过钱,也因两融伤过心。”来自湖北武汉的李连海(化名)是一名有十年融资融券经验的股民,他向中新经纬表示,如果选对标的,杠杆就是帮助赚钱的翅膀;一旦选错标的,融资就是雪上加霜。

所谓“两融”,即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其中,融资交易是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向券商借入资金用于证券买卖,并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融券交易则是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向券商借入证券卖出,在约定的期限内,买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证券归还券商并支付相应的融券费用。

今年8月以来,两融余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2.1万亿元、2.2万亿元关口。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官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两融余额为2.3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当两融市场持续升温,投资者收益咋样?

“曾日赚百万,也曾伤及本金”

李连海第一次参与两融投资是在2015年。“当时我听朋友介绍,通过两融业务可以借钱买股票,能增大收益。”李连海称,由于初始资金有限,他仅投入了少量本金体验。“当时以尝试为主,我对融资交易的理解并不深。”

真正让李连海尝到甜头的是在2018年。他以70万元本金作为担保,融资30万元,全仓买入某只农业股,这笔总计100万元的投资,最终为他带来了近90万元的回报。

然而杠杆的双面性很快显现。此后,他动用约600万元本金,并融资200万元,以总计800万元的资金重仓买入某航空板块个股,却遭遇“滑铁卢”。李连海称,这笔交易最终让他亏损近300万元,他此前通过融资交易获得的收益全部回吐,还伤及了部分本金。

这次失败的两融交易让李连海印象深刻。“从那之后,我开始追求稳稳的幸福。”李连海表示,如今他的仓位严格控制在30%-40%,信用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始终维持在高于平仓线的安全区域。

目前,李连海的持仓本金约为290万元,主要配置了“自由现金流ETF”等风格稳健的产品。“手握200多万本金,能实现10%的年化回报,我就很知足了。”据其透露,他今年的投资收益率达到了15%,盈利约40万元。

李连海持仓收益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自广东的牛旭(化名)向中新经纬表示,他于今年8月首次开通了两融账户。“实际操作下来,感觉两融比想象中更容易触发爆仓。”牛旭称,若将所持股票全部划为担保品,他的可融资金额约90万元,但出于风险控制,他目前实际融资额为20万元。

“我只是用低成本的融资去买高分红股票,赚一点息差。”牛旭介绍,他采取的是“满仓微融”策略:普通账户中只有三只个股,包括银行股、矿产股和保险股各一只,本金约168万元,当前浮盈约27万元;两融账户则持有一只银行股,本金与融资共计约154万元,截至目前浮亏约4.5万元。

8月期间,牛旭分五次加仓了某只银行股。“我最初的计划是‘借钱—买股—分红—还钱’,虽然这样的策略可能在市场大热时错失快速上涨机会,但最重要的还是守住风险底线,实现稳定收益。”牛旭表示。

A股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据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官网,2025年8月28日,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59.54万名,创年内新高;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为175.66万名。

与此同时,两融余额规模也突破十年前的高点。2025年8月5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达20003亿元,时隔10年重返2万亿元以上;2025年8月18日-8月27日期间,两融余额连续突破2.1万亿、2.2万亿关口;9月1日,两融余额约22970亿元,超过2015年6月18日22730亿元,经历短暂调整后,截至9月8日,A股两融余额为2313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两融余额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此外,反映两融交易规模的单日两融交易额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显示,截至2025年9月2日,两融交易额为3155亿元,连续第7个交易日超过3000亿元;9月3日至9月8日期间,两融交易额有所回落,整体仍保持2500亿元以上。相比之下,去年9月单日两融交易额在500亿元以下。

9月8日,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为2.39%,低于2015年6月18日时的4.27%;两融交易额占A股交易额比重为11.38%,低于2015年6月18日的12.73%。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近期两融资金主要集中在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领域。

据Wind数据,近一个月,融资余额最高的前十只个股分别为东方财富、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比亚迪、中信证券、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江淮汽车和宁德时代。截至9月5日收盘,有20只个股获融资买入额在10亿元以上,还有9只个股获融资买入额超过20亿元。

从市场表现上看,今年以来融资买入居前十的股票全线上涨。其中,胜宏科技涨幅最高,年内涨幅逾580%,新易盛次之,年内涨幅为570%,中际旭创位于其后,年内涨幅为452%;此外,包括江淮汽车、宁德时代在内的6只个股,年内涨幅超20%。

个人投资者参与两融投资应注意什么?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向中新经纬表示,近期两融余额突破历史新高,体现出市场活跃度与投资者信心提升,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监管层释放稳市政策提振信心、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国内AI产业进展激发乐观情绪,以及股市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入场等。

中金公司也在8月10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本次两融余额再破2万亿元,更多是市场活跃度回升的体现。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可分别视为杠杆强度、市场活跃度的表征,当前两项比例分别为2.3%、10.1%,仍明显低于2015年峰值的4.7%、22.3%。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7月暂停转融券并上调融券保证金以来,融券规模已降至百亿元左右,两融市场中融资和融券的规模差距加大。

国泰海通证券也在8月20日文章中表示,近期两融余额持续破2万亿,与2015年行情相比,市场有四大不同:一是标的股票数量较此前已大幅增长,两融余额与两融标的流通总市值之比相对较低;二是A股市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两融余额与股市流通市值之比较低;三是两融余额增长较稳健,增速合理;四是从全市场两融平均维保比例来看,显著高于最近12年的历史均值。

那么个人投资者在参与两融投资应注意哪些问题?对此,刘春生指出,普通投资者参与两融前,需评估自身经济与财务能力,充分了解业务规则;参与时要控制杠杆比例,避免过度加杠杆,并做好资产配置。需特别注意两融的杠杆属性会放大盈亏,若市场走势不及预期可能面临巨亏或强制平仓,同时还需警惕政策、市场等风险。

“当前两融市场的机会在于资金聚焦的科技等领域或持续受益于流动性流入,而风险在于,一旦市场反转,融资资金强制平仓可能加速下跌,且当前资金集中的热门赛道出现风格切换或业绩不及预期,可能会面临调整。”刘春生补充道。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周奕航,36氪经授权发布。

+1
1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我们常常惊叹于技术的伟力,却忽略了其背后闪耀的人类智慧与不懈探索。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