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组CP”,江苏双城要抱团崛起?
“江苏高速”9月8日消息,常泰长江大桥将于近日正式开通运营,将常州与泰州两市紧密相连。
常泰长江大桥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和《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重要项目。作为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于一体的过江通道,常泰长江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桥面为设计时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下层桥面则是时速200公里的城际铁路和时速80公里的普通公路。
通车后,常州和泰州之间的通行时间由现在的1小时20分钟缩短为20多分钟。
400多公里长江贯穿江苏,长江既是沿江城市横向之间的黄金带,也曾是南北之间的阻隔带。
在扬子江城市群中部,“龙城”常州和“凤城”泰州一衣带水,隔江而望。常泰长江大桥建设之前,常州与泰州之间的交通往来主要依赖上游的泰州大桥和下游的江阴大桥。不过,两座大桥相距约60公里,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跨江交通需求,导致绕行距离长、通行效率低。大桥开通后,常泰将迈入 “半小时通勤圈”,大大拉近两座城市的时空距离。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受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扬子江城市群形成了明显的“两头胖、中间瘦”现象。早在多年前,当地就有呼声建议加快常泰融合,实现“中轴崛起”。而随着常泰长江大桥通车在即,两座城市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推进跨江融合发展。
今年2月,常州高新区和泰兴市两地召开常泰跨江融合座谈会,多部门及两个桥头板块围绕“十五五”期间强化规划顶层设计进行深入交流,力求“让常泰跨江融合发展这一优势变量,转化为推动两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增量”。
在当地设想中,依托两地雄厚的新能源、新医药等产业基础,大桥将成为要素流通的黄金纽带,促进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资源高效汇聚、优势互补与强强联合,共同塑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集群新高地。
此外,去年底,纵贯江苏中部的盐泰锡常宜铁路也已开工,未来将进一步为常州、泰州乃至苏中、苏南更广阔区域的深度协作创造机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刘艳美,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