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 TV推出,GPMI火了

半导体产业纵横·2025年09月05日 19:27
GPMI产业生态进入拐点。

近日,华为 Mate TV 的发布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与行业人士的目光。然而,此次发布会却未公布该电视所采用的接口协议,这一 “留白” 引发了广泛猜测。此前,已有不少网友推测,华为 Mate TV 或许会采用并支持 GPMI 协议。随着这一猜测的发酵,GPMI(General-Purpose Multimedia Interface,通用多媒体接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去年 11 月,GPMI 发布了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并于今年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是我国在布局下一代多媒体接口方案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

 01“雷声大,雨点小” 的 DiiVA:中国接口标准的早期探索

回顾中国多媒体接口标准的发展历程,GPMI 并非首次探索。早年间,行业曾推出过 DiiVA(Digital Interactive Interface for Video & Audio,数字高清互动传输接口技术)。2008 年,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国内彩电企业共同推出了 DiiVA 技术。该技术性能不俗,支持 13.5Gbps 视频带宽和超 2Gbps 混合通道频宽,能够实现双向传输未压缩高分辨率视音频、USB、以太网信号及控制指令,同时兼容 HDCP 2.0 与 DTCP-IP 协议。从技术架构来看,DiiVA 包含传送层和网络层,还支持设备路径切换及移动设备充电功能,当时计划广泛应用于电视、机顶盒、摄像机等各类设备。

2009 年 4 月,DiiVA 1.0 规格全球发布会在广州隆重召开,TCL、海信、创维等 9 家中国企业,以及三星、夏普等国际知名厂商均联合参与其中。同年,DiiVA 产业化推进中心及授权测试中心正式成立,在专利收费方面,设定为 5000 美元年费及每台终端 2 美分权利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DiiVA 标准最终却陷入了 “雷声大,雨点小” 的尴尬境地。追根溯源,当时中国在相关行业的市场占比过低,缺乏足够的市场话语权与产业影响力,难以推动 DiiVA 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普及与应用,这一教训也为后续 GPMI 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02再推中国标准 GPMI:技术、政策与发展历程的三重突破

如今,时过境迁,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产业界再度发力,GPMI 应运而生。海思 GPMI(通用多媒体接口)作为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自主国产视频接口技术,由深圳市 8K 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牵头,联合华为、创维、海信、TCL 等 50 余家头部企业共同研发,并于 2025 年 4 月正式发布。GPMI 的研发目标明确,旨在解决传统多媒体接口功能单一、形态多样等痛点问题,实现音视频信号、网络连接、控制信号等多流聚合传输,同时支持双向控制功能,为用户带来更便捷、高效的多媒体使用体验。

在 GPMI 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政策层面给予了强大的推动力。工信部等七部门将 GPMI 列为高速接口核心技术攻关方向,为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广电总局通过《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加速 GPMI 在机顶盒一体化等场景的试点验证,助力其快速落地应用。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纷纷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出台精准扶持政策。上海专项支持 GPMI 接口 SoC 芯片研发,致力于实现超高清标准与芯片的同步推进;深圳对终端产品支持 GPMI 标准给予资金补助,并设立专项基金,为企业参与 GPMI 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湖南则将音视频模组纳入 AI 芯片重点攻关范畴,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推动 GPMI 产业生态的完善。

与此同时,产业界也不断推动相关标准前行。2019 年,深圳国际 8K 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成立超高清接口工作组,正式启动 GPMI 技术研发工作;2021 年,GPMI 核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标志着标准制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 年,首款 FPGA 样机成功推出,为后续产品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 年,GPMI 迎来里程碑式突破,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并联合华为、创维、海信等 50 余家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布产业路线图,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同年 12 月,GPMI 获得 USB 组织授权的 SVID(0XFF10),成功实现与 Type-C 生态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场景。2025 年 2 月 28 日,《通用多媒体接口规范》5 项系列团体标准发布,这一重要事件标志着我国在通用多媒体接口领域拥有了统一、规范且更具兼容性与前瞻性的标准体系,为 GPMI 的大规模推广应用铺平了道路。

GPMI 在功能应用上也展现出独特优势,其支持的双向控制协议,能够通过电视实现跨设备反向操控。例如,用户可以借助电视遥控器、第三方手柄来操控手机游戏等应用,将丰富的手机生态 “平移” 到大屏上,打破了不同设备之间的交互壁垒,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跨设备使用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多媒体设备的互联互通性与使用便捷性。显然这也为将来在Mate TV上搭载鸿蒙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03对垒 DP 和 HDMI:GPMI 的硬件规格与性能优势

在接口市场中,GPMI 面临着与 HDMI 和 DisplayPort(DP)两大国际主流接口标准的竞争。从硬件规格来看,GPMI 线材主要分为 Type-B 与 Type-C 两种类型。其中,Type-C 版本与现有 USB Type-C 接口兼容,最高可支持 96G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和 240W 的电力传输功率,在兼容性与性能上实现了较好的平衡。而 GPMI Type-B 接口则凭借较大的尺寸优势,能提供高达 192Gbps 的带宽以及 480W 的电力传输,在高带宽、高功率需求的场景中具备显著优势。

以下是GPMI和HDMI 2.1及DisplayPort 2.1的规格比较:

 04国产厂商发力: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的全面推进

在 GPMI 的产业发展进程中,国产厂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协同效应。电子标准院联合华为、上海海思等 50 余家核心伙伴,积极构建覆盖芯片、终端、检测的全链条生态联盟,从产业链各个环节保障 GPMI 的稳定发展。音视频国检中心建立认证实验室,确保兼容性与安全性。这种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推进模式成效显著,促使 GPMI 在标准制定(已发布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芯片研发(上海海思推出商用芯片 Hi3751V660)、检测设备(中电思仪提供 67GHz 矢网解决方案)等关键环节均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为 GPMI 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生态构建方面,GPMI 同样成果斐然。目前,多款支持 GPMI 的 TV 主芯片已陆续发布,为终端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核心硬件支持。创维、华为终端等知名厂商积极投入资源,开发一体机等多类产品原型机,加速 GPMI 技术在终端产品上的落地应用。同时,上海海思等厂商主动承担起 GPMI 与 HDMI、DP 等接口的转接芯片及模组开发任务,为 GPMI 融入现有 Type-C 产业生态,并实现与其他接口的对接互转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有效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促进了 GPMI 的普及推广。此外,电子标准院等单位还承担了协议分析仪等关键仪表的开发任务,按照计划,主要测试设备将在今年年内全部就位,为 GPMI 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检测保障。政府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 GPMI 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和引导。

在产品落地与市场认可方面,GPMI 也迎来了重要突破。2024 年底,海尔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 GPMI 技术的纯境关爱屏智能电视,这一产品的推出标志着 GPMI 技术正式进入消费市场。上海海思首款集成 GPMI 的智能电视解决方案凭借其创新的 GPMI 交互技术也成功摘得了艾普兰创新奖,也进一步提升了 GPMI 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此外,深圳市 8K 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组织专家评审,授权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研制的通用多媒体接口(GPMI)测试仪器 ——GPMI 信号发生器(型号:GPMI-VG10)为官方许可测试设备。

 05时过境迁,中国力量主导市场

如今,中国电视产业已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国际主流力量,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制定属于中国自己的多媒体接口标准,成为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回顾历史,此前推出的国产接口标准之所以未能取得理想的推广效果,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缺乏重量级厂商的积极参与和重要产品的发布与支撑,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应。而此次华为 Mate TV 的推出,无疑为 GPMI 标准的推广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有望打破此前的困境,开启 GPMI 发展的新局面。

GPMI的战略意义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领先,更在于为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接口标准领域争取到了宝贵的话语权,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标准垄断的局面。尽管 GPMI 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生态推广与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挑战,但依托华为等头部企业强大的技术实力与深厚的产业资源,以及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GPMI 有望在未来 5-10 年内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主流接口标准,推动智能设备互联体验实现革命性升级。

回顾国际标准的推广路径,以 HDMI、DP 为例,其推广模式通常是由企业研发推出相关技术与标准,随后向美国 IEEE 等权威机构申请认证,认证通过后,美国标准便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广成为国际标准。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在众多产业领域都具备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与市场规模,在相关标准制定方面本就应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与话语权。有些人常常拿 WAPI 等早期的技术标准举例,质疑中国在标准制定与推广方面的能力。不可否认,WAPI 除了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外,在其他性能方面并不比 WIFI 更具竞争力。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20 年前的中国科技产业实力与如今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技术研发能力、产业配套水平、市场影响力等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评判一项标准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是否具备真正的优势。就像苹果的雷电接口,虽然在初期也面临着兼容性等方面的挑战,显得有些 “不合群”,但凭借其强大的性能,依然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从目前的技术参数与性能表现来看,GPMI 的性能已全面超越 HDMI 和 DP,而且其应用场景广泛,既能应用于电视,也能用于显示器,还能进行普通的数据传输,在功能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多方面的需求。

当然,在技术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产业生态与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DP 技术在性能上也较为先进,至少比 HDMI 更具优势,但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却受到 HDMI 联盟垄断资本的压制,只能在电脑显示器等特定领域应用。

视频接口技术看似只是科技产业中的一个微小环节,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更何况,GPMI 在各方面性能上都已全面超越 HDMI、DP 甚至雷电接口,具备了绝对的后发优势,与过去的 WAPI 或者 TD-SCDMA 等技术标准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使从手机等数码产品的发展角度考虑,我国也应该积极推动 GPMI 的应用与普及,以替代现有的接口标准。如今的中国,综合国力已非 20 年前可比,在科技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推动 GPMI 等自主标准走向成功,在全球科技产业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为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作者:鹏程,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此地的待客之道可不友善,我保持警惕自有道理!”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