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凉凉

科技狐·2025年09月04日 07:59
这事儿搞得,真挺难看的。

9 月开头,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一发,意味着其自导自演大半年的“复活连续剧”彻底进入“大结局”。毕竟,补漆线、PDI 检查线这些关键设备都没了,还能拿什么“唱戏”?

当然,一代“山寨汽车大王”陨落,网友们多少会生出些惋惜之情。而惋惜之外,大部分网友还是觉得,众泰如今的结局,不过是一报还一报而已。换句话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根本不存在什么“爽文剧情”。“抄”来的风光,总得还回去。

从风靡一时的“山寨汽车大王”,到如今连汽车行业的桌都上不去,众泰汽车“凉凉”背后,到底是网友们说的“生不逢时”,还是短视战略下的必然结果呢?

靠“保时泰”出圈,仿出 300 亿

别看现在众泰是“凉凉”了,但是人家当年玩“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保时捷都得甘拜下风。不信,咱们上点回忆。

2017 年的上海车展上,保时捷 CEO Oliver Blume 不动声色地走入众泰展区,当他看到眼前与自家车型 Macan 几乎一模一样的众泰 SR9 后,表情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到现在,那被网友抓拍到的面部表情图还广为流传。

还有网友爆料,某位车主开着“保时泰”混进了当地的保时捷车友群,一年多的时间大家都没有发现。期间这位车主还明目张胆得去参加各种保时捷线下聚会,后来事情曝光了才被发现,虽然最终这位“保时泰”车主被踢出了车友群,但是这经历拿来吹牛肯定是够了。

把保时捷高管看傻,把保时捷车友蒙在鼓里,众泰汽车的“高仿”实力绝对是毋庸置疑。当年网上的段子手更是将其造车部门调侃成“皮尺部”。去车展,人家带个皮尺丈量,就能设计出形似保时捷、奥迪、大众等品牌的众泰款汽车,就是放到现在,也得说一句:牛X!

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抄袭”捷径,众泰汽车在最初的几年里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坎坷”。简单追溯一下历史,众泰的前身是铁牛集团,最开始只是一家主营汽车配件业务的公司,2003 年就收购了台湾的一套丰田特锐车型的生产线以及生产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金马股份之后,实力逐渐壮大。

2007 年,铁牛集团收购江南汽车,众泰汽车正式有了自己的生产资质,并且在第一年推出了一代神车“江南奥拓”。2008 年,众泰汽车又拿下了国家首个纯电动产销许可证,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要知道,如今的几个头部自主品牌,也不过都是在 2003 年左右开始在汽车行业发力的。要论资排辈,众泰甚至可以算是和比亚迪、吉利、奇瑞同一批进军汽车行业的车企。

只不过,别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走,众泰更想赚快钱。当年,众泰汽车发现老老实实造车来钱太慢,通过“模仿”知名汽车品牌反而更容易出圈。于是打着“借鉴”“让国人低价开豪车”的幌子,其不断“模仿”豪车。比如 2013 年推出的 T600 车型就和奥迪 Q5 相似;SR9 更是和保时捷 Macan 高度相似,“保时泰”的名号也正是那个时候来的。

在中国汽车消费者对汽车还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年代里,众泰这么一引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车。SR9 上市不到三天,订单量就达到了两万。更夸张的是,据说当年还有人为了抢先提到“保时泰”,大打出手。辉煌的时候,SR9 还有过加价 4 万卖的高光时刻。

虽然“抄袭”豪车不体面,但也的确为众泰汽车的销量带来了无限风光。根据相关信息,2016 年,众泰汽车年销量达到 33.31 万辆的巅峰,成为中国自主品牌销量的第 9 名。众泰汽车更是一跃进入当年自主品牌销量前十榜单,市值更是一度突破 300 亿元。

成也“山寨”,败也“山寨”

靠“保时泰”出圈,仿出 300 亿,众泰这“捞偏门”的天赋,在整个车圈都非常稀有。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不管那些世族大家以往有过多少“黑历史”,但是尝到点甜头之后,大多都会回归“正道”,也就是走长期主义的路子。而众泰不一样,靠“山寨”豪车“乍富”之后,众泰完全没有想过要自己钻研技术,深耕服务,而是持续走“拿来主义”的战略。

不过,众泰还是不太了解中国汽车消费者。“普通人也能开豪车”的确在最初迎合了普通消费者对豪车的期待,但是仿版终究是仿版,除了形似,体验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相似点。随着中国汽车消费者逐渐成熟,这样的套路越来越难以契合大家的用车需求。而众泰的不思进取,也导致了这么多年,其在技术和产品上一直没什么长进。这么一来,销量上升反而为其陨落埋下了诸多隐患。越来越多车型质量问题集中出现,顾客的投诉接踵而至。

根据相关数据,2018 年,众泰汽车的销量下滑至 23.19 万辆;2019 年,销量进一步下滑到 15.3 万辆;到了 2020 年,众泰汽车的整车制造业务甚至直接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销量的下滑最终关联的还是利润,据 Wind 数据显示,众泰汽车自 2019 年以来,净利润已连续亏损 6 年。众泰汽车对外披露的 2024 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 年众泰汽车销量仅为 14 辆,同比下降 98.74%;生产量为 0 辆。

就像有些网友说的那样,这真是成也“山寨”,败也“山寨”。果然,“乍富”得来的甜头,不是谁都能守得住的。

不会再有“反转”,落寞已成必然

从众泰过往表现和其发出的公告上看,这一回十有八九就是进入“大结局”了。当然,“大结局”也不是毫无意义,最起码,众泰的结局可以给车圈敲一回警钟。放眼当下车圈,其实玩“抄袭”的也是大有人在。至于是谁,咱们就不玩“针对”了。但是,刷一刷微博评论区,我们会发现这届网友发言都无比清醒。

还有网友指出,众泰这回真是彻底凉凉了!去年就卖了 14 辆车,生产线都被拆了,退市几乎已成定局。最讽刺的是,公司巨亏 10 亿,高管薪酬却逆势涨到 955 万,这波操作实在让人无语。

从网友评论中不难发现,如今大家对所谓的“借鉴”并不买账。当主流思路与车企的设计思路产生“冲突”,至少意味着一件事:“拿来主义”在当下车圈,不适用了。而某些还在拿“借鉴”“致敬”当噱头的车企,或许也该在众泰的陨落中,得到一些前车之鉴。

结语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速成的,就算是想唱一出“真假美猴王”的大戏,那也得有六耳猕猴的本事才行。从当年的“保时泰” 到现在拆零件抵债,市场不会再给众泰汽车从头再来的机会,好在,众泰也算是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混迹车圈这些年,也不算白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狐”,作者:老狐,36氪经授权发布。

+1
1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米哈游正从单纯的内容竞争转向玩法与商业模式的综合创新。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