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沿海城市“组队”,打造“北方样板”
据潍坊发布消息,日前,青岛市党政考察团来潍调研,并举行加快推进青潍同城化发展合作座谈会,推动两地密切联系、深化合作,为加快建设青岛都市圈、塑强山东半岛城市群新优势注入强劲动力。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出席并讲话;潍坊市委书记刘运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军等出席。
曾赞荣在讲话中说,青岛、潍坊两市地域相连、人缘相亲,近年来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取得了一系列务实成果。下一步,希望两市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深化对接合作,不断提高同城化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产业和科技合作,聚焦智能制造、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更好促进区域开放合作。健全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互认互通、资源共享,努力在区域协调发展上走在前,为现代化强省建设多作贡献。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提出要“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排在首位的工作便是“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要加强城市群内产业链协作,优化城市群之间产业分工和空间联系。
从地理位置来看,青岛和潍坊同处山东半岛,距离百余公里。早在2007年两地就拉开了“青潍一体化发展”大幕。更具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是2023年10月,彼时《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经批复由山东省政府印发,青岛都市圈成为全国首个获批的非省会国家级都市圈。
上述《规划》在描述青岛都市圈发展愿景时,将“同城化”作为一个明确方向,提出“实现青潍日同城化、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北方地区转型发展增长极、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
此后两地同城化进程明显提速。2024年2月,潍坊党政“一把手”带队到青岛对接交流,两地签署《加快青岛都市圈建设推动高质量同城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产业协作、交通互联、市场流通等六个方面展开战略合作。
此次青岛“回访”,也提出进一步强化产业和科技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等。数据显示,两地以不足全省1/6的陆域国土面积、1/5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省1/4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财政预算收入、1/3以上的货物进出口总额。
放在山东全省来看,潍坊也是连接济青都市圈的关键枢纽。2024年,山东GDP9.86万亿元,即将叩开“10万亿元大门”。济青都市圈是省内两大经济增长极,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改革,创新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机制”。
《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的青岛都市圈协同发展示意图
眼下,“万亿GDP俱乐部”已扩容至27席,随之出现了“万亿城市绵延带”的说法,即省域内有三座以上的万亿城市连续接壤。广东的广州—佛山—东莞—深圳、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都是凭借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吸引周边资源要素,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在青岛、济南、烟台之后,作为山东经济“第四大市”,潍坊被认为是省内下一个GDP破万亿的“头号种子选手”。2024年潍坊市GDP首次突破8000亿元,到今年上半年,潍坊GDP4065.3亿元,同比增长5.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杨欢,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