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微恐+美女,华南厂商又跑出一批小游戏

DataEye·2025年08月26日 08:42
AI微恐、美女素材助推微信小游戏畅销榜排名跃升。

近期,小游戏市场又一新现象值得关注。

DataEye研究院观察到,近期有大量微信小游戏开始通过AI制作微恐、美女素材晋升至微信小游戏畅销榜前列。其中包括《将魂师》、《妖怪金手指》、《盗墓笔记》、《寸心之争》等产品。

具体情况如何?此类题材为何在小游戏端突然兴起?当下的素材又有着怎样的趋势?今天DataEye研究院对小游戏通过AI入局微恐、美术素材进行详细的剖析。

一、大批小游戏入局微恐、美女素材

DataEye-ADX显示,最近一段时间里,诸多热门小游戏纷纷通过AI来制作中式恐怖、美女素材投放,并且拿下了不错的成绩表现。

典型如《将魂师》,DataEye-ADX监测数据显示,这款主打中式奇幻题材的角色扮演类小游戏,于8月初正式上线,上线初期便以AI生成的“古宅探灵”系列微恐素材作为核心投放内容——素材中不仅有飘动的纸人、忽明忽暗的烛火等微恐怖元素,短短20天内,其畅销榜排名从百名开外跃升至第4名。

另一款产品《妖怪金手指》则展现出强大的长尾竞争力。该游戏于6月中旬上线,定位为“妖怪养成+策略战斗”类玩法,其核心投放素材为AI制作的微恐内容——素材多以第一视角展开,主角在山林中遭遇AI生成的“人面兽身”妖怪,搭配“再往前一步,可能就回不去了”的悬疑文案,成功抓住用户猎奇心理。

此外,《盗墓笔记》作为IP改编小游戏,虽上线时间早于上述两款产品,但在引入AI素材后实现“二次增长”。其AI素材聚焦“古墓机关”场景,通过AI还原小说中的“七星疑棺”“血尸粽子”等经典元素,提升了在畅销榜的排名。

具体在素材创意方面,DataEye-ADX显示,此类小游戏投放素材呈两个大类分布:

一种是以《将魂师》、《妖怪金手指》为代表的产品,主打中式恐怖素材,通过轻恐、微恐元素,来提升吸引力。

(《将魂师》素材展示)

(《妖怪金手指》素材展示)

另一种是以《王者将魂》、《寸心之争》为代表的产品,主打美女素材,通过暗示元素,以及AI生成美女的功能,来进行引流。

(《王者将魂》素材展示)

(《寸心之争》素材展示)

而在素材投放量方面,DataEye-ADX显示,《妖怪金手指》与《盗墓笔记》最近投放量较为突出。

总结来看,这些产品在素材创意上,有几个共通性:

以《将魂师》《妖怪金手指》《盗墓笔记》为代表的产品,主打“轻恐不吓人”的中式恐怖风格,区别于传统恐怖游戏的强刺激元素,这类素材更注重“氛围营造+剧情引导”。从素材结构来看,均遵循“AI角色对话铺垫-场景 转场-灵异元素展示”的三段式逻辑。

《王者将魂》《寸心之争》等产品则瞄准男性用户偏好,以AI生成的美女素材作为核心引流手段,形成 “视觉吸引+功能暗示”的双重卖点。这类素材在内容设计上有几个特点:

形象定制化:AI生成的美女角色多符合“古风+性感”双重定位,如《王者将魂》中的“铠甲美女”,身着露腰战甲,搭配精致妆容与飘逸长发;《寸心之争》中的“侍女角色”,身着低胸古风服饰,姿态妩媚,且AI可根据投放数据实时调整形象;

内容擦边化:素材画面聚焦女性角色的身材曲线,通过“俯身捡物”“衣袖滑落” 等动作设计传递性暗示,同时搭配暧昧文案,如“将军若能通关,我便为你舞一曲”“公子要不要和我一起探索秘境”等;

二、小游戏素材的流量密码:人性撬动+用户适配,AI成为关键纽带

综合上述几款游戏的素材创意形式,不难看出,这些小游戏在素材创意方面主打的就是猎奇感、性暗示等元素。

基于此,我们也观察到,除了上述产品之外,许多排名TOP的产品也在运用AI工具来制作素材。如《时光大爆炸》、《向僵尸开炮》等产品就是将兵马俑、古代人物等角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一种差异化的感官体验。

过去,创意人员找素材、拆解素材,往往存在主观性太强的问题,不系统、不标准:素材-观看/下载-拆解分析,比较“吃”个人理解,个人经验决定拆解深度;每个人的维度、理解都不同,素材拆解千人千面,非常容易理解不透、理解偏差。

叠加用户变化太快、兴趣偏好太多、接触信息太广、广告免疫等因素,就造成了:大概率用户对创意、对内容不感冒。

相反,从AI拆解的角度来看,AI对买量素材优势更多会体现在对于各类信息整理是较为健全的。更具体的来讲,是对于投放用户的心理/情绪理解。

而DataEye研究院也曾剖析过,一款游戏、一支广告,如果能足够撬动人性,是有较大的概率可以提升转化。

基于这一因素,擦边、猎奇、差异化,或许是当下小游戏在买量市场的突破关键。

核心原因,DataEye研究院认为:一些比较独特、另类、魔性的小游戏,撬动了年轻群体(典型如大学生玩家)猎奇、尝新的心理。

一来,小游戏受众群广,小游戏月活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个亿水平,在2025微信公开课PRO小游戏专场”上,微信小游戏团队分享目前活跃用户中55%是男性,女性占比45%。年龄主要集中在24至40岁之间,中青年是绝对主力。无论是否玩过游戏,都可以是小游戏的潜在用户;

二来,因为中青年是主力,相比于银发人群,这部分用户可以通过黄金3秒理念,用强吸睛素材来提升抓取力。

三、市场趋势与挑战:AI素材持续升温,差异化或成新方向

打开目前微信小游戏畅销榜,可以看出TOP100以内的产品,其在买量侧主要呈现几类创意:副玩法(包含各类Like、数字闯关);游戏实录(战斗、抽卡等);AI素材;真人实拍等。

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小游戏大批投放AI广告的现象有望持续升温。一来,其他创意素材在APP端已经十分成熟,在转化率上的可提升空间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二来,AI素材目前仍处于刚起步阶段,在创意上,仍有可发挥空间。

但另一方面,AI素材也存有一定的痛点:

1、随着越来越多小游戏入局AI,相关的营销成本必然会随之上涨;

2、因为AI广告所吸引的受众通常较为泛,不够垂类,因此专注于某一特定赛道的小游戏产品在入局时需要谨慎考虑。

结合这两点因素,DataEye研究院认为,差异化题材的产品更适合AI广告。原因在于差异化内容创作有素材:AI素材广告的创作并非是凭空捏造,也是需要与产品提升进行紧密结合。典型的就是上述猎奇类产品,就是主打通过差异化题材,来创造热度。

从这一个角度出发,还有许多题材可以进行AI延伸——

中国神话题材:山海经异兽、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题材具备“文化底蕴+高辨识度”,可通过AI生成“异兽战斗场景”“神仙对决画面”,既符合差异化定位,又能吸引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用户。

小众题材创新:如“民国悬疑”“古代科举”等小众题材,通过AI制作专属场景与角色,形成独特风格。

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营销成本的效果:对于成本和预算都非常有限的小微游戏企业来说,AI工具的赋能,则让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素材制作产能低、但消耗越来越大的短板。通过AI高效率产出尽可能多样化的素材内容,或者反复、大量尝试已经被验证过的素材制作套路(比如美女展示),也能提高押中爆款素材的概率。

总体来看,当前,微信小游戏通过AI制作微恐、美女素材的现象,本质是 “技术赋能+人性洞察”的结果。AI解决了传统素材制作的低效问题,而微恐、美女题材则精准撬动了用户的猎奇、审美需求,两者结合推动小游戏在买量市场实现突破。

未来,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小游戏素材的创意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但同时也需警惕 “内容同质化”“营销成本失控” 等风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ataEye”(ID:DataEye),作者:Yj,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生活在世界历史的不正常时期是有好处的,每天有机会目睹匪夷所思的大事。

7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