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专供」动画片,杀疯了
谁都没想到,今年暑期档会杀出两匹黑马。
一匹叫《浪浪山小妖怪》,另一匹叫《罗小黑战记2》。
这两匹黑马,也有两个共同特点:
一是都属于国产动画;
二是票房口碑双丰收。
截至2025年8月12日,《浪浪山小妖怪》票房已突破6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有预测称,其票房最终可能达到13亿元。《罗小黑战记2》票房也已突破4亿元,位居2025年暑期档第6名。
跟暑期档动画常客们不同,喜欢《浪浪山小妖怪》和《罗小黑战记2》的观众中,成年人比例明显升高。
打开社交媒体,《浪浪山小妖怪》几乎成了打工人的必看电影。
关于《罗小黑战记2》的讨论,也一度来到了“中式内核”的高度。
越是翻看互联网上关于暑期档动画片们的讨论,我们越是惊讶地发现:
最需要动画片的,或许是成年人。
*本文含剧透,请谨慎观看
《浪浪山小妖怪》:拍给打工人的动画片?
全网关于《浪浪山小妖怪》最扎心的评价是:
“当你看到浪浪山却笑不出来的时候,就说明你长大了。”
我走进电影院,发现确实如此:
电影院里,笑的都是小孩子,哭的都是成年人。
图源:小红书博主@徐若风
但凡西游故事,都是大人的黑童话。
在小孩们幻想自己是齐天大圣的时候,成人们已经在无数小妖怪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和各有背景的取经团队不同,浪浪山小妖怪们组建“拼好团”取经的故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物故事。
图源:小红书博主@小桃子
在决定取经之前,没有大王洞工牌的小猪妖处于浪浪山的食物链下层。
他抢劫村民,大王洞员工抢劫他。
他对未来最好的想象,不过是通过发小蛤蟆精的关系进入大王洞,成为妖上妖。
为了得到入洞的敲门砖,他把自己当锅刷,把领导打算用来煮唐僧肉的陈年老锅刷得锃光瓦亮,结果因为太努力甚至磨平了大王爷爷刻在锅上的字,被大王追杀。
彻底失去进入大王洞可能的小猪妖,决定自立门户。
在道听途说中得知取经成佛可以长生不老,他以为取经是带有竞标性质的活动。只要是四人团队,谁先到灵山就能取到真经。
于是,他找画师画出一个模糊的取经团队画像,按照图片找合伙人。
最终,一猪一蛤带上一只坑蒙拐骗的黄鼠狼、一只内向胆小的大猩猩和一匹偷来的瘸腿白马,组成了一个草台班子取经团队。
他们对取经团队的了解, 也在不同人的口中日益完善和丰富。
胆小内向、一言不合就流眼泪的猩猩,变得越来越像齐天大圣;
酷爱吃肉喝酒,眼里全是大厂工牌和二舅关系的蛤蟆,装成四大皆空的唐僧;
活泼开朗甚至有点话唠的黄鼠狼,变成只说两句台词的沙僧;
而团队真正的创始人——最具领导力的小猪妖,演起了好吃懒做的猪八戒。
“冒名顶替”给小妖怪们带来了一些便利。
双狗洞妖怪,受齐天大圣威名震慑,把唐僧宴变成了欢迎会;
路过庙里的老和尚,让他们吃上了创业路上的第一顿饱饭,教会了他们什么是出家人,还送了他们袈裟。
但也有一些责任。
狗口脱险的小妖怪们路过一个村落,受村民所托,赶走了霸占粮食的老鼠精。为了感谢四人,村民送了他们很多粮食和锦旗。
队伍也因此士气大振,满怀理想。
直到小妖怪们来到小雷音寺。
假取经队伍和假灵山团队互飙演技,双方都很心虚,所以频频把对方的破绽当成试探。最终在黄眉说出那句“你们一路走来辛苦了,先下去喝酒吃肉”后,很久不沾荤腥的蛤蟆精露出了致命破绽。
黄眉认为小妖怪们演技专业,想让他们扮演四大天王,帮小雷音寺打败孙悟空,并承诺抓到唐僧后也给他们分一口。
蛤蟆精和小猪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进大厂和吃唐僧。
比起大王洞,小雷音寺是头部大厂,吃到唐僧肉的可能性更高。
但半路入伙的黄鼠狼和猩猩,一开始就只是想取经成佛。
草台班子取经团队因为理念不同,分崩离析......
《浪浪山小妖怪》几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成人童话。
它总有办法让每个上过班的成年人都笑不出来。
《罗小黑战记2》:比起对错,成年人更讲立场
和《浪浪山小妖怪》花很多笔墨描述打工人困境不同,《罗小黑战记2》是一个充满隐喻的现实主义神话。
这个故事里,除了小孩形态的罗小黑外,没人关心对错。
大家时刻都在为自己的立场站队。
故事的大背景,是人界和妖界在制衡中共存了许多年。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隐隐打破了人妖之间的平衡状态。妖界办事处妖灵会馆的人类员工比例不断增加。
罗小黑的师父无限更是个灵力超强的人类,能一手覆灭一个国家,威力相当于核武器。
电影开头,罗小黑和师父无限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安稳童年情景中,基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幼时暑假的影子。
他们在夏日的草原、花海、森林、小溪旁练功,打瞌睡;
也会去城里看电影、逛游乐场、吃汉堡和冰激凌.....
但很快,罗小黑和无限的安稳生活就被打破了。
妖灵会馆的某个办事处被人类袭击,以人类的武力原本打不过驻守在这里的长老,但某个会法力的神秘人出现把这里的妖怪全部杀害。
妖灵会馆调查发现,嫌疑人的全部信息都指向无限。
为了给师父洗刷嫌疑,小黑跟随师姐鹿野追寻陷害师父的嫌疑人。
就这样,罗小黑这只小猫妖从世外桃源来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时刻都在站队的世界。
妖和人虽然基本保持共存的策略,但依然有很多局部冲突,偶尔还会爆发灭国的战争。罗小黑的师姐鹿野,就是一场人妖大战中唯一的幸存者。
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人妖共存,也不是所有妖都喜欢人。
在他们寻找陷害师父的嫌疑人的过程中,人和妖几乎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热战。
鹿野问罗小黑:“假如有一天人类和妖精开战,你会站在哪边?”
小黑很干脆地回答:“我会站在对的那边。”
可鹿野说:“可笑的是,不到最后,不知道谁对谁错。”
在妖灵会馆,如何站队的问题也在拷问每个个体。
在这里,有主张立刻开战的主战派,也有希望人妖共存的和谐派。
和谐派中,又分各种立场和各种派别。即使有同样的理想,也不见得会用同样的手段。
陷害无限的妖,就是主张共存的和谐派长老。他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是为了实现真正的共存。
《罗小黑战记2》里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
无限之所以被陷害、人和妖之间的战争之所以要爆发,是因为妖界的珍贵资源若木被人类掠夺。
若木一旦加工成子弹,就可以杀死法力高强的妖。
在很多观众看来,若木对应了石油,因为若木掀起的人妖争夺战,则像是当前地缘冲突持续的缩影。
在和谐共存的平衡局面即将被打破的时候,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每个人都必须被迫思考自己的立场,思考要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冲突。
在《罗小黑战记2》中,战争最终没有爆发。罗小黑的师父无限以一己之力,阻止了战争的爆发。
但在他只身穿过枪林弹雨的时候,所有的人和妖都为此震惊且恐惧。
如此强大的存在,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威胁。
“你希望他存在吗?”
这个问题,萦绕在每个人心头。甚至就连陷害他的妖族长老都承认:“我喜欢他,但是他太强了。”
在《罗小黑战记2》的故事,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
一切选择都是立场使然。
几乎没有人或妖敢断言自己是正确的,但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必须做出选择。
像极了现实生活。
动画片,小人物的英雄主义
如果说,《浪浪山小妖怪》只是在展示打工人的困境,《罗小黑战记2》只是在讲述现实世界的复杂和立场的复杂性,那么这两部动画都不足以被网友“封神”。
真正让这两部动画片成为暑期档黑马的共同点,其实并非诉说小妖怪/小人物的困境和无力,也并非展示他们面对的纠结和复杂。
而是再渺小的人物也有自己的坚守。
改变世界的不是人人敬仰的英雄,而是一个个看似渺小的个体。
打败黄眉救下孩子的,是草台班子的小妖怪,他们没有等待大圣的拯救。
即使是“草台班子”,他们也凭打败老鼠精和救下孩子获得了村民、妖怪,甚至孙悟空的尊重。
找到挑起战争罪魁祸首的,不是能力超强的师父,而是看似平凡的罗小黑和师姐。
银幕前的观众,一边嘲笑他们不自量力,另一边又在无数个微笑的细节中看到自己;
一边说着主人公太幼稚,同时又被他们的勇气和行动带来的改变感动。
这两种情绪呈现出一种极致的张力:
几乎是让成人版的自己,和童年时期的自己对话。
而这种对话,在互联网上更常见的形式其实是遗憾。
遗憾的名字,有时叫“朝花夕拾”,有时又叫“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越来越多的人长大后才发现:
比起更多的金钱,更好的物质生活,少年心性才是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普通成年人的一天,是被数字和目标包围,被效率和逻辑约束的一天。
少年时的理想和心气变成了前进路上的重担,在某一个时刻被轻轻放下,刻意遗忘。
比起判断谁对谁错,人们更本能的反应是如何选择才更安全。
比起创造新事物,追寻更多可能性,光是完成工作搞定通勤就已经几乎花光了大家所有的力气。
人们没有心力去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但动画片不同。
动画片无论多写实,也总是不够现实。
总有一些动画小人物,在用坚守理想主义的努力,和撞了南墙最终成功的故事,叩响成年人封闭的心门。
这声音通常很小,但也足够把人从终日重复的麻木中解放出来;
这种叩问持续的时间也通常很短,但哪怕只有几秒钟,也会促使我们去思考一些跟效率、成功无关的东西。
对被困在生活里的普通人来说,这几秒的思考,像极了癞蛤蟆想吃唐僧肉的奢望。
但就是这几秒的思考,让人变得更像人。
越是无止境追求效率,就越是会在《千与千寻》中看到:贪婪的最后是一场空;
越是追求稳定,就越是会被《飞屋环游记》在自由浪漫中获得成长的过程打动;
越是被动和迷茫,就越是会在《猫的报恩》中获得掌握人生主动权的勇气;
越是想成为冰冷的优秀猎手,越是会在《驯龙高手》中看出成长的代价是失去,跨物种也存在友谊.....
可以说,这是成年人最需要动画片的时代。
就像宫崎骏说的:“大人也是从孩子长大的,但他们忘了。”
那些小学课堂上老师早就教过的道理,我们需要用一生去追寻和守护。
动画片的存在,或许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忘记这些简单的道理,以及那个相信人间值得的自己。
哪怕生活真的很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周刊”(ID:phoenixweekly),作者:章鱼,编辑:闫如意,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