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24小时营业,却让7-Eleven紧张?日本My Basket靠什么制造“威胁”?
一家和7-Eleven完全不一样的超市,让7-Eleven感觉到了威胁,这就是My Basket。
“如今,我最担心的就是My Basket在附近开店。”一位在东京经营7-Eleven便利店、年过六旬的加盟店老板这样说道。[2]
尽管周边陆续有其他便利店和药妆店入驻参与竞争,可这并没有对他经营的7-Eleven销售额带来太大的冲击。
东池袋4丁目的My Basket,图片来源:東京都エリア一覧
但My Basket是那个例外。
这位加盟店老板提到:“My Basket的生鲜食品种类恰到好处,而且商品价格比便利店要低。”根据这位加盟店老板提供的数据,自附近My Basket开业后,“到自己店里来的顾客减少了一成到两成”,甚至他自己也是My Basket的常客。[2]
这位7-Eleven加盟店老板说的话里可以提炼两个重点:第一,My Basket卖生鲜;第二,它们的价格更有优势。这是竞争对手感到足够威胁的特点,但不是My Basket的全部。
My Basket,图片来源:むーなび
日本大城市“特产”,My Basket拯救“购物难民”
如果说大城市的生活不方便,很多人可能都会对这个结论嗤之以鼻。
但在日本,它确实发生了。
在东京、横滨这样的大城市,因为买东西不太方便,诞生了大量的“购物难民”。而“购物难民”诞生的原因之一,是大城市交通太过方便。
“购物难民”,指那些想去500米范围内购物但由于现实条件制约而无法完成的消费者。[2]
这样的消费者,在日本大城市有很多。日本农林水产省曾经发布的数据显示,每4个65岁以上的老人里,就有一个属于“购物难民”。2015年日本国内“购物难民”的数量达到825万,比2005年增加了20%。在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圈层,“购物难民”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2]
购物难民距离超市太远,而能够走路到达的小超市迎来了闭店潮 ,图片来源:技研商事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以东京为例,作为亚洲第一大城市,公共交通发达,拥有世界一流的铁路网络,这让居民的生活较为便利。公共交通便捷的同时,不少东京居民开始选择公共交通,抛弃汽车。毕竟汽车维护费用高,购物时还需支付停车费,因此在公共交通发达的城市,汽车的性价比变低,居民的机动性也随之降低。[3]
同时,日本还是一个少子高龄化的特殊市场。老年人使用汽车的频率下降;女性就业率上升因此双职工家庭普及,工作日下班才能购物的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使东京居民购物的移动距离大幅缩短。再加上大型食品超市的垄断化趋势让附近的商店消失,因此哪怕是正在壮年的消费者,只要没有汽车,很容易成为“购物难民”。[3]
购物难民的增加,让消费者更需要附近的商超,My Basket的出现很好地承接了这部分需求。同时My Basket售价的“便宜”本身就需要足够的人流量支撑,因此它本身适合的就是人口密度高、公共交通发达的大都市。而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My Basket则难以盈利,便利店、药妆店反而会成为超市的替代。[3]
My Basket门店,图片来源:調布経済新聞
永旺社长吉田昭夫在今年四月的财报发布会上透露,My Basket目前约有1200家门店,计划到2030年增至2500家,未来目标是5000家门店。
在吉田昭夫看来,My Basket目前已经能够和便利店扳手腕了:“My Basket以邻近、价格低于便利店为优势,正在稳步增长。我们已经具备了与便利店的竞争力,并能够稳定地创造利润。”[4]
My Basket官网的一张动图,很好地展示了门店的选址要素,在医院、学校、住宅区的周围,十字路口的交叉处,有一家My Basket超市。
官网介绍,My Basket主导战略为东京都、神奈川县集中开店,单店的商圈范围较窄,约为3分钟步行距离。
My Basket主要服务于居住在附近的顾客:“我们在住宅区、商业街、公寓一楼等‘有这么个店就方便’的地方大量开店,作为从家或公司出发,一想起来就能马上前往的‘社区冰箱’,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生活支持。”
My Basket官网图片,图片来源:My Basket官网
《东芝科技新闻》报道称,My Basket很多门店距离很近,在横滨市西区的2个主导区域,半径300米内有5家My Basket门店,密度惊人。[5]横滨西区的消费者如果要去超市需要进行多次绕路,因此从地理位置来看,超市不够方便,他们无疑也是“购物难民”的一员。
而横滨西区也满足My Basket对人口密度的需求,这里单身家庭比例达到了57%,很多年轻消费者下班回家时会顺路到车站附近的My Basket购买一个人的食物。这些特点,让My Basket即便在半径300米内的区域开设5家门店,每家门店也有足够的客源。[5]
同时,因为My Basket的小型门店特征,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店铺选址。《东芝科技新闻》报道称,在市中心,几乎没有能开设大型超市的地方,My Basket保持每年100家的开店速度,也和其对环境要求不高有关。[5]
日本经济商业媒体《ツギノジダイ》就发现,在部分地区几乎每个公交站都能见到My Basket的店铺,甚至很多店铺就是在倒闭的便利店、餐饮店上开设的。[6]
My Basket在大型超市无法涉足的区域,找到了便利店无法满足生鲜的需求缺口,打造出能在小商圈内立足的经营模式,满足“购物难民”需求,以填补市场空白的方式完成了扩张。[5]
横滨西区两个半径300米的区域门店,图片来源:東芝テックCVC
店员上岗,需要“抢单”
如果说My Basket的选址和便利店仍有重叠,那My Basket的营业时间和用工机制则和便利店有明显的不同。
在便利店纷纷保持24小时营业的今天,My Basket却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营业时间在7:00-23:00,全天有8小时处于闭店状态。[6]
这是My Basket压缩成本的关键之一。
同时,My Basket和便利店普遍采用的特许经营模式不同,它所有门店均为全店直营。其优势就是员工能够迅速上手工作,每个店铺运营仅需要2-3人,不同店铺的员工都可以直接上手工作,这让My Basket的用人成本进一步降低。My Basket在2020年上线的点工系统,则是将附近居民可以更高效的加入到My Basket的兼职工作中来,让员工可以打2小时的“短工”,人力效率进一步提升。[7]
My Basket店员,图片来源:社員採用TOP | まいばすけっと
日本招聘网站《バイトル》曾采访My Basket的招聘负责人,我们可以从其分享的内容中了解My Basket员工工作的灵活性。该招聘负责人表示,My Basket是一个自由度高、容易工作的地方,适合没有工作经验或只有碎片时间的工作者,且员工可以在不同的区域的店铺进行工作。[8]
My Basket的所有门店在店内内容上保持高度统一,无论是商品陈列、货架布局,还是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等都实现了标准化,这让员工可以在不同店铺中迅速上手。
对于新员工,该招聘负责人透露,公司基本每天都有培训课程,课程分为2次,每次4小时。第一天,新员工会接受以理论为主的培训,第二天会在实际店铺进行收银实操培训,员工最快一周完成培训,两周可以掌握全部工作。[8]
利用易上手、可复刻的优势,My Basket于2020年引入了独特的点工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排班模式。
My Basket的点工系统,图片来源:My Basket
员工可以通过专门的APP,查看自己家、学校、回乡地以及外出时附近店铺的班次空缺。只要有空闲时间,员工基本上可以从2小时开始申请工作,灵活选择上班的时间和地点,该招聘负责人表示:“当外出突然有时间时,附近的店铺也有短时间的工作机会。”[8]
每个门店都备有围裙等工作用品,员工可以轻松到岗上班。这种类似外卖员抢订单的“抢”岗位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由度,也让门店能够根据实时的客流情况灵活调配人力,改变了传统排班模式,避免了人力闲置或不足的问题,显著提升了人力效率。
招聘负责人介绍,每一家My Basket的员工配置基本上是店长1人,其他兼职员工约20人。而兼职员工也有完善的晋升机制,如果有意愿成为店长,可以先转正,之后会有详细的培训,学习店长的工作。My Basket有很多学生、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中老年人都是My Basket的兼职员工,很多人工作超过一年半,甚至有工作5年、10年的兼职员工,是稳定的长期兼职。[8]
My Basket店员,图片来源:社員採用TOP | まいばすけっと
My Basket负责人表示,他们在招聘时也倾向于能工作更久的员工:“工作时间预期最好是三个月以上。”但整体的用工机制也较为灵活,对无特殊情况(如期末考、护理课程等特殊要求)的员工,要求每周至少工作1次,每次至少2小时。该负责人介绍:“这份工作容易请假,可以固定工作日上班,因此容易形成习惯,能更好地兼顾家务和育儿。与其他主妇一起工作也能建立社交圈,这也是一个优势。”[8]
除了“事少”、离家近,My Basket的福利也很在线。兼职最低时薪1170日元,最高时薪1720日元;兼职员工也可以在永旺系列商店享受员工折扣;若距离上班店铺超过2公里,公司还会报销交通费;大部分员工将其作为长期兼职,因此兼职员工也能够享有完整的年假。
My Basket店员,图片来源:社員採用TOP | まいばすけっと
为了尽可能减少人力成本,My Basket做的不仅于此。
在支付环节,My Basket积极顺应自助化趋势,引入“自助结账”系统。进一步减少了店员在结账环节的工作量,节省了人效。甚至竞争对手便利店标榜的店内烹饪、快递发货、公共事业费发货等服务也被一起省去,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和运营环节。[7]
2024年6月,My Basket引入了餐饮外送平台Uber Eats的即时服务。这和我们熟悉的外卖员到店取货不同,外卖员到店没办法直接取货,还需要自行配货、打包。这是为了不增加店员的额外工作,此业务上线时,My Basket相关人士透露,店员不参与,店铺运营完全不变是即时配送服务的前提。[7]
Uber配送员打包产品,图片来源:Impress Watch
在这套完整、灵活、聚焦主营业务的用工体系下,My Basket的成本得到了进一步压缩,利润率得到了提升。
2024年2月,My Basket人事、水电,销售及管理费用占比为23.6%,相较2019年2月期减少1.3%。[7]这种“抢单”上岗的新模式,对零售行业的人力管理也能提供借鉴。
便宜,到底怎么做到?
回到开头,7-Eleven之所以对My Basket门店的开业感到忧心,主要就是因为它的价格更有优势,同时售卖生鲜。
人力成本进一步压缩是My Basket能够控制售价的重要原因,但一切不止于此。
My Basket向2000店目标发展,图片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2025年2月,《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发表了My Basket经营模式的调研文章。文章中对比了JR锦糸町站北口附近便利店、超市的产品价格,调查结果显示,My Basket不仅比便利店便宜,甚至部分产品相较LIFE、堂吉柯德都更具价格优势。[7]
以日常消费品距离:My Basket的日清杯面售价204日元,比各大便利店便宜约2成,比唐吉诃德便宜10日元;My Basket朝日超爽啤酒售价185日元,低于便利店近2成,比唐吉诃德便宜17日元,比LIFE便宜18日元;而对比自有品牌6片装的切片面包价格,My Basket售价105日元,比便利店便宜40%。[7]
调研的地铁站附近渠道商品售价时,《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发现My Basket距离站点最远,但在傍晚时分最为拥挤。现场消费者从10几岁的学生到80多岁的老年人不等,消费者都给出了价格有优势的评价。[7]
My Basket门店,图片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第一,My Basket背后母公司是永旺。作为亚洲领先的零售集团,永旺的“拖底”是My Basket能够提供平价产品的核心因素。借助永旺的规模效应,My Basket成功将产品价格压缩到了比便利店更低的水平,甚至其产品售价低于EDLP(每日低价)型超市。同时,永旺自有品牌Topvalu也是My Basket商品的主要构成,“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进一步控制了成本。[5]
除去商品采购,My Basket通过简化、革新用工流程尽可能压缩了人工成本,这是超市获得价格优势的第二个重点。
第三,在店内售卖商品的选择上,My Basket主要针对城市中的单身家庭提供服务,通过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日常购物需求,做出了商品的取舍,提高价格竞争力。具体表现在My Basket的日常食品通常比便利店更便宜,而永旺自有品牌的软包装纸巾——消费者常购买的日用品,其含税价格为250日元,远低于便利店。
My Basket商品情报,中间为永旺自有品牌,图片来源:My Basket官网
从My Basket的SKU来看,它和便利店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丰富的生鲜产品。
以千叶县妙典駅店的My Basket为例,整个门店SKU数量超过3800,生鲜占约17%,日配产品(如乳制品、烘焙食品、蔬果肉类、即食餐等)占约26%,生鲜和日配产品占到了总和的44%,而日用品的构成在11%左右。[9]
作为一家食品超市,My Basket的SKU和大型便利店5000的SKU相比不具优势,但My Basket有大量便利店没有的生鲜食品。
便利店虽然以“小而全”著称,但在生鲜领域的响应速度较慢。7-Eleven的生鲜概念便利店SIP商店于2024年开设首店,仍处于实验阶段;小型超市罗森100则在今年5月将宣布提升生鲜商品的种类。便利店巨头在生鲜领域相对滞后,让My Basket迎头赶上。[7]
SIP商店1号店内,图片来源:零售圈
日本零售分销垂直媒体《Retail Leaders》曾针对My Basket的一家门店进行调研,分析其生鲜产品为何脱颖而出。[10]
调研团队走进门店后发现,My Basket生鲜区域的陈列逻辑与商品组合较为明确。店内陈列以水果为主,哈密瓜、西瓜、樱桃等水果以599日元销售,注重档次感,品种齐全;新鲜蔬菜则以购买频度高的商品和土特产为中心,西红柿一个品类就有6种SKU,品种丰富,冷冻蔬菜也放满了4扇冷冻柜门;加工肉类种类齐全,其中一半以上是精肉包装商品,刺身仅提供金枪鱼和三文鱼的切片,重点展示适合简单烹饪的商品。[10]
My Basket生鲜食品,图片来源:Retail Leaders
《Retail Leaders》认为,My Basket的一大特色在于其不断拓展蔬菜、水果、鲜鱼、精肉等产品品类,种类十分丰富,这也是它与超市和便利店形成差异的地方。不仅如此,My Basket还与其他竞争店铺有所不同——它在激发顾客“顺便买一件”需求的同时,通过突出商品种类的特色,进一步提升顾客对其他产品的购买欲望。[10]
永旺官网显示,集团重点改革课题是综合百货超市(GMS)改革、食品超市(SM)改革。永旺北海道社长青栁英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My Basket将会保持与GMS、SM一致的商品价格进行销售:“作为一家小型超市,我们的概念是增加生鲜商品的SKU。”[11]
My Basket肉类陈列,图片来源:Retail Leaders
而为了尽可能控制成本,My Basket选择在有限的SKU数量中,让其他品类的产品为生鲜作出妥协。
为了控制成本,My Basket着重发挥全店直营的优势,推行低成本运营策略。在店铺运营中,统一采用相同的货架、商品种类和价格。在便利店普遍采用的特许经营模式下,业主通常能够在商品种类上展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但My Basket却抛弃了“个性”,《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引用了My Basket曾对外分享的内容:“如果过于追求商品种类的繁盛,采购特定商品或增加进货量,采购网络和物流网络就会发生变化,容易造成损失。”[7]
基于这种理念,My Basket运营较为精简:没有特卖活动;不发放广告传单;没有圣诞蛋糕等节庆产品。由总部主导管理从采购到物流的各个环节,稳定的流程实现了效率化,也为My Basket背后的永旺争取了更大的议价空间。最终,My Basket在产品品类的丰富度上进行了取舍,从而专注于EDLP(每日低价)策略,在有限的品类中为消费者提供实惠价格。[7]
My Basket拓张速度快的原因,图片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在日媒的报道中,My Basket的成功来源于它的“没个性”。作为标准化超市,My Basket全店直营的模式能够给员工工作减压,进一步压低产品的价格,因此哪怕没有创意爆品,它还是能吸引附近的消费者。
但在“没个性”之外,My Basket通过差异性的产品、邻近的选址、灵活的用人模式,在社区里“安营扎寨”,甚至让便利店的店主也成了它的常客。这家不卖圣诞蛋糕的超市,“掐住”了消费者对零售渠道的核心需求——便利、低价、高效,这何尝不是My Basket选择的“个性”。
参考来源
[1]セブン、脅威は「まいばすけっと」 加盟店オーナー「生鮮並びコンビニより安く」,2025年7月9日,日本经济新闻
[2]罗天,127万企业“后继无人” 日本老年“购物难民”激增,2025年2月12日,红星新闻
[3]中井 彰人,飽和するコンビニを尻目にイオン系「まいばすけっと」が首都圏でなぜか爆増している理由,2025年5月15日,Toyokeizai
[4]イオン/吉田社長「まいばすけっと30年度2500店舗、将来的に5000店舗体制目指す」,2025年4月11日,流通ニュース
[5]急速に店舗数を増やす都市型小型スーパー「まいばすけっと」。そのシンプルで分かりやすいビジネスモデルとは,2022年10月27日,東芝テックCVC
[6]まいばすけっとの“増殖” コンビニ脅かす高密度な店舗網 利益率はV字回復,2024年6月18日,ツギノジダイ
[7]浅山亮,進撃のまいばすけっと、安さドンキ超え 秘訣は「没個性」,2025年2月8日,日本经济新闻
[8]『まいばすけっと』バイト&パートが「働きやすい」と噂の真相を採用担当者に直撃インタビュー!,2024年11月28日,バイトル
[9]矢野清嗣,まいばすけっと、最新大型店でわかった「最強ミニスーパー」の商品構成を徹底解説!,2022年2月10日,DCS
[10]榎本博之,PB強化型まいばすけっと、こう見る! 生鮮編 部門によって異なる打ち出しに注目、一方で冷凍は全般的に強化,2024年7月2日,リテ一ル·リ一ダ一ズ
[11]イオン北海道・青栁英樹社長インタビュー「GMSとSMの統合効果を発揮、エリアで存在感高める」,2020年9月7日,北海道经济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BIF食品饮料创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Sage,编辑:Panda,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