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也不玩了?超6成机构未出手,90家“已退圈”
封面来源丨Unsplash
广受关注的CVC,正在走向分化。
过去几年,CVC凭借独特的资源背景和产业优势,成为一级市场活跃和稳定的资本供给方。投中嘉川CVSource显示,自有记录以来,全市场574家CVC一共出手了16,310 起,投资规模合计1.16万亿。是硬科技市场的主角之一。
但自2021年之后,CVC的投资也逐渐下滑。2024年,CVC投资数量降至不足1000起,投资总金额482.47亿元,不论是投资数量还是金额,都降至2021年一半以下。
而且,今年有375家CVC迟迟未出手,占到574家的65.3%。有90家CVC,在2021年之后就停止了投资,占到CVC总数的15.7%。
去年我在成都调研采访时,有投资人就反馈说,CVC的投资业绩未必有市场期待的那么高,创业者“更不应该迷信CVC的产业优势”。投中嘉川在《中国企业风险投资数据报告(2025年H1)》中披露的上述数据,从侧面印证了投资人的观点:一级市场的分化趋势,也在CVC中上演。
574家CVC参与了股权投资,去年新增3家
国内一共有多少家CVC?
对于CVC行业内并没有一种明确的定义。我们所统计的CVC包括企业直投部门、控股/参股型CVC和财务型CVC。不包括企业以单一LP的身份委托市场化GP管理的方式;也不包括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产业投资集团。
以此为范围,根据投中嘉川CVSource统计,截至 2025 年7月 30 日,国内企业风险投资机构(CVC)合计705家。排除掉从未出手过的,再剔除只参与了并购和新股发行的机构,这705家中,一共有574 家发生过少数股权投资行为。
这574家大部分都诞生于2010年之后(见上图)。 从CVC的设立数量上看,2015年一个明显的峰值,这一年共有76家CVC设立。随后两年市场也延续了CVC的设立热度,分别成立了59家和62家。这三年一共诞生了197家CVC,构成了从2010年到2024年CVC设立的“顶峰”阶段。
“顶峰”的形成不难理解,它至少有两个原因。
其一,到2015年前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不少企业受风投推动而迅速成长,它们对CVC模式不再感到陌生,也有兴趣和能力参与到一级市场。第二,“双创”政策的推动,再叠加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机遇,让市场涌现出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这两大因素让不少企业迅速成为一级市场的活跃力量。比如2015年快手成立了投资部门;2016年蔚来汽车设立了蔚来资本;2017年汇川技术成立了汇川产投。这三家CVC都是这一阶段设立的代表性机构。
不过在2017年之后,受一级市场的整体环境影响,CVC的设立也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在2021年小幅反弹之后又继续下滑。
到2024年,我们统计到的新设立CVC只有3家,分别是海信集团设立的亿洋投资,晶科能源旗下的昕科基金,广西通路达设立的通路达CVC。
574家CVC投出1.16万亿
再来看看这500多家CVC的投资情况。
574家CVC投资事件数量合计 16,310 起,投资规模合计1.16万亿,在2018年和2021年形成了两个投资高峰。
先看第一个投资高峰——2018年CVC的投资数量为1565起,交易规模高达1614.04亿元。这显然是2015年-2017年CVC密集成立后的数据反应。
在这一年,互联网巨头的CVC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投中嘉川CVSource显示,腾讯投资在这一年出手了168次;阿里巴巴出手了64次;BV百度风投出手了74笔。就以腾讯投资为例,它在这一年陆续投资了贝壳、孩子王、名创优品、B站、美团、小红书、京东物流等一批耳熟能详的互联网项目。“腾讯投行”的外号也由之而来。
另外,新能源汽车CVC也开始崭露头角。2018年,尚颀资本参与了对地平线、捷氢科技等企业的投资;恒旭资本投资了斑马智行;北汽产投投资了北汽重安、长远锂科;蔚来资本投资了四维智联。这些投资掩盖在互联网CVC投资的“丛林”中,等到它们长成大树还要再等上两三年。
第二个投资高峰则是2021年。
这一年全国CVC出手了2106次,投资规模达1246.38亿元。相比于2018年,2021年活跃的CVC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互联网大厂,还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CVC、泛半导体产业连的CVC、传统企业和央国企旗下机构。
汽车产业链上,上汽系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旗下的尚颀资本出手了22次,恒旭资本出手了40次。比亚迪则在这一年以企业直投的模式出手了15次,数量是前一年的3倍(2020年出手了5次)。
泛半导体产业链CVC,当属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中芯国际旗下的中芯聚源为最,哈勃投资在这一年出手了36次,中芯聚源则出手了57次,两家机构在市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此外,传统企业如富通微电、德赛西威、温氏控股等都有投资记录,这些企业受转型升级的动机趋势,逐步开始涉足股权投资。而央国企旗下的CVC则成为了后续一级市场国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航发基金、三峡资本、中电智慧基金、国家电投创新投资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375家机构尚未出手,90家退出市场
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链的CVC,其出手力度在2021年之后还在延续。不过从整体上看,2021年以后,国内CVC机构对外投资事件数量逐年下滑。
2023年,CVC对外投资的数量1404起,投资总金额996.97亿元;2024年,CVC机构全年对外投资数量降至不足1000起,投资总金额482.47亿元,不仅在投资数量上较2021年出现腰斩,在金额上更是缩水到只有2021年的40%。
到了今年,前7个月国内CVC累计发生投资事件515起,交易金额合计327亿元。预计今年的投资水平,将会和去年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据投中嘉川CVSource统计,在574出过手的CVC中,有375家机构在今年都没有出手,占到CVC机构的65.3%。而自2021年起就再没有参与过投资的CVC机构共90家,占CVC机构的15.7%。
这意味着近百家CVC,已经逐步退出了少数股权的投资。
当然好消息是,过去两年头部CVC的出手频率并未进一步下降。
排名前20的CVC机构,每年依然保持着15笔以上的投资。2024年,尚颀资本、联想创投、浪潮集团、腾讯投资、中芯聚源、泰珑投资有20笔以上的投资;今年前7月,以上CVC依然是市场中最活跃的投资人。
这说明CVC在行业整体下行大环境下,也正走向分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越 J Curve”,作者:宋梓翔,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