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横店东磁似乎一直不在光伏“寒冬”里
01
2024年光伏制造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全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组件价格战愈演愈烈,企业大面积亏损。不少龙头厂商为清库存大打“地板价”价格战,利润大幅下滑甚至转盈为亏。
然而在这一片凛冽“寒冬”中,横店东磁却逆势而上,不仅保持盈利,还实现了盈利增长。这家横店集团旗下的新能源企业,在同行哀鸿遍野时何以独善其身,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
2024年报显示,横店东磁实现营业收入185.59亿元,同比微降5.95%;净利润18.27亿元,同比微增0.46%。
更引人关注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营收49.77亿元,环比增长23.98%;净利润猛增至9.00亿元,环比增长213%,同比更是暴涨437.24%。9亿元的单季净利创下公司上市19年来季度盈利的新高,成为横店东磁穿越寒冬的高光时刻。受此提振,年报发布次日公司股价应声涨停。
要知道在2024年,多数光伏企业亏损扩大,甚至有的企业上半年还盈利不少,但四季度把上半年赚的利润快亏没了。
不过,从具体数据来看,横店东磁还是受到了一些冲击。2024年横店东磁光伏组件出货17.2GW,同比增73%,但受产品价格大跌拖累,光伏板块收入反而同比下降至110.7亿元,同比降13.36%。但即便如此,横店东磁仍实现了18.74%的光伏产品毛利率,仅较上年略降2.07个百分点。这一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同行普遍个位数甚至亏损的惨淡表现,被业内评价为“高得吓人”。
此外,2025年上半年,这种增长势头仍在延续。根据最新业绩预告显示,横店东磁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6~10.5亿元,同比大增49.6%~63.6%。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同比增幅更高达69%~84%。
横店东磁之所以能在光伏寒冬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差异化的光伏业务战略和精准的海外布局。首先,公司提前卡位海外产能,巧妙利用政策“时间差”获取超额收益。2024年6月,美国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光伏组件免税进口政策到期,恢复对上述国家产品征收关税。
这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四国布局的海外产能丧失了进入美国高价市场的关税优势。横店东磁早在两年前就前瞻性地选择在印尼投资建设光伏电池产能,成功避开了关税陷阱。公开资料显示,公司首个海外3GW电池产能于2024年7月底正式投产,恰好踩在美国免税窗口关闭后的一个月。
凭借这一布局,横店东磁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新增了一块利润增长极。公司管理层也坦言,选择印尼作为光伏出海基地并非偶然:“起初专业机构评估印尼得分并不高,但管理层依然拍板落子印尼。”
02
此外,横店东磁能有如此业绩表现,还离不开其多元业务布局中的另两驾马车——磁性材料和锂电池业务。
资料显示,横店东磁起家于磁性材料,是全球知名的永磁和软磁生产商之一。2024年磁材板块收入接近46亿元,同比增长约17%,出货量达23.2万吨。公司磁材业务毛利率长期维持在27%以上。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横店东磁在永磁铁氧体领域市占率约22%,稳居行业龙头。
而锂电池板块则是横店东磁近年重点培育的第三极。横店东磁自2009年切入小型圆柱锂电池领域,主要应用于电动两轮车和储能等市场。2024年横店东磁锂电池出货量5.3亿只,同比增56%,实现营收24.15亿元,同比增17.74%,占公司总营收比重提高至13.01%。得益于原材料价格探底回升以及动力电池需求回暖,横店东磁7GWh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锂电业务毛利率由上年的约10%提升至12.7%。
尤其在2024年第四季度,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反弹显著改善了盈利,成为推动公司单季利润飙升的因素之一。不过,需要客观看到的是,横店东磁锂电业务目前约70%收入仍依赖于电动两轮车市场,产品毛利率相对偏低。若光伏行业长期维持“地板价”竞争,锂电业务占比上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摊薄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总体而言,“磁材+光伏+锂电”三大板块构成了横店东磁的业务铁三角。磁材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光伏业务贡献主要营收和利润弹性,锂电业务则代表未来成长潜力。三者协同发展,有效对冲了单一行业景气波动的风险,这种多元驱动战略在当前新能源行业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尤为可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业绩逆袭的同时,横店东磁也经历了一轮机构股东的减持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持有公司股票的机构投资者数量有100家,合计持股比例68.60%;而到了2024年末,机构持股户数骤降至69家,合计持股比例降至65.77%,当年第四季度退出的机构多达24家。
对于机构离场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对业绩暴增“含金量”的理性评估。2023年四季度横店东磁曾因理财暴雷一次性计提2.86亿元损失,拖累了上年同期基数。2024年四季度少了这一负担,净利润同比激增本就在预料之中。如果剔除该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公司单季业绩增长的水分相对增加。
另一方面,光伏行业景气度短期内仍未见底,不确定性犹存。有研报指出行业产能出清尚需1-2年,横店光磁能否在这段低谷期继续保持盈利增长,需要持续观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预见能源”,作者:柯阳明,编辑:杨锐,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