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两家国资“争夺”,良品铺子的易主迷局

连线Insight·2025年07月22日 18:07
良品铺子需要“白衣骑士”。

近几年,几家昔日的“零食巨头”,都过得不太好。

消费降级之下,量贩零食品牌以性价比策略大肆扩张,让多数传统零食品牌受到挤压,业绩增速放缓,甚至面临亏损,几家老牌零食品牌的转型动作频频,但取得成效的却不多。

曾经的“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在多番挣扎自救后,选择了卖身。

近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武汉国资委旗下长江国贸分别与宁波汉意和良品投资、达永有限签订《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长江国贸拟受让良品铺子1.2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9.99%。

若交易顺利完成,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人也将从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变更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良品铺子发布的公告,图源Choice

陷入亏损,转型效果不佳的良品铺子,能够迎来国资入主,或许是一次新的转机,这意味着公司的资金问题有望解决,公司的“品类拓宽战略”也有望加速推进。

但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波折。

由于此前宁波汉意在寻找新买家的时候,就已经和另一家国资广州轻工进行了磋商,还签署了《协议书》。

不过最终,宁波汉意还是选择了长江国贸,这引起了广州轻工的不满,其将宁波汉意告上了法庭,导致宁波汉意所持有的19.89%良品铺子股份被冻结,良品铺子也陷入了“一股两卖”的争议。

根据良品铺子最新发布的公告,这场股份转让纠纷现已被法院受理。

或是因为这起诉讼,良品铺子发布的这份控股股东变更公告没有在二级市场中激起太高的水花,7月18日复牌后,良品铺子的股价收报13.69元/股,下跌0.15%。

但这场诉讼对良品铺子而言未必是坏事。能被两家国资“争夺”,意味着良品铺子仍有较大想象力。

只要交易能如约完成,良品铺子的求生之路依然有转机。

1 良品铺子的易主“迷局”

从各家媒体的报道以及良品铺子发布的公告中,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良品铺子这次“一股两卖”争议的脉络。

根据良品铺子在7月17日发布的公告,宁波汉意和广州轻工实则已经在今年5月就对协议转让良品铺子股份的事项进行了磋商,还签署了一份《协议书》。

在这份协议书中,双方不仅约定了广州轻工将对公司进行的尽职调查安排、投资安排、违约责任等内容,还提及了协议签订之日至2025年5月28日,乙方对本次交易的股份享有优先购买权。

双方在协议书中约定,若广州轻工决定按上述交易价格推进本次交易或签署交易协议,宁波汉意应当无条件配合,不得拖延或拒绝。如因广州轻工原因于5月28日未能签订本次交易协议,则本协议终止,宁波汉意不承担违约责任。

图源良品铺子官网

公告还称,良品铺子的实控人杨春红、杨银芬、张国强此前已经与广州轻工确认了协议版本内容,个人出具了同意与广州轻工交易良品铺子股份的承诺函。

但在协议的日期中,双方并没有签署相关股权交易协议,为此广州轻工还向宁波汉意发出了一份《关于督促签署交易协议的函》。

买家意向强烈,这场交易却没成的原因,疑似是良品铺子的创始人杨春红没有前往广州签字。

据财经涂鸦的报道,有交易相关人士透露宁波汉意方需签字的自然人涉及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

但在广州轻工与宁波汉意约定的时间里,杨银芬、张国强以及今日资本方代表均已赶赴广州与广州轻工签字,杨红春则并未出现在签字现场,导致广州轻工认为其违约,引发后续诉讼。

该相关人士还称,直到签约前一天,杨红春在沟通中仍表示其同意此次股权转让,并承诺将及时赶赴广州签字。

一切看似正常进行,为何宁波汉意最终要冒着违约的风险放弃广州轻工,与长江国贸签订最后的协议,这可能不是“钱”的问题,或许与公司所处的位置有关。

广州轻工与宁波汉意定下的价格是以每股12.42元或签订正式交易协议(含签署日)前N个交易日均价乘以1.05孰低为准,这与长江国贸最终的成交价12.42元/股相差不大。

而良品铺子的总部就在武汉,且据财经涂鸦的报道,有接近长江国贸方的人士认为,此次股权收购行为,是当地政府为民企纾困的举措。此前武汉方面已经为原本质押在金融机构的宁波汉意股权提供了一些支持工作,但目前良品铺子尚未对此进行公告。

虽然良品铺子在最新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本次涉及诉讼系广州轻工和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股权纠纷诉讼,公司为第三人,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当期损益无重大影响。

良品铺子的最新公告,图源Choice

但由于广州轻工提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宁波汉意所持良品铺子的7223.99万股股份已经被冻结,这些股份占到了其所持有良品铺子股数的56.46%,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19.89%。

据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分析,股权变更期间发生重大诉讼,尤其是股权冻结,在冻结期间无法进行工商登记变更。

因此,这场交易的最终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

2 为了救活业绩,良品铺子做了很多努力

实际上,在筹划交出控制权之前,良品铺子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动荡,管理团队也做了很多努力。

2023年,由于量贩零食行业玩家的大举扩张,打了高端零食品牌们一个措手不及。良品铺子在那一年录得营收和净利润首次双双下滑,分别大幅下滑了14.76%和46.3%。

面对行业突如其来的巨变,良品铺子的反应并不慢,其在那一年的11月就官宣换帅,公司联合创始人杨银芬成了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并在良品铺子内部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降价”活动。

但尽管这个昔日的高端零食巨头下定决心“低下头”,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对爆款产品大幅降价,还在2024年又提出由“高端化”向“自然健康零食”转向的策略。

图源良品铺子官方微博

但这些都没能扭转局面,供应商的压力变大、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没变高,公司的毛利率受到影响,业绩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就由盈转亏。

2024年,良品铺子录得营收下滑、利润亏损,营收为71.5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0.46亿元下降11%;净亏损为461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25.57%;扣非后净亏损为7476万元,同比下滑了214.77%。

经历一年多的努力没能扭转局势的良品铺子,在今年3月再次换帅,任命程虹担任新掌门,程虹曾自2019年起参与良品铺子“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研究,对良品铺子也比较了解。

自程虹上任后,良品铺子就开始不再只做零食了,而是开始销售品牌既有产品原料,以及这些原料的衍生品。

根据良品铺子在今年3月启动的经营策略调整,公司一是要将产品品类由零食拓宽到食品,二是在营销上以挖掘原料产地故事、融合地域文化等方式打造差异化叙事,三是提升以产地、经销商为主的外部生态的销量。

今年4月,良品铺子又与京东、湖北秭归等7县市政府达成合作,直采脐橙、莲藕、鸭蛋等以往产品的原料,对其进行筛选、定制后在平台上售卖。也就是说,良品铺子未来既卖原料,也卖成品。

如今,点开良品铺子的直播间或线上店铺,不仅可以看到小龙虾、咸蛋,还有艾灸颈贴、眼罩等等。

图源抖音良品铺子官方旗舰店

不管是在2023年决定降价,还是如今扩展品类的举动,实则都是良品铺子在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举动。

对于零食品牌而言,供应链是重要且关键的一环。

由于零食品牌的产品所涉品类繁多,因此完全靠自建工厂不现实,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质价比”需求,又要求着良品铺子做好供应链管理。

因此,良品铺子想从原料的品质故事讲起,顺带讲到公司所有产品的品质故事,这无可厚非。

但知易行难,近期,良品铺子还是发布了一份业绩预亏的报告。

良品铺子预计2025年上半年的归母净亏损为7500万元-1.05亿元,扣非后亏损为1亿-1.3亿元,创下有公开数据以来最惨淡的半年报。

这次官宣易主,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创始团队已经在寻求外界的帮助了。

3 被两家国资“抢夺”的良品铺子,还有想象力

被质疑“一股两卖”后,良品铺子曾向媒体回应称,“简单来说,可能两大国资都认为(上市公司)是优质标的,交易方在商业谈判中出现分歧。”

事实也似乎确实如此,有交易相关人士向财经涂鸦透露,广州轻工目前仍坚持推进此前《协议书》所约定的交易。也就是说,广州轻工还是有很强的投资意向。

或许对于两家国资而言,尽管良品铺子近期的业绩不佳,但其仍然是零食行业最大的几家品牌之一,多年的发展为其积累了不错的发展基础。

虽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高端零食”的标签并不被消费者看好,但良品铺子的品牌知名度仍然不小,品牌的影响力仍在。

此外,良品铺子手中的供应链体系与渠道网络已经十分完备,公司也搭建有较为完备的研发平台,如果找到新的出路,良品铺子亏损的业绩也有望复苏。

图源良品铺子官方微博

如果交易能够顺利进行,那么良品铺子的想象力也会更丰富。

从长江国贸的基本情况来看,其拥有多元化背景,这与良品铺子近期开拓多元化产品线的发展策略不谋而合。

其中,长江国贸下辖武汉金控现代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武汉经发粮食物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旗下拥有冷链、粮食、有色金属、跨境电商等业务。

如果长江国贸能成功入驻良品铺子,可能会在供应链上,对良品铺子有所助力。

良品铺子也表示,依托国资资源,公司将聚焦产品创新与供应链整合,实现两个关键转型:从“品质零食”向“品质食品”扩容,从产品商向产业生态组织者进化,加快发展成为产品特色化、渠道多元化、供应链高效化、品牌国际化的食品领军企业。

而市场对于良品铺子将易主的期待,在7月10日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当日晚间,良品铺子对外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股票自7月11日起停牌。

但停牌之前,良品铺子的股价就提前涨停,截至7月10日收盘,良品铺子报13.71元/股,上涨10.03%。

如果良品铺子与长江国贸的交易顺利完成,那么公司也将获得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

长江国贸将以12.42元/股的价格,合计受让8421万股,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21%,交易总价款为10.46亿元。

这个定价,与良品铺子涨停前的股价基本持平。

除此之外,良品铺子还向媒体透露,创始人杨红春并未“离场”,将留任高管并保留重要股东身份,此次交易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主动选择,通过引入本地国资,公司将在供应链深化、渠道拓展、研发创新等实现突破。

良品铺子官方微博

“17岁的良品,面临着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挑战,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不变,真的有可能失去在牌桌上的机会。”

这是2023年,杨银芬曾在致全员的公开信中说过的一句话,时至今日,这句话仍然适用。

这次寻找国资入主,也是良品铺子一次重要的拐点,在牌桌上留下的时间也可能会更久一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作者:窦文雪,编辑:子夜,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已向行业头部一级供应商送样,拿到小批量测试订单,开始向部分头部客户供货。

7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