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国资争抢良品铺子
良品铺子筹划控股权变更一事,昨晚尘埃落定,武汉国资最终胜出入局。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股权交易,这是一次双赢甚至多赢的合作,交易模式极具“稀缺性”和“借鉴性”。
良品铺子主动求变,引入国资作为新控股股东,可以说对公司、对行业,都具有参考意义。
一、两大国资争抢
必须承认,良品铺子这次为了公司未来更长远的发展,选择的新控股股东可谓用心良苦。
根据公告,这次良品铺子筹划更换控股股东意向后,共有两家国资进行争抢。分别是“广州轻工”和“长江国贸”,最终长江国贸成为赢家。
长江国贸是武汉国资委旗下“武汉金融控股”子公司,聚焦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等业务。而供应链,正是良品铺子最需要强化的合作。
公告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风险提示细节,就是广州轻工因为没有“抢到”良品铺子,以股权转让纠纷为由,对原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法院对宁波汉意的股权进行保全冻结。
据了解,广州轻工与宁波汉意今年5月份,签署的是一份意向转让协议,而宁波汉意并不能完全代表良品铺子,公司最后经过审慎考虑更改合作方,长江国贸入局。
在我看来,广州轻工就算因为没“抢”到良品铺子有些情绪,但抢购方都是国企,地方政府之间肯定会协调解决的,毕竟都是国有资本,交易不大可能再会有什么变故。
二、“联姻”是双赢
良品铺子通过引入地方国资,将率先完成从'产品竞争’到'供应链生态竞争’的战略升维,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突破,更将推动行业打破内卷,为深陷同质化竞争的休闲零食行业提供了破局方向。
一方面,双方将强化供应链协同,通过“供应链+品牌+渠道”深度协同,降低全链条运营成本,提升产业链综合效能,助力良品铺子从“品质零食”到“品质食品”的生态转型。
另一方面,长江国贸作为产业资本、耐心资本,对良品铺子会提供金融赋能的战略价值。同时,依托国资资源,良品铺子在引入国资后,会为市值管理和业务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良品铺子因为遭遇量贩零食冲击,业绩承压,这两年公司股价大幅回落。这其中又跟达永有限、珠海高瓴两大投资资本减持有直接关系。此次国资作为耐心资本接盘,对股价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长江国贸的供应链网络与武汉金控的金融资源,将为良品铺子从“零食品牌”向“品质食品运营商”的跨越提供核心支撑——前者解决原料溯源、成本控制的产业痛点,后者破解长期发展的资源瓶颈,这种‘产业深耕+资本赋能’的协同,恰好契合了食品企业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全价值链竞争的行业趋势。
三、创始人没跑路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将持股29.99%,宁波汉意持股17.22%,达永有限持股9.17%。
也就是说,创始人杨红春并不是像外界传闻的那样套现跑路,他将以公司第二大股东的身份,继续带领核心经营管理层,管理公司日常。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股权转让没超过30%,此次实控人变更并不等同于收购,仅涉及特定股东的股权转让,不会改变公司的经营。良品铺子也将成为“首个由地方国资控股的全国性休闲食品平台”。
随着国资赋能逐步兑现,良品铺子在供应链优化、产业链延伸渠道拓展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改善,将持续提升其盈利能力与股东回报水平。
就人个而言,我还是很看好这次国资入局的,毕竟,国资战略入主实体企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新“国九条”实施以来,2025 年已有超20 家A股公司控股权转至地方国资,涵盖制造、消费等多个领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蓝媒汇”,作者:韩韩,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