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热度重回巅峰,一大批中小品牌快速借势突围
7月以来的周末,让茶饮人集体亢奋起来——
小票堆成山、店员连轴转、骑手马不停蹄,有门店晚上11点还在做奶茶,有门店日接3000单店员忙哭……仿佛每年“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火爆被前置。
外卖补贴带来的泼天流量,无差别惠及平台商家,其中一大波腰部品牌、区域特色品牌、小微品牌正在快速借势突围。
陈多多一天万单、茶话弄涨175%,一批新品牌借势突围
过去两周,一杯奶茶再次成为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一天接几万单,卖掉半年库存,小票机干废、店员摇奶茶到次日凌晨,根本做不完——一场由淘宝闪购500亿消费券点燃的“外卖大战”,让现制茶饮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单狂欢。
每一家门店都在一次次刷新业绩的历史记录,恍惚间,茶饮似乎再次回到5年前的巅峰时期。
让人欣慰的是,在头部品牌门店爆单,茶饮股价持续上涨之外,我还看到,很多只有几十家、几百家门店的区域品牌脱颖而出。
曾因为巨头加密,光芒一度被掩盖的腰部品牌、小微茶饮等,在这波消费券刺激中获得了流量滋养,业绩大幅上涨。
南京本土品牌永民手作,营收翻了1倍多。贵州去茶山的部分门店,订单环比增长超过200%。
西安茶话弄与饿了么围绕“长安荔枝”爆品开展营销活动,助推外卖订单日环比增长175%。成都品牌陈多多,在补贴刺激之下多个门店订单量达到历史峰值,一天好几万单。苏州的梧桐姥姥,7月日均订单(较4月上线闪购前)增长230%。
公开资料显示,淘宝闪购500亿平台消费券上线第一周,大量餐饮商家生意多次破峰,4124个品牌破峰次数达9818次。在这些破峰品牌中,95%为区域连锁品牌。
7月14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再次创新高突破8000万,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的基础上,本周又环比净增15%。同时,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
本着“有效激发城市特色消费活力”的主张,平台通过消费券给予消费者实惠,也为商家公平地导入更多流量。
而在实际执行中,平台出资在消费券中占了大头,并不会增加商家的经营成本,这波举措或让一波中小品牌成为最大赢家。
拓新客、提势能、升效率……流量之外,中小品牌收获了什么
以往的几次行业大战,站在舞台前的多是头部品牌的“神仙打架现场”,这次不一样了。
淘宝闪购的流量,对腰部、中小、小微等不同层级的品牌“雨露均沾”,他们也均实现了正向的生意变化。
1、突围战:新客海量增长,实现低成本拉新
背靠阿里生态庞大的流量池,淘宝闪购为品牌带来巨大的流量曝光机会。
永民手作相关负责人表示:“补贴带来的订单中超过60%为新客,淘宝闪购的订单占比显著领先其他平台。”
“通过平台活动首次下单茶话弄产品的用户占比超过50%,他们首次认识了茶话弄;另一方面也唤醒了老用户的消费热情,通过平台流量+技术赋能,我们得以更加精准、高效地触达用户。”茶话弄相关负责人表示。
2、提势能:更多区域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埋下种子
对于具有本土特色、小众的茶饮品牌来说,没有明星代言人、做不了顶流IP联名,影响力一般局限于所在城市/区域。
但他们中仍有不少处在激烈竞争或扩张阶段,这波外卖补贴不仅为其带来了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也扩散了品牌认知度。
换言之,中小品牌难得“被看见”了,在更多消费者心中埋下了种子。
成都的李山山,今年6月中旬才上线外卖,其门店运营负责人贾羽分享:“借着这波外卖势能,品牌同比去年和上月同期增长了250%,从后台数据看,淘宝闪购(饿了么)订单占比65%左右。”
正如去茶山相关负责人所说:“接下来的7、8月是茶饮旺季,淘宝闪购这500亿补贴,对于正在开拓的区域品牌来说是重大利好”。
可以说,这次平台消费券,一方面拓宽了客群,也帮一线的门店经营者建立了信心。
3、升效率:日销千杯下,完成一次压力测试
很多中小品牌,也在过往的两周完成了一次“压力测试”。
比如茶话弄多个门店单日(仅外卖)近3000单,远超去年同期水平。短时间内订单量大起大落可能导致前、后端压力增加,尤其是门店出餐和服务能力受到极大挑战。
“外卖补贴带来的流量动荡,倒逼品牌进一步提升供应链前置规划、物流调度能力和门店弹性经营能力。”
茶话弄相关负责人透露,茶话弄对重点门店派驻支援员工、优化餐品SOP和服务流程,减少顾客排队等候时长、在各业务端口的通力协作下,完成了一次提升经营效率的大练兵。
最终,那些借势突围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埋下种子;那些日销千杯的门店,完成压力测试;那些穿越补贴周期的企业,更打磨出极致效率。
穿越流量周期,中小品牌的长期考验才真正开始
真正的商业文明,不是只让头部品牌的销量破亿,而是让每个“小而美” 的商家,都能在阳光下体面地经营。
这场看似平台间的竞争,实则让茶饮行业站上时代风口,在资本洪流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塑。
对仍在尝试扩张的中小品牌来说,更是难得的机遇,可以让跨区域的品牌认知度在这波宏流中快速提升。
比如梧桐姥姥2022年在苏州开出第一家门店,目前在苏州及周边城市也有近50家门店。近期,品牌走出江苏,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显著的增单、增利结果,对于激烈竞争中本就不易的中小品牌来说更是一剂强心针。2008年在成都创立的陈多多历经茶饮行业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今门店仍以四川省内为主,加盟店数量约在270家左右。
相比其他品牌的加速,陈多多的门店的步伐则相对稳定。淘宝闪购上线以来,品牌不少门店的订单和利润均增长翻番,给了品牌更多的信心,“这在去年同期是完全不敢想的销量”,品牌外卖运营负责人介绍。
3000多亿的新茶饮市场,补贴或许只是浪花,真正的远航还是要靠品牌自身的舵盘。
在市场回归常态后,如何将“薅羊毛”的价格敏感用户转化为品牌的忠诚客群,更取决于品牌本身的产品创新、场景构建与文化认同的深度。
在仍旧激烈的茶饮市场中,品牌长期的生命力最终比拼的还是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能力。
结语
在一些品牌看来,外卖大战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茶饮习惯,与行业多年发展所形成的新鲜食材、健康轻负担的消费风尚相叠加,或推动新茶饮产品结构和盈利模型的再次重构。
总归,平台补贴只是催化剂,品牌的生命力永远来自产品与文化构筑的护城河。补贴可能总会退潮,但在流量大潮中沉淀足够的品牌资产和品牌心智,才是真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咖门”(ID:KamenClub),作者:国君,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