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古早品类”,加了AI后拿下百万美元众筹

白鲸出海·2025年07月15日 11:49
从家庭亲情纽带到个人艺术装置,不重实用重美观?

今年 3 月,智能相框 BLOOMIN8 在 Kickstarter 上发起众筹,彼时笔者以为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照片显示器。然而,近日在浏览其他众筹产品时,Kickstarter 时不时在底部推送“智能相框”类产品,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在搜索栏敲下“smart frame”后,笔者意外于这条老赛道近年还有不少“新选手”的同时,也被 BLOOMIN8 的众筹成绩所惊喜。

“smart frame”搜索结果;BLOOMIN8 众筹约 240 万澳元(折合约 156 万美元),早鸟单价 167 美元|图源 Kickstarter

同类产品中,众筹表现优秀者在 15 万美元徘徊,更多的不过几百、几千美元;而 BLOOMIN8 最终将近 156 万美元的众筹成绩,领先其他智能相框产品一个量级。在了解完整个智能相框的发展轨迹、以及 BLOOMIN8 的这款产品之后,只能说 BLOOMIN8 的成绩来源于对相框产品最本质功能的聚焦、以及脱离了智能相框的“框架”。

被 iPad“碾压”、探索 AI 跑偏,智能相框起起伏伏的二十年

在 2025 年提起“智能相框”,似乎隐隐带有年代气息,脑海中浮现的经典产品形态是玻璃质感的宽边、搭配背后支架,屏幕中央放着一张经典全家福或者展示小孩子的灿烂笑容。而回顾“智能相框”的发展史,也确实可以从千禧年之前说起。

以照片传输方式和屏幕显示技术这 2 个穿引了智能相框发展阶段的指标来看,我们可将 2010 年作为分界点,大致将老一代智能相框划分为 1.0 时代和 2.0 时代。

在 1.0 时代,彼时产品还谈不上“智能”二字,称其为“数码相框”更合适。2000 年前已经有厂商探索在小型电子屏幕上展示数码照片的形式。美国 CEIVA 是早期智能相框的代表品牌,主要通过内存卡直接读取数码照片,或通过内置调制解调器(可接入电话线,拨号上网)从服务器下载照片;功能相对单一,以幻灯片式循环播放数字照片为主;显示技术上,普遍采用低分辨率的 LCD(液晶显示屏),色彩表现一般,且存在背光发光、视角受限、耗电量大等问题。

CEIVA 数码相框|图源 CEIVA 官网

之后,蓝牙、电子邮件等传输技术出现,索尼、三星等硬件大厂也纷纷加入,使得照片传输的地域限制有所降低。照片显示方面,仍然以 LCD 显示屏为主,但分辨率和色彩表现有所提升,出现 HD、FHD,甚至 4K。部分品牌还在功能上增加了看天气、听音乐等,售价也随之拉高到 100-300 美元。

数字代表像素点个数,HD 高清即 720p,FHD 全高清即 1080p;不同分辨率下公式代表水平方向像素点*垂直方向像素点

转折点出现在 2010,那年,苹果发布 iPad。同样的大屏,类似的传输方式,囊括智能相框图片展示功能的同时,还支持拍摄、娱乐等其他功能,给 1.0 时代的相框产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据 Statista 数据显示,从 2013 年到 2015 年,美国数码相框产品均价从 34 美元下降至 25 美元,批发销量也从约 500 万件下跌到 200 万件。

但这种困境也促使相框产品进入 2.0 时代,开始了智能化。

首先在传输方式上,无线的 WIFI、蓝牙传输更加普遍,并且到 2015 年后开始出现云端图库和 App 传输;显示技术上,开始采用高清 IPS、OLED 等效果更好的屏幕,一些产品开始注重屏幕亮度、对比度和照片多角度呈现的优化。

注: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IPS 技术优化液晶分子以水平方式排列,遇到外界压力时分子结构向下稍微下陷,使液晶屏的反应速度更快、更稳定,可更好避免画面失真、保留图像原有色彩。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或称有机发光半导体,具有自发光的特性,当有电流通过时就会发光,不仅显示屏幕可视角度更大、轻薄柔软,因为少了LED背光,耗电也更低。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2.0 时代的智能相框开始扩展图片显示之外的功能。典型如丹麦品牌 Frameo、美国品牌 Aura,在 2016 年左右推出的智能相框产品,可以通过配套 App 上传图片,并允许多个用户关联同一相框,支持共同更新,这意味着智能相框开始具备“社交”属性。据公开报道显示,2019-2021 年,Aura 的用户数量平均每年增加 100 万,并在 2022 年获得 2600 万美元融资,这也算是,智能相框发展的一个小高潮。

Frameo、Aura 的相框和 App。Frameo 产品售价在 150 美元左右,Aura 定位相对高端,售价在 300-500 美元。|图源 Frameo、Aura 官网

近五年“臃肿”的设计探索,功能全面但有点跑偏

时间拉近,从 Kickstarter 上我们可以看到 2020 年后仍有不少智能相框产品出现,而且出海团队成为了主力军。

除 Loop2 外均为出海产品。iFramix Pro硬件本身不具备显示屏。|据 Kickstarter 信息整理

在这几年里,日趋成熟的云端技术和用户对同步功能的习惯,使得 App、云端传输成为了智能相框的标配。但显示技术方面则出现了较大变动,有产品开始尝试 E-Ink 显示屏(Electronic Ink,常被称电子纸/墨水屏,代表性使用案例为 Kindle)。相较于传统的液晶屏,E-Ink 早期色彩表现能力相对较弱,但具备能耗低、观感舒适和不同视角下图像呈现清晰、不反光的优势。

注:E-Ink 显示原理与传统的 LCD 或 OLED 屏幕不同,其核心是一种结合化学、物理与电子学的材料,被称为“电子墨水”。由数百万个微小的微胶囊组成,胶囊内部都悬浮着带有不同电荷的彩色(通常是黑白)微粒,材料自身不发光,而是通过反射环境光来显示图像。因此,与其它显示技术相比,电子墨水的反射率和对比度更好。

液晶屏与 E-Ink 屏对比

而上一代智能相框在社交功能上的探索,也给后来产品提供了借鉴思路。其中,Loop 2 凭借家庭成员间可以点赞、互评强调“亲情链接”,进一步增强了社交属性,成为新一代智能相框中为数不多众筹过万的项目。而另一款 iFramix Pro 则另辟蹊径,以一款智能相框的“变形”产品收获 17 万美元的众筹。

iFramix(左)和iFramix Pro(右)众筹情况。2 款产品均单价 70 美元左右,一代产品 iFramix 于 2023 年 7 月以35 万美元结束众筹,2 款产品功能类似|图源 Kickstarter

iFramix Pro 实际上是一款通过 iCharguard(可实时监控电池,控制充电状态)将闲置 iPad 转化为智能相框的产品,相框不过是产品的最终呈现形态,本质上还是依靠 App 控制 iPad 实现具体功能。这个众筹成绩或许谈不上出色,但其转换视角,从旧物利用的角度去设计产品的思路,具备参考价值。一是抓住了用户在产品更新换代下,难以处理老旧 iPad 的痛点;二是通过低成本装置,给用户营造了让产品再次增值的体验感。这可能也是 iFramix 在短期内推出 2 款雷同产品还有不少人买单的原因。

官方宣传 iFramix Pro 可让老旧 Ipad 再次价值 500 美元(上);AI 功能可分析照片风格后,自动匹配文本(下)|图源 Kickstarter

此外,顺应 AI 热潮,智能相框在功能上也在集成 AI 技术,多应用于日程安排、摘要提示方面。不过,从功能栏扫下来,会发现产品功能越来越多,但众筹成绩并未见明显水花。细看不难发现,其中很多功能(如音/视频播放、日程管理,甚至增加灯光效果),很难说是明智的“加法”。这些功能,在用户的生活中,已经有智能音箱、大屏设备等硬件来承接,作为相框,主要功能还是承载用户对某些美好画面的回忆。

拿下 150 万美元,加了 AI,也进入了“另一条赛道”

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 BLOOMIN8 时,会发现其主要变化都在围绕图像呈现这一主要功能展开,也就是电子相框的本质,展示。

首先在显示技术上,BLOOMIN8 采用了最新的 E-Ink Spectra 6。传统墨水屏多为黑白 2 种色彩颗粒,而Spectra 6 包含 6 种颜色颗粒(红、绿、蓝、黄、黑和白色),在保持原有低功耗和类纸观感的同时,可构建更广阔的色域,提供更高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提升图像呈现效果。

注:由于 Kickstarter 产品众筹结束到正式发货通常有一段时间间隔,E-Ink 发布了新的 T2000 芯片,可进一步优化 Spectra 6 的图片显示效果,不少众筹支持者在评论去区留言希望 BLOOMIN8 在正式发货时能再优化显示器。

得益于 E-Ink 显示技术的低功耗特性,据官方宣传显示,BLOOMIN8 除了更改图像,平常展示中几乎不会耗电,充满电后可以持续使用数年,且电量耗尽后仍可保持最后的图像显示。此外,Spectra 6 支持部分图像闪烁效果(E-Ink Sparkle™),可支持屏幕上部分区域的动态闪烁效果。

同样使用了 E-Ink 技术的 Artink(左,4 color,6 月上线)和 BLOOMIN8(右,Spectra 6,3 月上线)效果对比|图源 Kickstarter

传输方面,除了和现在大多数产品一样支持 App 传输、允许家庭成员共享相册外,考虑到海外用户对隐私问题的重视,BLOOMIN8 还支持 SD 卡本地传输和 Home Assistant 自定义集成,这意味着用户无需上传设备数据的同时,还能与其他品牌的不同设备实现物联操作。

注:Home Assistant 是一个开源的智能家居自动化平台。它不是一个设备,而是一个可以安装在小型计算机(如树莓派)或服务器上的软件系统,类似整个智能家居的中央控制中心和自动化引擎。通过各种“集成(Integrations)”来连接和控制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允许用户创建自动化规则,如“晚上 11 点自动调暗灯光”、“如果门窗打开超过 5 分钟,发送提醒”。

图源 Kickstar

而当我们查询 BLOOMIN8 开发团队背景时发现,其兼容特性和对供电设计的思考在产品中早就存在。

BLOOMIN8 的开发团队是来自深圳的安铂科技(Arpobot),成立于 2021 年,创始团队为墨尔本大学校友。据官方分享,BLOOMIN8 的灵感来自于哈利波特中的会动的壁画;而旗下首款产品 Arpobot Smart Shade,与智能相框无关,其发明缘自 covid-19 长期居家中来来回 回拉窗帘的烦恼。

Arpobot 创始团队和 Smart Shade|图源 Arpobot 官网

Arpobot Smart Shade(下简称 Smart Shade)是一款智能窗帘,与 SwitchBot 的智能窗帘类似,将百叶窗拉绳放入 Smart Shade 中,用户即可通过手机实现远程开关窗帘的操作。

Smart Shade 支持 Matter 和 Thread 服务。Thread 是一种低功耗、基于 IP 的物联网协议,可视作智能设备之间互相连接和传输数据的“公路”;而 Matter 则可以看作不同设备间互联的“通用语言”。而到 BLOOMIN8 诞生时,Arpobot 将这种物联网服务设为了 Home Assistant。其作为软件平台,能够“理解”Matter 的语言,并通过 Thread 来控制和自动化这些设备,使其集成为统一的智能家居体验。

而在供电设计上,为避免附近无充电口而出现难以安装的难题,Smart Shade 设计了贴合设备机身的 4000mAh 大容量电池(IoT 设备电池容量一般在 500–2000mAh),支持拆卸充电,还可当移动充电宝使用。集成和省电的思路,也延续到了智能相框产品中。

Arpobot Smart Shade 支持服务与电池设计|图源 Arpobot 官网

而 BLOOMIN8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打破了智能相框主要承接人们美好回忆的需求定位、以及延伸出来的链接亲情与友情的社交属性,BLOOMIN8 的定位更偏向艺术展示装置,跳到了 AIGC 的“舒适区”。

图源 Linkedin

因此,从 BLOOMIN8 选择的显示技术也就能够发现,这类屏幕的优点很多,但色彩呈现比较差,因而并不适用于展示真实照片,或者说并不是真实照片的最佳展示方案。而从其众筹结果倒推,用户对其艺术作品展示硬件的定位,是比较买账的。

考虑到不同类型艺术作品的呈现效果和更逼真的装饰形态,BLOOMIN8 还提供了三种不同尺寸的相框,且与宜家 RÖDALM 相框兼容,此前同类众筹产品大多都只提供唯一尺寸选择。

但在配套 App 上,BLOOMIN8 却收获了一些吐槽。为了满足内容展示多样性的需求,App 支持个性化的“AI 艺术创作”,包括文生图、图片风格转换、图转视频和灵感图稿随机生成等 AI 功能。日常展示中,AI 也可根据用户喜好随机推送照片,切换展示内容。但根据用户评论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这项功能,AI 生图对于 BLOOMIN8 反而更像“噱头”。

相关评论|图源 Kickstarter

尽管目前早期用户对 AI 生图功能存在质疑 ,但这也体现了 BLOOMIN8 在探索”内容生产者“的角色。对于面向未来、主打艺术展示的智能相框而言,AI 生成与个性化策展将是不可或缺的进化方向,但其价值需在后续迭代中逐步验证和优化。

写在最后

其实,现在去看 BLOOMIN8,很难再用固有认知的相框去定义它,它不再主要承接人们对于曾经发生过的美好画面的回忆需求,它展示的不是记忆、而是“美好”。这决定了它采用的显示技术、配套 App 设计都发生了变化。

我们通过对产品的观察和了解,很难说清,这个产品 idea 是否受到了 AI 的启发,因为在相框这条赛道上,不同阶段的发展,主要是由怎样更好展示内容、以及如何传输到设备 2 项技术推动。而 AI 主要作用于内容展示,其也更被早落地的领域是轻松生产各种风格、艺术形式的作品、或者真实照片的风格化,在艺术与真实之间,离艺术更近、离真实更远。

不论起点如何,这个年轻的深圳团队,拿到了一个阶段性的优秀成绩。这背后有更多新的探索、也有对核心“展示”的坚持。

但据其在 Kickstarter 上的官方宣传显示,BLOOMIN8 还将陆续推出天气提示、事项提醒和待办清单功能,在当前已经有质疑存在的情况下,后续用户是否还愿意为这些功能买单,我们在这里还是要划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作者:Lainya,编辑:殷观晓,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宗庆后身后事,炸裂!

7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