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全面AI加码:超算中心、闭源模型、高薪挖人三管齐下
扎克伯格在AI战场上动作频频,Meta正以超百亿美元级投入全力追赶对手。
当地时间7月14日消息,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宣布,公司正在美国多地建设多个“吉瓦级”超级数据中心,以支撑其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研发计划,并表示将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扎克伯格在社交平台Threads发文称,首座命名为“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的数据中心建在俄亥俄州,计划于2026年投入使用。他补充说,公司正在同步建设多个被称为“泰坦集群”(Titan Clusters)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其中最大的一座将落地路易斯安那州的里奇兰区(Richland Parish),占地规模几乎与曼哈顿相当。“我们拥有来自核心业务的资本支持,足以承载这项长期计划,”扎克伯格写道。
Meta的大部分收入仍来自旗下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及Messenger的广告业务。扎克伯格表示,这些利润将为AI基础设施投资提供稳定现金流。今年4月,Meta曾表示年度资本支出可能高达720亿美元,主要用于AI模型的训练与部署。
Meta此举正值科技行业掀起新一轮算力竞赛。AI模型的发展正迅速推高对芯片、电力和数据中心的需求。根据市场调研公司Carbon Collective估算,一个吉瓦级数据中心使用的电量相当于约90万个美国家庭全年用电,远高于当前多数数据中心数百兆瓦的供电水平。
行业分析机构SemiAnalysis预计,Meta可能成为全球首家运营吉瓦级AI超级集群的公司,进而在通向“通用人工智能”或“超级智能”路径上取得先发优势。
从开源走向闭源
Meta新任首席AI官汪滔
此外,Meta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正酝酿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据外媒报道,该实验室成员(包括新任首席AI官汪滔),正在考虑放弃公司当前最强大的开源模型“Behemoth”,转而投入闭源模型的开发。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周实验室的核心小组已就此进行了初步讨论。Meta长期坚持AI开源策略,其Llama系列模型广受开发者欢迎。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更曾断言“赢家终将是开放的平台”。但随着Behemoth模型训练完成后表现不佳,公司已推迟该模型的发布,并暂停后续测试。
知情人士指出,如果最终决定将资源投入闭源模型,将意味着Meta在AI领域不仅是技术路径的调整,更是理念层面的深刻转向。此前,中国AI公司DeepSeek也正是借助Meta的开源代码推出了竞争力极强的模型。
目前,相关讨论仍属初步阶段,任何重大决策仍需获得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的批准。扎克伯格曾在一次播客中表示:“我们当然支持开源,但不承诺每一件事都必须公开。”Meta也可能采取“开源+闭源”并行模式,以在与谷歌、OpenAI、Anthropic的AI竞赛中寻求更大优势。
大举招募AI顶级人才
此外,Meta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实验室正受到业界密切关注。过去几年,该公司在AI产品、管理和人才方面频频受挫,产品反响平平,内部动荡频繁。扎克伯格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出“超级智能”系统——即理论上在多个任务上超越人类智能的AI。
为实现这一目标,扎克伯格斥资大举招揽顶尖人才,为来自OpenAI、Google、Apple和Anthropic等公司的AI研究人员甚至开出高达九位数的薪酬。其中,苹果AI高级主管庞若明(音译,Ruoming Pang)的签约薪酬达到2亿美元。同时,原负责生成式AI的高管已被边缘化,为新团队腾出空间。今年6月,Meta以143亿美元估值收购了Scale AI 49%的股份。根据协议,汪滔及其核心团队正式加入Meta,出任关键AI管理岗位。
随后,Meta将其整个AI部门重组为“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并任命汪滔为首席AI官。在实验室内部,汪滔带领一支由十余名新招顶级研究员、数位Scale AI副手,以及前GitHub首席执行官纳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组成的精英团队。
知情人士透露,汪滔的团队上周首次抵达Meta加州门洛帕克总部。他们被安排在公司一处独立办公区,与其他部门相互隔离,且邻近扎克伯格本人办公室。上周,汪滔在一次面对约2000名AI员工的全员问答会上表示,他所领导的小团队将保持运作保密,而整个Meta AI部门将全面围绕“超级智能”展开工作。但他并未明确表态未来是否继续坚持开源路线。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随着8月份部分员工将获得股票出售权限,预计Meta内部将出现一波AI人才流失,尤其是那些未被选入汪滔超级智能团队的工程师,可能选择离职。
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无忌,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