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一百天:叶军离职,吴泳铭无招能否再造新钉钉?

象先志·2025年07月14日 19:48
钉钉有自己的朱祁镇

7月14日,有网友称,原钉钉CEO叶军(花名:不穷)已正式离职,其内网已显示“退隐江湖”。

不穷2007年就加入阿里了,在阿里待了18年,论时间比现任CEO无招还长些。

当初卸任钉钉CEO,阿里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只是说不穷调回集团另有任用。

但从消息公布开始,无论阿里内部还是外界,都已经给不穷戴好帽子了:云钉一体战略不及预期,AI创新不及竞品。

很难说这个评价是对的还是不对。

钉钉前年就已经从阿里云剥离,云钉一体从那个时候就已经正式终止。

AI创新不及竞品,则更像是立了个靶子来打。飞书跟钉钉最早几乎同时接入AI能力,相较于飞书My AI当时提供的翻译、搜索、错别字纠正等功能,钉钉的群聊智能摘要、会议自动纪要、拍照应用生成等功能要实用得多。

多维表格这样的特色功能,飞书有的钉钉都有,钉钉还多了个智能助理生态。

无招已经掌舵钉钉一百天。目前来说,外界看到的动作更多是要求钉钉回归创业的作风整顿。外界认为无招是极致的产品路线,而无穷更偏向运营,但目前并没有看到钉钉有产品思路或者战略路线的显著调整。

一百天的时间不算长,无招的技能或许还在蓄力期,出招的效果得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

无招的幸运

明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钰病重不能视朝。

十六日,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谋复立英宗。十七日清晨,率领武士攻入紫禁城奉天殿,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

后世人回顾这段历史,分析为何朱祁镇能重登大宝,运气二字是逃不脱的。

被瓦剌俘虏后没受苦,有杨善这样的忠臣能臣,也先本人讲道理辨利弊愿意放人,所以只在塞北待了一年,这是其一

能成功从塞北回来,回来后没被朱祁钰干掉,也没被朱祁钰下面的人替君分忧干掉,这是其二

朱祁钰身体不好,只当了八年皇帝就病重,他比朱祁钰能抗,这是其三

可以说,跟徽钦二帝相比,朱祁镇实在不知幸运到哪里去了。

其实不要说皇位,任何组织的一号位都是这样,你放下这个位置很容易,要重新拿回来就太难了,尤其是在你已经完全脱离这个体系一段时间过后。

远的不说,你看李国庆折腾那么久,现在当当话事人不还是俞渝?

就说阿里自己,张勇干了那么多年,前年卸任了董事会主席和CEO,现在有任何人认为他有卷铺盖重来的可能吗?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无招能再度掌舵钉钉,多少也是有些幸运成分在

无招当初的离开有些悲情色彩。

张勇跟张建锋力推云钉一体,实质是要钉钉全面融入阿里云。

无招在后来的采访中说,因为云钉一体战略的推行,公司的目标客户变成了各种大企业,而他的预想是钉钉是为中小企业而生的,因此他只能离开。

云服务跟钉钉的客户群体的确有区别,能上云或者说有上云需求的,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规模。

但很难说云钉一体这个战略本身会阻碍钉钉服务中小企业的使命。

中小企业使用钉钉并不需要、也无法获得定制化的服务,他们都是开箱即用,因此做好钉钉这个产品、开发更实用好用通用的功能,其实就是在为中小企业服务。

从这个角度看,服务理念上的差异似乎并不足以完全解释无招离开的原因。

离开阿里后的无招,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能找到的长访谈似乎只有腾讯《深网》的那篇。

采访中,无招说的话很有意思,比如:

“两年前出去创业不是必然,是一种偶然。”“当年集团要云钉一体化,我只能离开。”

同时,《深网》在稿件里还很贴心地提醒读者,无招创业“得到了马云和阿里现任CEO吴泳铭的支持,而彼时他们都尚未回归”。

当然,最关键的,这次采访也恰好发生在张勇离开、吴泳铭上任之后。

吴泳铭是无招的老领导,1999年无招在阿里实习上级是吴泳铭,2010年从日本回来也是应吴泳铭之邀,2021年无招出走创业领投的也是吴泳铭的元璟资本。

显然,无招跟吴泳铭的情谊,是他能够重掌钉钉的关键要素之一。

一个合理的估计是,在无招决定出走创业的2021年,乃至张勇推行云钉一体的2020年9月,他本人应该不会料到吴泳铭后来会成为阿里的CEO。

这个时候吴泳铭已经在阿里健康“赋闲”多年,而阿里刚在张勇治下突破8000亿美元的市值。

如果不是后来拼多多和抖音抢走了太多的电商份额,如果不是阿里接连丢城失地,张勇不会离开,无招估计也不会回来。

三部电梯只开一部、空调单数开双数不开的日子,两氢一氧能撑多久还是未知数。

有人说无招回来,是因为云钉一体失败了,这验证了无招的判断。

不,云钉一体只是没成功,失败的是张勇。

所以说呀,这是无招的幸运。

钉钉往何处去

不穷上任后,钉钉客观上经历了一个战略上的重大调整。

调整的核心,表面上的主线为了云钉一体目标的落实。

阿里云和钉钉按照云钉一体的要求,在组织、业务、财务等方面展开了深度融合。

比如,阿里云和钉钉的销售团队在规模、技能、产品特性和客户特点等方面都不一样,协同作战需要统一销售界面、做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还需要调整双方的激励机制。

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建立面向大客户的服务体系,因为云钉一体本质是为企业数字化提供“底座+入口”的解决方案。

无招在负责钉钉的时候,并没有打造出这样一套体系,所以最初不穷接手后花了很多精力在建立这个体系上面,使得钉钉具备了服务大企业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无招说公司的战略方向跟他有分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不穷的视角里,服务大客户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

不穷真正的目标,是借助于服务大客户这个切口,帮助钉钉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化。

无招跟不穷的差异也在这里,他更看重钉钉的规模,所以给钉钉订了10亿用户的目标。

叶军上来后,把这个目标换成了100万家付费企业,追求商业效率和规模的平衡。

所以你能说叶军不服务中小企业吗?

显然不能,他跟无招在这点上没分歧,虽然无招自己觉得有分歧

要是不服务中小企业,你去哪能凑齐这100万家付费客户?这100万里必然是中小客户占主体。

当然,大客户会有个问题,就是定制化需求很强。如果完全由钉钉去做交付,成本肯定是打不平的。所以不穷任上,钉钉选择做基础PaaS能力的交付,因为PaaS能力相对标准化。

某种程度上说,无招更像是传统的互联网打法,追求快速扩张跑马圈地,不穷则更看重营收的精益性和商业上的可持续。

无招给人的感觉,是他更多地把钉钉看作是2C的社交产品,而不是协同办公领域的一个B端工具。

他是阿里社交执念的具象化。

但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没有人会把钉钉当做C端社交产品来使用。

或者换句话说,正是因为钉钉不像一个C端社交产品,它才会老板们采用。

重掌钉钉的无招需要思考,对于钉钉而言,这二者到底哪个是更恰当的定位,这关系到钉钉往何处去。

今天的钉钉不再是当年的钉钉,今天的市场也不是当年的市场。

无招卸任的时候正值疫情,钉钉迎面撞上了爆发的数字化需求,飞书则是刚刚发布不成气候。而现在飞书已经有了可观的体量,并且早已开始跟钉钉的正面竞争。

飞书所采取的战略,恰恰比钉钉更面向中大型客户,包年订阅、付费墙、更高售价、企业效能顾问团队提供定制化乃至“先进团队先用飞书”的slogan都体现了这一点。

艾瑞咨询的报告也提到,钉钉、企业微信以小微型企业为主,飞书大客户占比更高。

大客户有很多优势。一方面,大客户拥有更强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具备更长的生命周期,同时还能很好地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大客户在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中有话语权,也可以带动上下游企业接入同一个系统。

不穷已经建好了服务大客户的体系能力,无招应该利用好这部分基础设施。

只不过如果不穷是对的,那么无招有勇气承认这点吗? 或者哪怕不承认,但实质上沿着他铺好的路继续走。

不穷曾在接受《豹变》采访时表示,虽然在无招离开后,他们很少交流,但无招不时通过别人向他转达钉钉改进的建议。

坦率地说,如果两个人关系还行,大概不需要通过别人转达有关钉钉的产品建议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象先志”,作者:三清,36氪经授权发布。

+1
6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李彦宏:Robotaxi切换纯视觉才有机会,在特斯拉技术成熟前抢占市场。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