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业下半年“炸裂”开场: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官宣,大悦城来了!
2025年上半年,深圳商业市场在“存量焕新”与“增量突破”中走出稳健步伐。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全市新增商业体量超40万㎡,重点项目以差异化定位激活市场活力——既有20年老商场“改头换面”重获年轻人青睐,也有城市更新地标通过“产城融合+文化赋能”重构片区价值,更有传统百货转型焕新,共同演绎“老空间新生”与“新场景破局”的双重逻辑。
而就在近日,深圳湾万象城二期正式官宣“金秋璀璨启幕”,为后海超级商圈注入新变量的同时,也揭开了下半年深圳商业“集中爆发”的序幕——据不完全统计,下半年还将迎来超10个新商业体入市,除了即将于近期亮相的深圳大悦城,还有前海·华发冰雪世界、怀德万象汇、湾区之眼、罗湖国贸SPRING、光明星河COCOCity等,覆盖罗湖、福田、南山、宝安、光明等多区域,商业版图持续向纵深拓展。
01.
商业新势力:
上半年“各显神通”
存量改造和城市更新引发关注
上半年深圳商业的关键词,非“焕新”莫属。7个新开业/升级项目中,4个为存量改造项目,3个为全新商业体,共同演绎“老空间新生”与“新场景破局”的双重逻辑。
存量改造:老商业的“精准焕活”样本
存量改造并非简单的“翻新”,而是基于区位客群与商圈需求的“精准手术”。上半年深圳4个存量改造项目,通过差异化定位与业态重构,成功激活老商业的生命力。
■ in城市广场(原中信城市广场)——破而后立的“年轻化转型”
作为20年历史的“元老级”商业体,印力集团接手运营后启动闭店改造,历经近一年半焕新,于4月29日以“iN城市广场”全新身份回归。项目以“年轻力生活情绪场”定位,以“运动+社交+美食”模式重构公共空间价值:3万平方米的FUSION PARK(深圳最大户外运动公园)、都市绿洲、劈酒街、湾区粮仓四大特色场景,覆盖潮流运动、宠物社交、亲子生活与夜间消费,汇聚250+品牌,实现招商率97%、开业率95%的成绩。
图源:项目官方
■ PAmall(原PAFCmall,福田CBD)——地标商业的“焕新”样本
今年5月20日,位于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楼下的PAFCmall正式更名为PA MALL。华润万象生活自2023年6月接盘后,采取“边运营边改造”模式历时2年对项目进行的“深度焕新,包括空间布局与动线优化(打通中庭穹顶、增设垂直扶梯,提升高区可达性等)、品牌矩阵重构(零售占比提升,引入轻奢、高化香氛、运动潮流品牌)、主力店与门头调整。改造后,项目出租率达98.9%,以“高端商务+品质生活”构建福田CBD商务社交首选地。
■ 老百货转型双案例
南山海雅缤纷广场改造为3万㎡“潮购科技”主题的深圳首座京东MALL,以科技体验重塑年轻化标签;原新世界百货梅林店升级为新世界时代汇,转型品质社区商业中心,填补区域“家门口品质商业”空白。
城市更新:大型综合体的“片区价值重构”
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改造,更是片区价值的系统性提升。上半年两大代表性项目,以“产城融合”与“文化赋能”,成为深圳城市更新的新范本。
■ 蛇口太子湾——深圳城市更新的“滨海样本”
作为招商蛇口联合香港新世界打造的“湾区海洋门户地标”,其核心商业板块Q2集中亮相,以“产城融合+文化赋能”重构片区价值,成为深圳城市更新的“滨海样本”。
图源:项目官方
K11 ECOAST(首阶段开放):依托270°海景长廊与“港口+文化+生态”复合基因,4.30首阶段亮相即展现强内容运营能力,以艺术展览(如陆扬、露西·斯帕罗等展览)、艺术装置(热狗巴士、剑龙雕塑等)、高频文化活动(海滨文化节、海风艺术季)和特色品牌生态等商业内容,培育消费黏性等构建“艺术+自然+在地”的沉浸式体验场,成为深圳滨海商业的“破局者”。
太子湾villa街区:作为蛇口滨海文化艺术区组团之一,以“低密滨海”为核心,8栋独栋建筑构成天然美术馆式空间,引入黑珍珠餐厅、户外集合店等特色业态,打造“看海喝咖啡+买手店探店+海边晚餐”的沉浸式微度假场景,开业即跃升为深圳“滨海生活方式”新地标。
■ 罗湖益田假日广场——老城区价值焕活的“烟火样本”
作为深圳17年城市更新巨著益田御龙天地综合体的商业核心,项目以“烟火气”激活老城区,精准捕捉深感两地客群需求,打造“港人常来、深人常往”的近邻式消费场景。开业2个月交出亮眼成绩单:首月客流200万人次、港客消费占比30%、会员超15万、100%招商率与95%开业率,成为老城区“商业激活”在地消费的典型样本。
图源:项目官方
02.
第三季度聚焦
后海超级商圈“再进化”:
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官宣定档
随着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官宣“金秋启幕”,后海商圈正式进入“迭代2.0”阶段。
空间联动,后海商圈正通过连廊建设加速“空间缝合”——串联海岸城向海边延伸的深圳湾大街连廊(东延段即将完整呈现)、连接深圳湾万象城与周边写字楼的连廊(建设收尾),未来将实现“商场-办公-地铁”的无缝衔接,形成“步行友好型”商圈。
功能升级,“商业+文化+总部”三大核心驱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向“全能型国际商务中枢”进化(总部大厦相继落成,更多世界500强总部聚集),后海商圈的功能边界进一步拓宽。
建设中的深圳湾文化广场
深圳湾文化广场的加速建设(计划今年亮相),更成为功能升级的关键引擎——其打造的文化场馆聚落(深圳湾美术馆、沉浸式剧院、数字艺术中心、创意学习中心),将与商圈内现有的高端商业、星级酒店、奢华住区、总部办公、体育场馆、自然生态串联成网,最终形成“工作-生活-休闲”全场景覆盖的城市生态圈。
作为后海商圈进化的“关键拼图”,深圳湾万象城二期的“金秋启幕”不仅是项目自身的升级,更将推动商圈价值重构。
二期提出全新品牌主张「BAY TO LIVE」——以“从湾区出发”为锚点,提出“BAY TO EXPLORE 湾区纽带”“BAY TO ART 艺文绿洲”“BAY TO LUXURY 新奢体验”三大核心定位:
BAY TO EXPLORE:通过2公里空中慢行长廊“深圳湾大街”(即将完整呈现),串联深圳湾文化广场、滨海深圳人才公园等城市地标,成为“链接湾区理想生活”的纽带;
BAY TO ART:以四大文化场馆为载体,打造“永不落幕的艺术盛宴”,未来将承接世界级科技与艺文展览,让“艺术走进日常”;
BAY TO LUXURY:在一期已聚集国际顶奢品牌的基础上,二期将完善品类矩阵,引引入SMFK(国内新兴设计师潮牌)深圳首店、Brompton(英国折叠自行车品牌)中国首店、HOKA(美国专业跑鞋品牌)华南旗舰店等多元旗舰,叠加On昂跑、HONOR全球旗舰店、可隆KOLON KRAFT旗舰店、猛犸象深圳首店等首批亮相品牌,形成“首店经济+高端零售”的双重加持,为商圈注入年轻化活力。
03.
下半年观察
10+新项目蓄势待发
城市商业格局再分化
据赢商网数据及最新项目动态,2025年深圳商业市场迎来“量质齐升”的关键年——全市计划新开26个商业项目,总商业体量达182.95万平方米。其中,下半年将成为“主力战场”,多个标杆级项目、特色商业体集中亮相,覆盖前海、宝安、南山等核心区域,为深圳商业注入新活力。
大前海“三核”爆发:地标级项目领跑西部
作为深圳商业增量的“绝对霸主”,深圳西部(以宝安区为主)2025年预计有9个新项目入市,重点聚焦大前海“三核”——空港会展、前海-宝中、前海-蛇口片区,推动区域商业能级跃升。
前海·华发冰雪世界(2025年第四季度):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国内落差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3.93万平方米,包含10万平方米超雪中心,预计年吸引超千万游客。除冰雪主题外,还涵盖FUNMIX办公、冰雪主题酒店、星光庆典广场等多元业态,将成为前海会展新城“文旅+商业”新地标。
深圳大悦城(2025年7月):大悦城控股在深圳的首座大悦城,位于前海宝中商圈,商业体量25万平方米。项目以“特区活力新潮向”为定位,打造云端雨林美馔社交场“星厨花园”、潮流地下城“25青年时区”等特色空间,引入寰映影城全国最新旗舰店、PARTYDAY MEGA全国旗舰店等主力店,瞄准青年消费群体。
湾区之眼(2025年下半年):由深圳出版集团打造的13.1万平方米文化综合体,位于宝安中心区滨海绿轴东侧,与地铁5号线宝华站直通。项目以“文化+公园”“文化+科技”等多元融合为核心,规划星空花园、艺术花园、湾剧场等主题空间,布局阅读、艺术策展、非遗国潮等业态,目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地标级文旅目的地。
湾区之眼效果图
怀德万象汇(2025年第四季度):华润万象生活在深圳的第二座“万象汇”,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怀德社区,总商业体量18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入驻品牌近400个,以“宝安北标杆商业体”为定位,覆盖零售、餐饮、亲子、娱乐等全业态,将填补区域中高端商业空白,成为辐射周边10公里社区的“生活中枢”。
特色商业“小而美”:多元形态填补城市空白
除地标级项目外,下半年深圳商业市场还将涌现一批“小而美”的特色商业体,涵盖存量改造、社区型商业、体育+主题商业、滨海主题商业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深圳商业的多元体验。
罗湖国贸SPRING:作为承载“深圳速度”历史记忆的地标裙楼商业调改更新项目,项目以“深港敢潮社交休闲商业中心”为定位,深物业集团斥资近1.8亿元改造,从硬件(如潮玩主题外立面)到软件(如首店品牌引入)全面升级,项目计划引入深港联名潮牌集合店、24小时精酿酒吧等特色业态,瞄准深港年轻客群,有望成为罗湖“夜经济”新据点。
Alival新体汇:依托深圳体育场的区位优势,以“体育+商业”为核心定位,规划室内运动公园(含攀岩、飞盘等潮流运动)、运动装备集合店、轻食能量站等业态。项目与深圳体育场的顶级赛事(如中超、全运会)及演艺活动形成流量共振,目标成为福田“运动社交新地标”。
黄木岗枢纽商业-深圳之脉:作为黄木岗地铁枢纽的地下商业新物种,以“绿色+枢纽+社区”为核心打破传统地下空间局限。项目通过下沉式广场、自然采光、绿植墙等设计打造“地下绿色长廊”,联动笔架山公园形成“地上生态+地下活力”双循环;划分东区(运动零售/潮玩体验)、西区(医疗补给/生活服务)、南区(白领疗愈/品质休闲)三大主题区,重构地下商业价值。
光明星河COCOCity:星盛商业在深圳的第二座星河COCO City,位于光明区核心,直连地铁6号线光明大街站。7万㎡体量以“生活趣味主张”为定位,融合购物(区域首进快时尚品牌)、餐饮(网红轻餐+社区食堂)、娱乐(亲子乐园+剧本杀体验馆)、休闲(24小时书店)等多元业态,打造光明居民“下楼即达”的一站式品质生活中心。
盐田特发滨海潮文化主题商业:一期2025年计划10月开业,作为深圳东部重要文旅商业项目,一期聚焦“最盐田”海鲜美食社交,引入广深品质酒楼、本地化高档海鲜餐厅(如盐田港现捞海鲜料理)、海景咖啡吧等,以“餐桌+海景”为场景,融合盐田渔文化展览、渔民手作体验等,成为盐田“港城融合”的美食新名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赢商网”,作者:罗嘉欣,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