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人工智能音乐人“入侵”平台

中国音乐财经·2025年07月04日 08:43
流行音乐流媒体平台似乎在坐享其成,等待行业标准的明确。

一股令人胆寒的趋势正在发生——人类创作者在音乐平台的“人气”竟然开始干不过机器音乐人了。

2025年,音乐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人工智能音乐人的崛起,就是其中一股最大的冲击潮。

从Aventhis到The Devil Inside,这些所谓的非真人AI音乐“艺术家”,正凭借AI的力量大规模涌入主流音乐流媒体平台,给传统音乐生态带来了巨大冲击,敲响了行业危机的警钟。

本周,MBW对Aventhis的报道在音乐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推测这不是真人艺术家,Aventhis的YouTube频道的匿名所有者也写道:“声音和图像是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创建的。歌词是我写的。”

这位乡村“艺术家”,由AI生成的曲目在Spotify上每月竟能吸引超100万听众,这一数据足以让众多传统音乐人瞠目结舌。

01

而Aventhis并非个例,另一支人工智能生成乐队The Devil Inside同样备受欢迎,在Spotify上每月也拥有近70万听众。

The Devil Inside的热门歌曲《河中的骨头》自5月16日发布以来,在Spotify上的收听量已达160万。有趣的是,在Spotify平台的“查看积分”选项卡下,这首歌没有署名创作者。但在Deezer上,同一首歌被标记为人工智能生成,并归功于匈牙利音乐家László Tamási,他以Honky的鼓手而闻名于Crew(一支电子摇摆乐队),这算是为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家罕见地署了名。

最近,一支名为The Velvet Sundown的独立摇滚乐队成为了焦点,被怀疑是AI生成的乐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支独立摇滚乐队在Spotify上每月吸引了474,341名听众,主打歌《风中的尘埃》自6月20日发行以来,播放量已超过380,066次。

然而,这首听起来与1977年堪萨斯州热门歌曲《风中之尘》相似的作品,也引发了诸多质疑。最初,是Reddit用户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他们指出,这支乐队的个人资料图片疑似由人工智能创建,Instagram帐户上的乐队成员照片看起来十分怪异。

更引人怀疑的是,乐队介绍中引用了《公告牌》杂志的一句话,称乐队的音乐“听起来像是对你从未生活过的东西的记忆,不知何故让它感觉真实”,但这句话似乎Billboard从未真正发表过。而且,在Spotify的音乐人简介中,乐队成员信息也充满奇幻色彩:“歌手兼柔化术士Gabe Farrow、吉他手Lennie West、贝斯手合成炼金术士Milo Rains和自由奔放的打击乐手Orion'Rio'Del Mar”,这些人,全部都没有任何在线踪迹可查。

尽管The Velvet Sundown的Spotify页面上没有任何内容确认其为人工智能生成乐队,乐队的歌曲甚至还出现在一些Reddit用户的“每周发现”歌单中。同时,这支摇滚乐队的作品也出现在Apple Music和Amazon Music上。但是在众多平台中,只有Deezer将其标记为可能由AI生成。

本月早些时候,Deezer成为首个开始标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音乐流媒体服务。其算法能够识别使用几种流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包括Suno和Udio)制作的歌曲,这些模型可将基本文本提示转化为“音乐”。

如今,每天有超过20000条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轨迹充斥着Deezer的平台。4月份,机器人制作的音频占“上传内容总量”的18%。

02

事实上,AI音乐人的出现,的确正在打破传统音乐市场以人类创作者为主导的格局,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态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因为从创作生产力来看,AI音乐人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Aventhis在过去四个月内发行了三张专辑,共计57首曲目。如此高的产出速度,是传统音乐人难以企及的。

相比之下,许多优秀的人类音乐人可能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辛辛苦苦完成一张高质量专辑的创作与制作。这种巨大的生产力差距,使得AI音乐人在短时间内就能积累大量的作品,从而在流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和听众关注。

根据总部位于伦敦的科技公司Uhmbrella的分析,Aventhis的音乐主要由Suno和Rifusion这两个生成式AI音乐引擎组合创作而成。播放量最大的一首歌《Mercy On My Grave》一共有240多万次播放量,歌曲的65.9%由Rifusion创作,26.5%来自Suno;流量第二大的曲目《I’m A Dead Man Walkin》获得超40万次流媒体播放,86.7%由Suno创作。而The Devil Inside的曲目《Dust and Thunder》获得80万次播放量,99.654%由Suno创作;《午夜风暴的骑手》( the Midnight Storm)这首歌在平台累计了78.5万次收听,歌曲高达98.567%的部分是出自Suno之手。

Uhmbrella首席执行官Drew Lemoine Belardo直言:“我们的检测系统证实,Aventhis和The Devil Inside的几乎每一首曲目都是使用Suno生成的,并受到Rifusion的影响。这不是一次性的,AI音乐正在大规模涌入流媒体平台

这一结论无疑证实了AI音乐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一种正在迅速蔓延的趋势。这些虚拟艺术家账号背后的音乐来自AI生产。AI引擎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模仿各种音乐风格和元素,快速生成看似专业的音乐作品,为人工智能音乐人的“创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03

AI音乐人的大量涌现,也引发了版权和法律层面的一系列混乱。

Suno和竞争对手Udio因(据称)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歌曲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被唱片巨头起诉。尽管他们在法庭文件中辩称对歌曲的使用应视为“合理使用”,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最近,有消息称Suno和Udio正在与起诉他们的唱片公司进行许可谈判,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在版权问题上的心虚与无奈。而Rifusion作为竞争对手,虽暂时避免了权利人的诉讼,但其服务条款却存在诸多隐患。

根据Toolify.ai报告,Rifusion规定工具只能用于非商业目的,且用户授予公司对平台上创作的音乐有不可撤销的许可。这意味着像Aventhis相关人员Vieira这样从人工智能音乐中获得收入的人,可能违反了服务条款,未来还可能面临AI公司的质疑。

从更宏观的法律层面看,美国版权局明确表示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品不享有版权,只有在最终产品中有“足够”人为输入的情况下,借助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才能获得版权。但对于“足够”的界定并不清晰,在Aventhis案例中,写歌词和让人工智能产生其他一切,是否算作“足够”的人类输入?目前尚无定论。

版权局表示:“人类对AIGC的输出的贡献是否足以构成作者身份,必须逐案分析。”

这使得Vieira是否真正拥有Aventhis的音乐,以及Aventhis音乐是否可以拥有版权?可能需由法院或新立法来决定。这种法律上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当下音乐行业的混乱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与Deezer的积极行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potify尚未推出任何等效的检测工具,也没有公开尝试给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贴上标签。其他音乐流媒体平台,包括Apple Music、Amazon Music和Tidal,在这个话题上也几乎保持沉默。

这种沉默或许并不令人意外。目前,关于AIGC歌曲的流动尚无规定,也没有关于什么让它们可以接受或不可接受的共识。流行音乐流媒体平台似乎在坐享其成,等待行业标准的明确。

Deezer首席执行官Alexis Lanternier上周表示:“AI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我们相信,负责任和透明的方法是与用户和音乐行业建立信任的关键。”

然而,在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管的情况下,Deezer的这一举措显得有些孤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音乐财经”(ID:musicbusiness),作者:音乐财经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截至2025年上半年,贝好家已在长沙、佛山、北京、西安成功布局。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