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早上6点半开门的咖啡 正在狠抢你的生意……
当咖啡店与早餐摊一起开门时,咖啡才真算“下凡”了。
不知从哪天开始,以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咖啡店,开始与早餐摊一起将开门时间越改越早,成了我们居家过日子“开门七件事”之后的第八件事。
01 开门第八件事:喝咖啡
只做早市的咖啡店招牌
在武汉的沈阳路上,有一家“小鸟之地”独立咖啡店。这家店营业时间仅在早上7:30-10:30,只做早市。
门店位于武汉的老城区,光顾咖啡店的许多是周边居民。每天的第一个顾客基本都是送孩子上学的刘先生。因为时间固定,他几乎每天都会在早上7点50左右到店点上一杯美式,然后打包去街另一头的早餐摊过早。
刘先生是一名资深咖啡爱好者,商超的速溶咖啡没法满足他挑剔的味蕾,连锁咖啡店又很少有这么早开门的。“小鸟之地”成了他早起难得的咖啡解瘾选择。
“小鸟之地”咖啡店是一家典型的社区店,面积仅十余平米,没有堂食,店内仅有一排靠背供顾客靠着墙端着咖啡休息。店内菜单品种也不多,产品价格在十几元之内。
顾客除了周边居民,还有一些上班族。虽然离咖啡店一站路的地方就有一个高档商务区,但咖啡店并不做生意最多的午餐及下午茶生意。
小鸟之地咖啡店(图源:大众点评)
这种完全依附于社区生活的咖啡店,已经逐渐褪去商务外壳,成为城镇居民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外的“开门第八件事”。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一二线城市的咖啡店会发现,大部分星巴克、瑞幸等连锁品牌的营业时间是早上7点至晚上10点,甚至连部分独立咖啡店的营业时间也与市民上班时间同步,在上午8点前就开门纳客。
开门更早的咖啡店,如杭州南星桥附近的一家星巴克,每天的营业时间从早上6点半至晚上10点,一天营业时间长达15.5个小时,被称为“杭州最勤奋的咖啡店”。
02 融入社区的社区咖啡
为配合社区居民和上班族的生活工作节奏,一些咖啡店不但开门时间越来越早,还延伸出符合熟客需求的“增值服务”。
南京淘淘巷的一家咖啡店在店内增加了蛋饼档口,蛋饼和美式一套价格为19.9元。店主郑先生介绍,店是去年8月才开张的,蛋饼是他家乡盐城的特产,所以就想到这种“中西”结合式的开店模式。
咖啡+盐城蛋饼(图源:大众点评)
“我的店目前处于亏损状态,还没开始盈利。”和其他大多10点开始营业的咖啡店不同,郑先生的店一般早上6点就开门。
因为熟客有吃早点、小吃的需求,他就顺应顾客蒹做蛋饼。目前盈利的主要来源反而是蛋饼,生意集中在上午,“南京的咖啡市场太卷了。”
到了冬天,郑先生还会推罐罐烤奶,让老顾客们可以在店外围炉煮茶,人均消费20元左右。
郑先生去年3月开的这家咖啡店,店租加上设备等一共花了不到10万元。按照核算,一天至少得卖50杯才能盈利,早上6点开门、做蛋饼,都是为了多做点生意。
03 咖啡师面临早起难题
这种开门时间越来越早的趋势也在向商圈店、连锁品牌蔓延。
星巴克部分门店7:00就开始营业
据星巴克的工作人员介绍,星巴克目前在全国没有规定统一营业时间,各门店一般由负责人根据门店的具体情况定。
杭州一家位于西湖的星巴克为照顾到周边商务区顾客,将开门时间提前到早上7点,还覆盖了周边早上的外卖。
上海静安区一家名为“银流”的咖啡店自从开通早餐外卖,每天早上7点20分,店里已经被骑手包围,一大早已经接了30单左右。即使是周末,也能在早上7点就接到定单。
咖啡店一大清早就被外卖小哥“包围”
店主称,自己的另外一家店,因为早上接了个大单不得不先关门对付这笔大单。
“接下来想把营业时间提前,可能会到6点15分开门。”店主称,眼下最现实的问题不是开门时间越来越早,而是早班员工难招,为此她不得不调整招聘计划,“新目标是招到6点就能来店里上班的兼职。”
据她预测,如果人手充足,一天接300单外卖都没问题。
咖啡店一大清早就被外卖小哥“包围”
另外一家咖啡店店主说,从三年前开始,习惯喝早咖啡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所有的门店营业时间一再提前,“连商场店也不例外。”
在小红书上,不少咖啡店主和咖啡师吐槽,这两年咖啡店开门时间越来越早,这给咖啡师、店员早起饮食、通勤、生活等都带来新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饮品快报”(ID:zgypkb),作者:汪健,编辑:三月,设计:啊存,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