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国土空间规划”获批,萧山机场的世界野心丨浙氪观察
12月22日10点15分,随着GJ8021航班起飞,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401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重回“4000万级”全球最繁忙机场行列。
就在近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启动区详细规划获杭州市政府批复。未来,这里将打造“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和世界级开放门户”。
对杭州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规模第六
据中国民航局数据,我国获国家批复支持建设发展的临空经济示范区目前共有39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17个,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属于“国家队”行列。按照规模大小排序,郑州、北京大兴、青岛、贵阳、重庆分列前五名,杭州排名第六。
图:17个临空经济示范区,来源网络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位于杭州萧山东部,总面积142.72平方公里,东至规划头蓬快速路,南至萧山区瓜沥镇行政边界,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边界及钱塘江水域。
围绕着萧山国际机场,相当一部分周边镇街都被纳入到整体规划当中。
图:《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
事实上,这不是杭州第一次提及“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批复的规划时间段从2021跨越到2035年,建设周期长达14年。
早在2017年1月,浙江机场集团总经理郑向平曾在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与浙江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说:“萧山机场将按照发展规划,与上海两个机场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机场。”
同年5月23日,杭州第一次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定位确定。
2020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杭州开展第二机场战略规划,首次提到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金南翼”。虽然这份规划还只是处于课题阶段,尚未持续推进,但展现了政府对杭绍甬舟一体化发展和浙江航空资源的重视。
2022年5月,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获批,打通东南区域的通路,再次提到了“长三角金南翼”。
2022年9月,萧山国际机场扩建完成,T4航站楼在杭州亚运会前夕投入使用,杭州萧山机场作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枢纽,全新升级。
2022年12月15日,杭州市政府召开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示范区建设和各方面工作正式提速。
六年来,关于杭州临空经济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中。本次《规划》则是基于上次规划的细化,将区域内的国土空间如何利用,都列明纸面。
图:《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
在《规划》中,形成了“一廊两翼、四链五楔”的空间布局,主打“保护开发”同时进行。
图:《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
不仅如此,临空经济示范区也没有仅建设临空经济相关的部分,也配备了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学校、医院等等。
可以说在当前规划内的区域,都可能迎来角色功能的转变和升级。
临空经济有何作用?
为什么要搞临空经济?临空经济能给杭州带来什么?
首先要明确“临空经济”的定义。
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
也就是说,示范区将围绕航空运输所需要的一切产业链配套,发展自身生态。在美国小城孟菲斯,这里不过是人口稀疏不过百万的中部小城,但是物流产业极其强大,以一己之力串联起整个美国。
按照《规划》,杭州目标将示范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国际航空服务枢纽港、全国临空高科技产业高地、全国临空会展商务新高地。
萧山机场自投入使用以来,几乎隔几年就会迎来一次客流量突破。2007年,萧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2013年突破2000万人次,2016年突破3000万人次,2019年突破4000万人次。今年以来,萧山国际机场因疫情停滞下来的节奏开始复原,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客流量突破。
因此,抓住机会扩大萧山机场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核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临空经济示范区“前辈”的经验,也给了杭州借鉴的机会。
最早设立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郑州,已经来到第10个年头。全国第一个、中原地区第一的示范区,创造了惊人的产值和成绩。
看产业分布占比情况。郑州依托中原腹地优越地理位置,发挥“走马”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交通,目前临空经济示范区航空运输年货邮保障能力达到110万吨;同时引进富士康,发展起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均有一定规模,郑州比亚迪工厂就设在这里。2022年,全区产值达到1208亿元。
看向杭州,2022年是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铆足劲发展的第一年,这一年,全区产值345亿元。瞄着“港产城人融合航空都市区”的目标,从“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深度转型,并且将立足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两大千亿级临空制造业,航空服务、数字贸易、会展商务三大千亿级临空服务业,形成“2+3”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按照杭州市和萧山区吸引企业落地、招引人才的“优良传统”,这同时意味着,来到这一片区域的对口产业企业,必然将得到产业集聚的辐射利好。
根据计划,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将以空港为核心,匹配高端城市功能、聚焦未来产业业态,力争到2027年实现临空产业总产值4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
从规模上看,杭州占地142.7平方公里并不占优势,这也是杭州本次出台《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的原因之一。
从卫星地图上看,目前这片区域的建设程度还处于早期,大片农田环绕周围,与繁华的主城区、滨江区、萧山区城区部分对比明显。
图:左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右为杭州主城区、滨江、萧山区部分
这片区域从规划到实际落实,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建设周期。不过相反地,这也意味着留给临空产业施展拳脚空间更大,资源更多。
更重要的是,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要避免像其他临空经济示范区一样出现因为政策吸引、经济指标而招引产业相关性较弱的企业,需要集中精力聚焦于“2+3”核心产业,将宝贵的“原生之地”留给真正的临空经济企业,发挥产业集聚的最大效益。
坐拥萧山机场,站在传统经济强区“萧山大帝国”,依托发达的浙江外贸、物流、制造行业,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凌空起飞值得期待。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