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显光电」:突破三大技术难关,正奔向标准化量产
去年5月,《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超高清显示”被列为成都市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要求瞄准Micro-LED、Mini-LED、QLED等前沿显示技术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建设世界级超高清视频产业中心。
Micro-LED技术在显示领域属于全新赛道,而恰好是一家成都的企业在今年9月完成了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生产线奠基仪式。近日,36氪前往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显光电”),了解这家企业的技术基底与市场化进程。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辰显光电」在2020年8月落地成都,目前已经在成都高新西区拥有了占地约26亩的厂区,实地考察可以看到,「辰显光电」厂区内的安保、管理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辰显光电」相关负责人向36氪介绍,「辰显光电」团队孵化自中国大陆第一家OLED产品供应商维信诺。
“我们早在2016年就开始研讨下一代显示技术,2017年正式成立Micro-LED项目组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到2020年时,在四川省及成都市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辰显光电」落户成都,专门从事Micro-LED的中试和产业化。虽然我们成立的时间还不长,但是我们在显示产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传承。整个团队都坚定不移地在中国新型显示技术的产业化路线上奔跑着,即以产业化为导向,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再到量产的发展逻辑,这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示范。”
2020年8月落地成都后,仅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辰显光电」就建成了国内首条Micro-LED中试线,2021年5月实现了流片点亮,此后新品点亮频率可观。在相继点亮国内首款14.5英寸、29英寸、58英寸TFT基Micro-LED拼接屏后,于2023年9月成功发布全球首款102英寸P0.5(像素间距0.5mm)TFT基Micro-LED拼接屏。
「辰显光电」102英寸P0.5TFT基Micro-LED拼接屏
Micro-LED,即微型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具有自发光特征的固态显示技术。它由数十微米以下的LED发光芯片组成,可以直接将RGB三原色光源以像素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由于具有高亮度、高色彩饱和度、高可靠性等特性,同时能够实现柔性、透明、自由拼接、传感集成等功能特征,因此Micro-LED也被誉为显示技术领域的“明日之星”。
目前,受制于产能和成本,Micro-LED完成商用化还需时间,目前仅有韩国三星推出少量产品,「辰显光电」目前已经具备了技术能力,TFT基Micro-LED显示屏生产线处于建设之中,正在向着明年的标准化量产阶段冲刺。
相关人员介绍道,「辰显光电」已拥有三大核心技术、一项战略资源、千余件专利申请与400多件授权专利,有信心与韩国三星这样的国际知名厂商在同一赛道上竞争。
「辰显光电」中试线
三大核心技术,一项战略资源:巨量转移、驱动架构、无缝拼接与TFT基背板(玻璃基板)。
巨量转移,通过高精度的设备把巨量的微米级LED芯片正确且高效地移动到目标基板上。人的头发丝直径大概在60到100微米,而Micro-LED芯片仅有25微米左右,数百万乃至上亿颗芯片的转移是很难突破的一个关键技术点,巨量转移精度、效率、稳定性和良率等都是技术难点。如今「辰显光电」的“一次转移良率”已经达到了99.995%。
驱动架构,由于LED芯片的发光特性与LCD和OLED不同,并不能直接采用现有的驱动架构来实现Micro-LED显示。受限于目前小尺寸LED芯片的发光特性,模拟驱动方式会带来灰阶无法展开和功耗太高的问题。与之相比,数字驱动可以使用固定的大驱动电流,通过不同的显示时长来调节显示亮度的驱动方式,将二者结合才能开发出适合于Micro-LED显示的驱动架构。据介绍,「辰显光电」已开发出国内首款TFT基Micro-LED专用混合驱动IC。
无缝拼接,LCD显示屏和OLED显示屏在需要大面积显示时都需要多块显示屏组合,然而LED是单一像素封装,不存在屏体边框问题,因此Micro-LED无缝拼接显示技术成为兼顾大尺寸显示和画质需求的理想选择。「辰显光电」自主研发的双面工艺技术、侧边工艺技术,使得拼缝间距小于150微米,肉眼几乎不可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拼接,拼接效果与整机显示无差异。
TFT背板,玻璃基板(TFT)相比于印刷电路基板(PCB),在Micro-LED显示技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优异的光学性能、良好的平整度,低热膨胀系数、抗阻燃性能以及微间距下的高精度性能,可以满足不同的显示需求(如超大屏幕、曲面屏幕、透明屏幕、柔性屏幕等)和使用场景(如指挥调度、展览展示、安防监控、会议显示等)。36氪了解到,TFT背板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拥有这项资源是「辰显光电」奔向市场化的底气。
「辰显光电」TFT基Micro-LED生产线奠基仪式
“行业老兵”带头,量产、销售、人才储备、融资等多方面蓄势待发,迎接显示行业千亿时代。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能够在几年的时间里拿下数个里程碑,有“行业老兵”黄秀颀博士的带领至关重要。「辰显光电」总经理黄秀颀身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等多项头衔,已在显示技术领域深耕17年。
「辰显光电」总经理黄秀颀
博士毕业后,黄秀颀曾先后在韩国三星电子及三星移动显示任职高级工程师,从事LCD、AMOLED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怀揣着报效祖国的志向,2009年,回国后的黄秀颀博士加入维信诺。在维信诺,黄秀颀博士主持完成了国内首条AMOLED中试生产线的建设,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首款12英寸AMOLED TV样机和首款柔性AMOLED全彩显示屏,陆续策划并参与5.5代、6代AMOLED大规模量产线的建设和运营,2017年组建团队迈向Micro-LED产业。
「辰显光电」相关负责人向36氪介绍:“黄秀颀博士长期从事显示行业,在维信诺集团经历了多个部门不同角色的历练,他曾担任科技部国家科技重点专项专家、863项目首席专家,参与过指南的编写,同时主持过多项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项目。所以我们在黄秀颀博士以及团队中很多‘老兵’的带领下,避开了不少弯路,成员成长很快,公司发展很快。”
产品量产方面,「辰显光电」TFT基Micro-LED显示屏生产线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在销售端,「辰显光电」透露,目前已经与合作伙伴开展了相关工作。
「辰显光电」中试线
根据调研机构的数据,到2030年,预期Micro-LED显示行业能达到千亿的市值,“大商显”是「辰显光电」首要发力的目标,例如巨屏显示、指挥调度大屏、高端会议大屏等。如今是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未来商显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后续会延伸到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比如车载屏幕、穿戴设备等,如今有概念车的内部到处都是屏幕,甚至车身都是一个屏幕,我们预估这是Micro-LED显示行业未来可以发力的方向。”
想要在Micro-LED领域站稳脚跟,创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因此少不了在研发上的投入。据悉,「辰显光电」已经在研发上投入超过5亿的资金,研发设备的投入超过6亿资金。如今除了研发,还要投入更多资源到量产、商业化上面来,未来将会呈现一个市场和研发并重的格局。
今年9月,在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辰显光电」与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SID China、中国电子材料协会、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共同发起倡议成立Micro-LED发展促进联盟,旨在衔接高校人才,共同推动Micro-LED显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辰显光电」方面表示,“我们希望联盟的成立能够联合产学研应对显示行业变化,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成为机构和企业间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政策供给、信息互通等功能,共同推动Micro-LED显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近,成都本地投资机构四川弘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开表示「辰显光电」具有重大投资价值。谈及公司在投融资方面的打算,36氪获知「辰显光电」的A轮融资已经在进程之中;预计B轮融资会在2025年,用于扩大生产;未来会按计划启动IPO,期待与产业投资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