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动物实验“卡脖子”问题,「达硕」撬起百亿赛道 | 解码“专精特新”

李霜霜@36氪四川·2023年08月23日 13:26
搭建实景仿真动物模型平台为创新药物或创新医疗器械提供特种技术服务。
达硕
未融资四川省2011-04
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
我要联系

文 | 李霜霜

8月初,成都达硕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硕”)获批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张实验用羊生产许可证(全国仅三家单位获批)。

「达硕」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及生命科学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验动物专业机构。据介绍,「达硕」于2022年被认定为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

作为“人类生命科学创新的替难者”,实验动物是新药、医疗技术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近年新药研发的持续升温,大量企业涌入这条高门槛技术赛道。

「达硕」创始人钟浩表示:“虽然小动物能撬起大产业,但能从事该行业的人才很稀缺。”据数据,2021年我国实验动物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3.21亿元。截至2022年6月,国内同时具有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资质的机构仅有218家,占全国动物试验机构的12.52%,「达硕」便是其中的一员。

「达硕」模式化动物中心

模式动物隶属于实验动物,被称为“活的试剂”,常见物种是小鼠、果蝇等。我国实验模式动物“三巨头”为「药康生物」、「南模生物」、「百奥赛图」,均已经上市,三家公司市占率分别约6.65%、5.43%、3.47%。相较之下,「达硕」业务链条齐全,在四川市场规模占比不低于40%。

不同于模式动物“三巨头”基因编辑模型,「达硕」的“实景仿真模式动物”采用工厂化构建技术,让动物在实景中达成人类疾病的发生条件,能够提升新药临床试验成功率,这类与医工结合、痛点创新、方案交底的协同合作模式形成了「达硕」核心竞争力。

2004年,“达硕生物”承接的第一个项目,是支持某机构为非典研发的特效药“抗A1号”的药效学实验,该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也发挥了可观疗效。截至目前,「达硕」已持续为数千家医药创新主体提供了动物疾病模型与实验动物支撑服务。

2021年12月,「达硕」凭借“一站式无菌羊子宫剖离设备”专利成果,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遴选为“2022年度专精特新重点培育单位”。「达硕」中大型模式化动物的研发有利于切实解决我国在生命科学创新中的“卡脖子”问题。

支撑创新药研发,实验动物利用率70%以上

钟浩从成都医学院毕业后开始从事基础医学与实验动物技术工作,2004年创立“达硕生物”。2015年钟浩双创下海携技术团队全职经营后,公司规模逐年扩大。

目前,「达硕」成为商业化实验动物平台与实验动物技术服务机构。在东部新区基地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后,「达硕」实验动物年产量超200万只,营业收入保持每年20%—30%的增长。

「达硕」创始人钟浩

据介绍,「达硕」主要产品是全产业链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定制化创新设备与相关配套服务。「达硕」的实验动物主要为医院、高校、科研机构与药企做研发支撑。

国内同赛道企业大多专注于售卖科研鼠。如上市公司「百奥赛图」2022年卖出12.23万只小白鼠,2022年营收为5.33亿元。据透露,「达硕」在2022年已达到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指标。

与此不同的是,「达硕」获得动物繁育及实验许可类型较多,除应用最广泛的实验大小鼠、豚鼠外,还繁育实验兔、实验犬、实验用猫、实验用猪、实验用羊等,在国内近20个不同地区拥有控股基地。

“每年产能200万只,「达硕」能做到70%以上的利用率,在行业中算是比较高的指标。”钟浩进一步说明,“实验动物虽主要用于新药、器械或新医疗技术研发的少量环节,但这个环节对创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是医药创新背后不可替代的支点。”

在实验动物的提供方面,「达硕」可以构建超洁净鼠、兔、猪、犬、羊与灵长类动物等。其超洁净模式动物构建体系在人类肿瘤、内分泌、高原疾病、间歇性缺氧、神经功能、疫苗与中药创新等新药研发和技术创新方向为客户提供服务。

其中,猪、羊等中大型模式化动物是我国“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达硕」无菌猪设备阵列的研发打破了欧美对我国的技术垄断。猪的脏器结构与人类诸多生物学特性非常接近,「达硕」据此创新了基于超洁净猪的类人化肠道生物反应器,在微生物药、儿童疫苗、定制化食品筛选与口服药机理创新领域发挥作用。

“「达硕」目前已具备超洁净模式动物以及上下游构建体系,是国内在该领域的唯一创新团队,贯穿了该领域的全产业链,这一点是不可替代的。”

钟浩告诉36氪,「达硕」的另一个不可替代性是其推出了医工结合的“实景仿真模式动物”构建技术体系,完成了“多尺度、高维度、异质性”多学科交叉的“类人化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同时,这也是「达硕」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实景仿真模式动物链条,实现错位发展

研究实验动物,认识人类疾病与健康发生发展的机制,「达硕」在比较医学的研究中采用类人化的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方法,推出了“实景仿真模式动物”。

简单来说,“实景仿真模式动物”是设定特定的环境条件让动物患上和人类一样的疾病。

这种模型由“达硕疾病环境模拟设备阵列”工厂化构建,「达硕」将动物所处生活环境模拟至特定的温度、湿度、照度、紫外线等外源致病条件,在数学模型抽象后,于疾病条件实景中让实验动物达成营养过载、营养缺乏、 心血管介入、肿瘤定植等数千种人类疾病发生条件,覆盖新药研发中近95%的疾病。

据赛柏蓝文章,任何一家制药公司90%的候选药物,即使已经通过GLP非临床评价验证,依旧会在I、II、III期临床试验中折戟沉沙。“如果采用与人类发病机制相接近的‘实景仿真模式动物’,这种失误率可望大大降低。”钟浩说。

2023年7月,「达硕」携带第四代人类高原疾病、空天疾病与低氧动物疾病模型在甘肃库姆塔格沙漠进行了高原模拟实景比对与条件数据校验,确保实景仿真诱导的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与高原环境实际形成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动物的各项指标高度一致。

据介绍,目前「达硕」已构建了以高原疾病环境仿真领域近50种疾病模型、间隙性缺氧仿真领域约1000余种疾病模型、无菌悉生仿真领域约3000余种疾病模型。

「达硕」高原模拟实景比对与条件数据校验

开发基于新技术的“实景仿真模式动物”,而非当前市场热销的“基因编辑”类实验动物,是钟浩对「达硕」错位发展的战略设定。

一方面,基因编辑动物的疾病发病机理、病程转归不同。钟浩举例解释:“基因编辑的小鼠是通过修饰小鼠基因,再进行受精卵整合,通过微注射让老鼠借腹怀胎生出。”与通过基因修饰使动物患病的先天性障碍不同,除少数先天性与基因缺陷疾病外,人类大多数疾病的病因是后天获得性产生,因此“实景仿真模式动物”的发病机理更接近人类疾病,试药精确度或更高。

另一方面,“基因编辑”类实验动物已有「百奥赛图」等行业领先者,「达硕」要与该类公司形成差异化。钟浩介绍,「达硕」“实景仿真模式动物”培养时间大多不高于“基因编辑”类实验动物,随着工厂化运营逐步推广,未来单位价格也将逐渐低于“基因编辑”类模式动物。

“模式化动物的市场需求空间大,我们将围绕营养、肿瘤、内分泌、神内、空潜与微生物疾病等六个方向的药物创新提供服务,其中,我们也有‘基因编辑’类动物不容易模仿的神经官能疾病类模式动物,如抑郁、失眠等。”钟浩补充。

在商业模式上,通过十余年的发展,钟浩结合执业经验,瞄准IVD、活体生物药、中药创新、功能性食品研发等6个赛道,计划将「达硕」打造为P(生产繁育)+CRO(科研实验外包服务)+产业链平台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据介绍,「达硕」目前在全国30余个城市有分支服务,已建成西部规模最大的实验动物产业基地,并在重庆市永川区布局“达硕实验动物全球中心”。此外,「达硕」与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中科院、华西医院等医疗、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

目前,「达硕」即将开启A轮融资,融资金额为0.8—1亿元人民币,用于推进重庆市•永川达硕实验动物全球中心搭建,建设全产业链应用平台。

+1
4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达硕
我要联系
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